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城市健康发展,从个体感知视角分析其成因,能够为交通精细化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基于《2016年天津市交通与住房调查问卷》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影响不同群体出行个体感知的因素。结果表明,出行者对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造成的拥堵更为敏感,其次是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及偶发性事件,而移动互联因素会缓解拥堵感受;不同人群关注的拥堵成因与交通需求有关,道路资源分配问题凸显。因此,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优化公共交通客流组织模式、推进交通文明建设、合理配置道路资源等对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2.
有人戏称北京首都是“首堵”,凡是到过北京的外来人对这一点有深刻的认识,老北京似乎慢慢习惯北京的交通拥堵,北京的路是越修越多,越修越宽了,但交通状况似乎一点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堵,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迁移,大都市、大城市越来越拥挤,交通拥堵北京不是特例,在中国的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在交通问题目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居住区和商务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拥堵成因及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迅速增长的交通需求与有限的交通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内在原因;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与交通管理水平较低是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我国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交通拥堵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及运转效率,交通承载力是交通系统的重要表现,且和土地利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建立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利用Max DEA实证分析不同规模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承载力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对于交通承载力的相对协调性较好,而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交通承载力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对协调性较好。总体来说,超大城市土地利用发展程度相对较好,但是交通承载力发展程度较差。特大城市土地利用相对发展程度和交通承载力相对发展程度都较差,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则土地利用发展相对较差,但交通承载力发展较好。结论对从土地利用角度,研究不同城市的交通拥堵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汽车社会成本中的交通拥堵问题的形成和交通拥堵费制度展开分析,尤其侧重于分析拥堵费制度对于缓解道路拥堵的内在机理、作用及实际障碍,并结合交通需求管理的相关理论对治理拥堵问题进行综合探讨。通过对车辆数—成本—流量三个维度的分析,探索造成外部成本的内在机理,找出形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费用标准;通过对出行者的出行行为和价值取向的系统分析,探讨如何通过经济手段合理分配道路资源和出行时间,在不损失出行者对交通价值获取的同时,提高道路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控制汽车使用的社会成本;对拥堵费制度阻碍因素进行客观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降低汽车外部成本、提升整体交通价值为导向的三维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唐静 《价值工程》2014,(9):62-65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和资源涌入城市。城市居住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出行越来越拥挤,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困扰国内外大城市发展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杭州地处长三角的腹地,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杭城发展的一个难题。因此,当前亟需结合杭州市的城市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提出解决杭州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纽约市整体土地利用结构、各用地类型的空间布局以及各行政分区用地结构与人均占有量四个方面的内容。发现纽约市与中国的高等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之间共性与差异性并存。其中在空间布局方面,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差异性更加明显,而商业用地等其他用地类型共性比较明显;不同分区之间与区域功能、人口密度、交通通达能力等要素有直接关系的住宅用地、开敞空间/娱乐用地和商住混合用地等用地类型差异较大。通过分析发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指标将发挥重大的作用,需要结合多指标深入分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8.
丛云龙 《管理观察》2011,(28):24-24
随着居民出行对交通赖程度的加大和城区中心地带土地开发强度的增强,走城市中心区交通堵塞问题日益突出。拥堵收费这种交通措施可以有效的缓解中心地区交通拥堵现象。本文在分析大城市中心区拥堵收费实施条件与方式的基础上,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交通堵塞收费现象对于居民出行行为以及中心区动静态交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5,(32):143-144
21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城市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的拥堵。文章立足于大连市的交通现状,对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进行分析,并通过探究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构了一个考虑环境代价的拥堵收费的简化模型,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了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所产生的整体福利改善和环境代价减少,之后又通过针对北京交通拥堵收费区域、驾驶者道路需求函数、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函数、驾车速度函数的大概估算,讨论了考虑环境代价与否情形下最优的拥堵收费及其在现实中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在现有交通拥堵的工程学、规划学方法之外通过市场化方法解决交通拥堵的帕累托效率及其在北京及其他大城市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