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厂长经理之友》2012,(4):70-72
陈玮:民企的最大优势是机制灵活,能干的人就能脱颖而出;最大劣势就是不规范。国企的机制不好,人际关系复杂,但稳定、压力小。 薛庆志:名牌、高学历一般分布在国企,中间层次的高校毕业生一般分布在私企,英语拔尖的毕业生一般分布在外企,应该促进人才交流,促进民企人才向国企流动、国企人才向民企流动,外企人才向国企、民企流动。  相似文献   

2.
通常,生活中有四类名牌:一是家族世袭的名牌,如范思哲;二是流行风,在流行自行车、缝纫机等商品的年代,其中自然会涌现出名牌;三是企业家魅力成就的品牌,如张瑞敏成就了海尔;四是依靠企业机制发展起来的品牌,如可口可乐、麦当劳的强势就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05,(6):100-102
名牌企业必然会培养出大批名牌人才。然而,名牌人才在离开名牌企业后,却往往在两三年内都无法适应“新鲜”的平庸环境,而失落彷徨……这已成为全球职场都普遍存在的精英难题。  相似文献   

4.
现在无论是谁都会认为,所有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从全球来看,人才竞争已俨然上升为人才战争,与这两年甚嚣尘上的货币战争一样,引起了全球人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一)名牌构建是一项宏伟的社会事业。任何名牌是由一个企业创造的,又不仅是一个企业创造的。比如名牌汽车,构建需要电子、机械、钢铁、石化等不同行业的支持作后盾,还需要管理、科技、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协调作支撑;任何一个名牌的构建,在企业仅是一个起点,完成名牌的全部却不单是企业。比如在创造名牌、宣传名牌、发展名牌、保护名牌组活动中,包括了经济活动,也包括着文化、科技、法制活动;任何一个名牌,其创造母体是企业,一旦娩出就有全社会责任。比如有政府的倡导,有立法机关的规范,有新闻媒体的宣传,有社会团体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挑剔的时代,顾客越来越不容敷衍。 这是一个权利的时代,买家越来越精于选择。 任何一件产品的问世,如果不同时从人性的深层和事理的根本处入手,就很可能是一次浪费资源的蠢举;任何一个名牌的打造,如果不刻意提升它的差别优势和附加价值,就很可能陷入顾客寥寥的窘境。 当参加《财富》全球论坛的500强们研究“中国未来50年”、研究“亚洲新一代”,并喊出“欲独霸世界,先逐鹿中国”的口号时,当跨国公司的产品挟资本、人才、经验于一身抢滩中国如入无人之境,我们本土的一些名牌却黯然退场.无疾而终时,当全球经济一体…  相似文献   

7.
创名牌与喊名牌闽长富某乡镇企业的产品,一下子成了全国名牌,还跃跃欲试,向世界名牌进军,而本地的消费者不仅不青睐,还嗤之以鼻,说它是“吹”出来的名牌。名牌本是生产厂家与消费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其名牌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实施名牌战略是对的,问题出在如何“实...  相似文献   

8.
方巧 《企业活力》1998,(10):21-21
现代市场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创名牌、发展名牌、保护名牌的竞争,然而企业如何来争创名牌呢?1.争创名牌,首先必须具备强烈的名牌意识。民族工业面对国外名牌的强烈冲击,决不能妄自菲薄,甘拜下风;不能因急功近利而改旗易帜;更不能在“洋品牌”的压力下心...  相似文献   

9.
建立名牌商品市场的几个问题田杰,张国良一、关于名牌战略问题名牌战略是1994年4月,中国名牌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来的。其基本精神是要创立名牌、保护名牌、宣传名牌、发展名牌;指导思想是让名牌战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机制,从而推动规范化的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已成为一些产品的生产大国,这值得欣喜。但再看我们企业的综合科技开发能力,与国际名牌大企业相比,相差甚远。别人不可能原地踏步等你,如果我们的企业不能在科技开发上商投入。不建立自身的大型科研机构,就不可能创造世界级的名牌。同时,政府的科研机构中的高科技人才,应适当向企业科研机构流动,使现有的高科技人才得到充分利用。——主持人  相似文献   

11.
名牌与品牌     
现在,有些企业对名牌这一无形资产价值的认识存在误区:其一、认为品牌资产价值一经评估,就会成为固有的资产价值,成为企业永恒的财富;其二、认为品牌形象一旦形成,市场定位就会一成不变,消费者就会长久认可。殊不知,认识错误导致行动偏颇。于是安享名牌带来的一时效应,不对品牌的经营、发展进行百般呵护,不愿再殚精竭虑地进行品牌创新,使名牌价值不断提升,这将在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中节节失利。在无情的市场竞争中透析不少名牌短命的现象,不注重名牌价值的持续创新、提升,产品在市场中消失殆尽是必然结果。名牌仅仅是企业战略发展的第一点,第二点是品牌战略,品牌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目标,它是企业产品商标、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符号、广告风格的无形总和。品牌相对名牌,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和价值。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最高层次。从创建的过程上来讲,名牌可以通过高额广告费造就,只要不断叫卖就可以形成;而要建立一个品牌,则是一个复杂又浩大的工程,它需要品牌管理者常年累月、呕心沥血的小心经营。  相似文献   

12.
创名牌,如今已成为众多厂商立业兴业的营销战略。然而,应该创什么样的名牌呢?笔者认为,除了要注意创“民牌”外,还须重视创“绿色”名牌。所谓“绿色名牌”,就是在设计、制适。包装、使用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有益人类健康的名牌商品。由此,创“绿色”名牌,就须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企业选择生产的产品及技术,应尽量减少不利于环境的因素;二是在商品消费使用过程中,企业应设法降低与引导消费者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三是企业在考虑产品设计和包装时,要努力减少商品及使用之残余物;四是对商品的软件服务,诸如生产…  相似文献   

13.
这个年代不缺乏英雄、不缺乏智慧、更不缺乏机会和有胆识的人才,缺的是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意识;同样我们有那么多的名牌(当然水分也不少)、那么多得好产品,可利润下滑的让生产者苦不堪言,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自己把“产品”做死了。我们从原材料进厂、生产、出产品、拓市场包括所有与其配套的东西都已形成了一种定式,这种定式贯穿于我们整个经营过程的始终,贯穿于我们的“产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质量与名牌协会第六届会议于3月30日在太原市山西饭店召开。这是山西省质量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修改并通过了《山西省质量与名牌协会章程》;总结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会长,并安排了第六届理事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当今国际范围的经济竞争,是市场的竞争.最后是是牌子的竞争。一个企业没有在国际、国内币场打得响的名牌,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处于被动挨挤的地位。企业该怎样创名牌呢?去用人才创名牌。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创名牌的关键。为此,1.选好人才。选人才一方面,把好职工“入口关”,招收高素质的职工。同时眼睛向内,善于从企业内部寻觅人才,并加强培训,鼓励自学、脱产进修、台阶锻炼等形式加以重点培养;另一方面,不惜重金从大中专院校、科研部门聘用、招聘人才。2.用好人才。有了人才,要使其安心,充分释放能量,还须…  相似文献   

16.
山东澳柯玛集团董事长鲁群生认为,名牌的社会效应无疑是十分巨大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名牌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对于个国家来说,拥有名牌的多少,是其经济实力的象征,是国民整体素质的一种体现。所以,打造名牌不仅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谋略,更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种战略考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要再翻两番,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发展工业,形成一批跨国企业和世界名品牌。推进中国名牌战略第一个目标就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第二个目标是提高三个意识,即一是名牌的打造意识,二是名牌的消费意识,三是名牌保护意识。政府应塑造良好市场环境,使名牌得到  相似文献   

18.
花钱装修被欺骗;环保家装竟测出致癌物;怀胎数周被迫引产。这倒霉的事儿都让蓝女士赶上了,一种心碎的感觉!她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自己家里的污染源究竟在哪儿?名人广告、名牌家具、名牌地板怎么也靠不住?为何装修这么难?消费这么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注重宣传、包装、忽视产品质量目前,我国有不少企业对名牌战略认识不足,忽视了名牌生成的规律性,不注重科技投入、人才培养和管理创新,却一味地在广告宣传上动脑筋、做文章、瞎投资、乱包装,既误导了消费者,也伤了企业自身的元气;不可否认,广告可以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起到难以估量的作用,但是,前提必须是具备高质量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名牌的创造和确立,不仅需要知名度,而且更需要持久的美誉度。而美誉度最终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来获得。质量是名牌的生命线,靠投机取巧是制造不出名牌的。注重经…  相似文献   

20.
名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名牌并不单单只是一件商品,以及这件商品从外表到内在的完美,它的售后服务的周密、细致。名牌的整体性还包括它本身之外的东西,诸如生产名牌企业的环境和环境意识;企业决策者(包括决策层)的思想品德;企业全体员工的各方面素质等等。现在,我们对名牌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商品本身,诸如长虹彩电、海尔冰箱、春兰空调、杉杉西服……其实,任何名牌商品都不是孤立的一件东西,而是它的整个企业、企业环境和企业的人。既为名牌,那么,作为名牌不仅要有整洁的厂房、车间、工段,而且要有绿化、美化的环境、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