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形成原因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监督职责过程中.因对特定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审计评价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形成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一)外部因素。一是开展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完全依照组织部门的委托来进行审计.没有选择的余地.是完全被动地开展审计,缺乏主动性,这就极易形成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2.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对任期经济责任人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高任人应员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造成被审人和与之有关方面的损失,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 任期经罚责任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非自身能控制的因素,它不但增加了审计风险,而且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直接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效果。内部因素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靠自身的作用能够控制的因素,内部因…  相似文献   

3.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是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对任期经济责任人审计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对被审计的经济责任作出不恰当的审计评价,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和影响的可能性。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审计一样存在着风险,但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自身有较为鲜明的特点,如审计目的的明确性、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对象的特殊性、审计依据标准的时效性以及审计评价缺乏规范性等,使得在审计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较高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刘玲 《审计月刊》2005,(2):20-21
所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相关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或结论,引起审计主体承担这种损失的可能性。现代审计的特点是抽样审计,无论采用的抽样方法及样本量如何,样本反映的特征都不可能与总体完全相符。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  相似文献   

5.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全面深入的推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与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所谓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终济责任审计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李博 《审计月刊》2005,(4):16-17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可表述为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对经济责任人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责任人应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不符的审计评价或结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责任审计将成为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审计机关的职责必须对经济责任进行监督评价。审计机关与所有者、经营者所构成的三角关系决定了审计机关的职责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监督及评价,通过审查经营者提供的财务会计资料,评价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为保证实现预期经济责任目标所采取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的健全性、有效性,向所有者报告经营者履行经济责任的业绩和能力等情况。   2.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传统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8.
作为审计队伍中的一名新兵,拟就经济责任审计做一些探讨。 一、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时间不恰当,给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 某些干部管理机关在干部已被调离任用后,委托审计机关对其进行审计,是一种事后行为,不利于审计人员掌握真实情况和顺利开展工作,影响审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评价。 2.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和目标的复杂性,加大了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既对“事”,也对“人”。审计目标较为复杂。另外,我国目前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考核评价缺乏比较切实可行的操作规定,对考核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三体指标根难…  相似文献   

9.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审计工作中的难点。它既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风险,也是被审计者和委托机关关注的焦点。由于县(市)长经济责任审计较之部门领导干部、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其经济责任的范围。内容颇具独特性。因此,审计机关在对县(市)长经济责任作出审计评价意见时,必须把握一定的评价原则,在弄清事实的基础上,以谨慎的态度,实事求是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严晓红 《浙江审计》2001,(12):26-27
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是指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领导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判断失误,发表了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鉴定或评价,造成审计主体承担这种损失责任的可能性。本拟就领导人经济责任鉴定的风险规避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1.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分析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根据组织、人事等部门的委托建议,由审计机关实施对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任职期间应履行的经济责任进行的审计监督、鉴证、评价。其风险的表现,一是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存在问题,审计机关没有查出来;二是被审计人及所在单位没有问题或是存在轻微问题,而审计机关在下达审计意见书时,错误地认定问题或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并在下达审计决定书时,错误地进行了处理或处罚。笔者认为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最大的风险是被审对象存在问题审计查不出来,甚至重大犯罪案件一点线索审计也没发现,其风险的…  相似文献   

12.
经济责任审计利用社会审计结果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审计机关在对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该企业领导人所在的企业往往已经或正在进行注册会计师的报表审计。国家审计机关所派驻的经济责任审计小组相应地将面临如何利用社会审计的结果为经济责任审计服务、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果和效率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以期对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政策性强以及审计期间跨度大的特点,主要是通过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财务活动与制度管理等方面,对任期内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评估判断。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中能够反映出审计机关的审计风险管理问题。本文分析基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审计风险现状成因,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处理风险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后表达责任人应当负有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表达与事实真相或经济责任不相符合的审计评价和结论,造成有关方面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 厅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 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审计机关领导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由同级组织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报经本级党委或人民政府同意后请上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对审计局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和其他部门的领导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特征体现在直接对“人”监督上,把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因而监督的层次更高,政策性更强,审计内容更复杂,要求更严格。也就是说,实施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比其他类型的审计更易产生审计风险。如何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带来的影响和损失程度降至最低、最小,更有效地达到审计的目的和效果,是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必须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丁红 《现代审计》2006,(6):12-13
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是如何对领导干部或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办、国办颁发的“两个暂行规定”赋予了审计机关对领导人员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做出评价的职权。但目前要行使好这一职权.确有难度,并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法定性的确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化要求,已是摆在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工作者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摸索出一些经验做法,但由于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实  相似文献   

19.
潘骏 《现代审计》2004,(3):40-41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所负责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以及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个人履行经济责任、遵守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活动。  相似文献   

20.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 ,不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正确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重大举措 ,而且对强化审计职能 ,发挥审计高层次监督作用 ,增强审计权威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新的课题。在审计实践中面临不少难题。一是审计任务与审计力量明显不适应。我国审计工作目前实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制度 ,每年初各级审计机关根据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