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0月31日,地球上第70亿人在菲律宾降生,全球人口又创造了一个整数纪录。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9世纪初,世界人口仅有10亿;100多年后,人口总数翻了一番;此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于30多年后达到30亿,1987年达到50亿,1999年达到60亿;按照目前趋势,世界人口大约于本世纪中期超过90亿,将在本世纪末超过100亿。  相似文献   

2.
地球资源在日趋衰竭,而世界人口却以几何级数猛增。据世界权威统计资料表明,公元1800年,世界人口仅为10亿。以后增加第一个10亿用了130年的时间,第二个10亿用了30年,第三个10亿用了15年,第四个10亿仅用了12年。地球已承受不了人口的"核爆炸",人口问题已成为世界问题,困扰着各国的首脑们。在中国山东有一个文登市,该市仅仅用了38年就实现了西方发达国家百年才实现的人口生产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过渡。文登创造的人口发展史话,惊动了中国,也惊动了世界。"文登"二字已跃然出现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备忘录上。38年少生40万文登市位于胶东半岛东端,辖23个乡镇,952个行政村,总人口72.13万人。旧中国,由于数千年"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封建思想束缚,加上战争和天灾影响,文登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类型。建国前的13年间,文登人口仅增长了6.8万人;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稳定,医疗水平提高,1950年至1957年的8年间,文登人口增加了7.7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大城市优先增长,在整个20世纪的城市过程中,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日益增多,其拥有的人口在城市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1990年到1980年,50-100万人口的城市由30座增加到251座,增长了6.6 倍,年均递增11座增加到227座,增长了20.6倍,年均递增达3.86%。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16周年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再次强调,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仍然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繁重而紧迫的任务。据1996年7月3日报载: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人口参考机构发表公告说,按照目前世界1.5%的人口增长速度,1999年全球就将有60亿人口。从世界人口达到50亿的1987年算起,短短12年间地球人口将净增10亿。地球维持合理健康而不算奢侈生活的人口限度是110亿。而按目前的人口发展速度,50年内将达到这个临界点。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  相似文献   

5.
伍永田 《广西经济》2011,(10):56-57
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 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的星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在地球上生活着60多亿人口。每天,地球上有一百多万人出生,也有一百多万人离去。生老病死,这是地球生物谁也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呢?  相似文献   

6.
每分钟出生40.3人,每年全国净增人口相当于地球上每年增加一个智利或一个纽约。倘若中国人手拉手,沿赤道站立,可以绕地球50圈。庞大的人口增长量,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1995年2月15日,我国大陆总人口达到12亿.尽管我国政府20多年来实行的计划生育,使这一天的到来向后推迟了9年,但这庞大的数字,却清清楚楚地摆在了国人的面前。一、人口过快增长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建设:我国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约有1/4以上用于新增加人口的消费,直接影响了经济建设资金的积累.就业:目前全国每年有2000万以…  相似文献   

7.
1995年2月15日零时,我国第12亿个小“公民”已降临神州大地。这说明时隔6年(1989年4月14日“中国11亿人口日”)我国人口又增加了1亿。这是令人惊醒的数字,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数字,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数字!然则,这一天并不是一个值得自豪和庆祝的日子,而应该是一个“警示日”。我国1949年底大陆人口是5.4亿,46年间我国人口增加了6.5亿。我国自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人口才增加了1亿,显然,1949年以后,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49年一1964年的15年间,净增人口达1.5亿;1964-1988年的24年间,我国又…  相似文献   

8.
国际     
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92亿在7月11日世界人口日来临之际,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世界总人口将从现在的67亿增加到92亿,这意味着全球对食品、水、燃料的需求也将大幅增加。但是目前,气候变化正在破坏耕地、减少水源,这样的人口增幅不可维持。更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是。大约两亿发展中国家妇女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软件业起步于80年代初,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具备了一定的软件研发和生产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1998年以来,大连市软件业销售收入从最初的2亿元增长到100亿元,总量增长了近50倍:软件和信息服务出口自2000年以来保持年均60%和78%的增长速度,是国内软件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全市软件企业总数从1998年的不足100家增加到2005年的510家,其中外资企业占到30%,位居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达30家,创国内同类城市历史先河。  相似文献   

11.
正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加到90亿,这将对世界农业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能否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能否保证粮食安全将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问题。几十年来,中国人凭着自己的勤劳智慧,基本实现了"用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21%的人口"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农业也面临着很多严峻的问题,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粮食短缺的忧患与出路莫止宁一、粮食短缺,21世纪人类生存的主要威胁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资料,1950年世界人口约为25亿,仅仅40多年就增长了一倍。1994年中期世界人口约为56.6亿,世界正进入人口迅速增长的新阶段,这种趋势到下一世纪上半叶不会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总人口将于2033年前后达到峰值15亿人左右。日前,《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公布,这是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最权威报告。《报告》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人口形势与严峻挑战,明确了我国人口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之后人口总量缓慢下降,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前,人口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大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前途。截至到1990年8月,世界人口已突破52亿,如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到2025年预测将达到95亿,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国的人口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人口、环境、土地和粮食问题已刻不容缓地需待解决。世界人口膨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引起环境污染、物种减少、生态破坏;沙漠化、盐碱化的加快迫使耕地面积退缩。再过30~4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亿,人均耕地面积将减少到0.08公顷,人均资源比现在下  相似文献   

16.
王维 《环球财经》2010,(4):88-91
1974年11月,第一次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第一次提出了“粮食安全”问题。30多年过去了,这个关系人类切身存亡的大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世界上仍有5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8%以上)受到饥饿威胁,36个国家面临严重粮食短缺,每年几百万人死于饥荒。伴随着诸如转基因等食品卫生和健康方面的争议,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着“量”与“质”的双重危机。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人类无法逃避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东盟国家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胡平 《亚太经济》1997,(3):10-14
7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旅游业进入大发展时期,进入80年代,东盟国家的旅游业更是以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发展。从1980年到1990年,东盟国家接待的国际游客从680万增至2100多万,旅游收入从31.8亿美元增加到140多亿美元。1994年,东盟又接待国际游客25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213亿美元。1995年,只有310万人口的新加坡接待外国游客659万人次。而同年有12亿人口的我国接待外国游客588.67万人次。1995年,马、新、泰在世界旅游接待人数的排名分别为第18、19、20名。新、泰、印尼在全球旅游收入的排名分别为筹10、15、19名。据《中国旅游…  相似文献   

18.
易富贤 《国际经济评论》2012,(6):136-149,7,8
世界耕地、淡水、矿产、能源等分布极不均匀,中国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不意味着不足。如果中国亩产增加到美国、荷兰现在的水平,那么粮食还将分别增加30%、70%。人口增加,对现有的资源只是"减法"地消耗;但更重要的却是"乘法"地使"非资源"(如氮气)变为新的资源(如氮肥)。"人口多导致环境污染"被过于夸大,发达国家由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监管机制的完善,环境反而更好。根据社会发展水平判断,即便停止计划生育并鼓励生育,中国人口也很难达到14亿,今后资源、环境等问题,主要是满足既定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粮食是人类基本的生活资料。不可想象,当整个世界都陷于粮食的困境之时,人类还能生存和发展。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布朗博士等人向全世界的人们提出了21世纪粮荒的警告。在谈到中国时,布朗等人提出的报告认为,中国对今后世界粮食供求影响最大。由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惊人发展,有可能对地球自然资源供给系统提出超出它所能持续供应能力的要求,其原因如下:①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即使放慢人口增长率,增加的绝对数还是很大的。预计在1990—2030年间,中国人口将增加49亿人,达到16亿,平均每年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之中。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城市人口从1.7亿增加到接近6亿,平均每年城市人口增加1400万左右。同时,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8-2006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41.12万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达到9.16万亿元。“到处都像大工地”就是人们对此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