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资产组的认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  相似文献   

2.
张丹 《财会通讯》2007,(5):65-66
一、资产组的基本概念及其认定通常对于减值资产的认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是,当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时,则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所谓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可见,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  相似文献   

3.
一、新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主要变化 (一)引入了“资产组”概念 新准则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4.
王新 《企业导报》2011,(7):151-152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以计算确认减值损失。本文仅对资产组的认定、可收回金额和账面价值以及总部资产和商誉减值计提方法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浅析资产组及其减值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产减值的处理为什么要引入资产组的概念企业的资产一般是按单项确认的,在资产负责表日,当有迹象表明企业的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时,应当估计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也就是说,确认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6.
迟清波 《活力》2011,(12):154-154
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企业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的金额.然后将所估计的资产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价值相比较。以确定资产是否发生了减值,以及是否需要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原则上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但本文所阐述的是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不包括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7.
一、资产组减值概述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时,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可收回金额。  相似文献   

8.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  相似文献   

9.
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称之为“资产减值”。其中,“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人。  相似文献   

11.
一、新准则资产减值的概述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本准则中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人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相似文献   

12.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的规定,资产组减值额的确定实际上是比较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但是对于包括承担一项负债的资产组和涉及总部资产的  相似文献   

13.
一、资产减值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差异 (一)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首先,企业应该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谨慎性原则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的迹象,应当估计其可回收的金额,对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4.
一、资产减值确认与计量 (一)判断减值迹象资产减值迹象是指可能导致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企业在会计期末应当对各项资产进行核查,判断是否有减值迹象,某项资产如存在减值迹象时,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以确定减值损失;如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  相似文献   

15.
1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1.1资产减值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相应地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利润表中.  相似文献   

16.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7.
正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因此,资产减值损失的实质即,资产负债表日,将资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相比较,选择降低者,将期末资产账面价值最终调整为两者中最低者。常见的资产减值类型主要有:应收款项减值、存货减值、固定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减值。虽然这些不同的资产减值类型从属于不同的会计准则,但是其实质及原理均应一致,理解或解题的方式可以用较为简单的方法较好地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张颖 《企业导报》2014,(20):14+16-14
<正>一、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的博弈关系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称之为资产减值。《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判断其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若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并估计其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作为一项具体准则出现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是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进一步完善、成熟、趋同国际的重大体现,这有利于企业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计量资产,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  相似文献   

19.
当企业资产的未来可收回金额或者价值低于账面金额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为减值,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20.
赵艳丽 《财会通讯》2007,(10):60-6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准则还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