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云虎 《浙商》2009,(6):28-28
去年,我在自己的博客中谈到过对我国房地产业的一些分析、判断和预测。概括起来,我当时的明确观点主要有三条:第一,持续10年之久的我国房地产“牛市”肯定要调整;第二,政府会救市,而且“于情于理”都应该救市;第三,政府救市政策不可能扭转我国房地产业这次调整的大势。  相似文献   

2.
以2015年6月到8月中国2997家A股上市公司的日收益率数据为样本,筛选出2015年股灾中主要的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利用事件分析法分析历次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对A股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历次政府"买入式"救市事件对A股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不尽相同,主要受买入的绝对量和相对量、买入对象以及买入时机三个方面的影响.结论对政府在股灾期间"买入式"救市政策优化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救市"已经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词汇,伴随着经济危机,人们对于政府的期望与依赖也逐渐地体现出来,关键时刻的经济刺激方案显示了各国政府对经济的正面干预的决心.面对越加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从更深层面上来了解政府的作用和其多重的目的.一个方面,政府对经济的"援助"是出于让社会的福利最大化的目标,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政府政治目的的一种体现.经济不稳会导致失业上升,进而可能导致政府的政治目标无法实现,这恐怕也是政府救市的一个出发点.本文总结了学术界中对政府作用的三类思考:"看不见的手"、"帮助的手"和"攫取的手"模型,目的在于对政府行为在微观层面上进行更直观和具体的归纳.  相似文献   

4.
《商》2015,(44)
2015年中国经历大股灾和救市,股灾的形成原因在于指数的过快增长和杠杆交易。各国政府救市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救市经验,值得我们汲取。  相似文献   

5.
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各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为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国积极出台政策应对近年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本文主要分析各国政府救市的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和影响,关注救市措施还未解决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6.
进入2014年,持续上涨多年的房价在部分城市开始出现下降。成交萎缩、价格下降、投资回落、房贷收紧表明楼市低迷,由此"拐点论"、"崩溃论"甚嚣尘上。在此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上演救市大戏,对楼市进行干预。如果地方政府习惯于重走救市老路,多年来促使房价回归合理的调控目标将会落空,部分城市住房供大于求的局面将会更加恶化。楼市走向关系国计民生,无论房价是涨是跌最终要交由市场决定。保持调控定力,不仅适用于宏观经济,也同样适用于楼市,地方政府救市应三思慎行。  相似文献   

7.
由于美国房价的持续下跌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引起的次贷危机被认为是继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这场危机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对西方金融市场和全球金融市场形成很大冲击。因此,美国发起了以美国为首的全球救市。本文主要分析了次贷危机的原因,政府是否该救市以及救市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的背景下,中美两国分剐提出四万亿"救市"和七千亿"救市"计划.中国四万亿和美国七千亿之间究竟有什么异同呢?本文从背景、措施和影响三方面探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股市自2007年10月16日最高点6124点,到2008年4月18日收盘3094点,上证综合指数下跌近期50%了。而且在18日的一个星期A股创1996年以来最大周跌幅。股指的快速下跌,使得众多投资者都希望政府出台政策救市,但有学者则坚决反对政府救市。因此,对于跌跌不休的股市,引起一场政府要不要救市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编读互动     
《浙商》2008,(22):22-22
政府救市难以立竿见影——浙江圣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萧耿看到贵刊10月下特别策划《地产浙商的秋日表情》,谈谈自己的体会。从宏观经济上来讲,国际上的金融危机,政府和普通老百姓都受到影响,尤其是房产和股市。这段时间,全国很多地方包括杭州市政府推出了救市措施,这更说明了房产行业的形势严峻。我以为,政府越是这样做,老百姓越认为房价还没有到底,观望心理越强。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经济寒冬下的盎然春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晃眼,08年已经过去,金融危机确实如预期般愈演愈烈,“战后最严重金融危机”的论调也在全球市场掀起。欧美各国政府忙于救市,中国经济似乎也难于幸免,随着外贸急剧萎缩,实体经济或深或浅都受到波及。这一切似平都正在印证马云的“过冬论”,电子商务,难道真的开始进入寒冬了吗?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逐步扩大到经济流通领域的背景下,中国拿出了40000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但面对庞大的救市资金,为了避免其重复美国救市资金使用上存在的问题,保证资金的物尽其用,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提出相应的意见:合理的财政货币政策、正确的投资方向;加强监管机制,增加监管机构;积极调动民间资本,巩固投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5,(8)
中国的本轮牛市创造中国股票乃至世界股票史上多个第一。也有着不同以往的鲜明特征,其主要特征是本次大牛市是由政府一手捧起和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并急速跌落的,从行情的火爆到如今的救市都离不开政府的身影。最近股市的大跌其烈度和影响深远,远非前几次股市的波动所能相比。本文就本轮股市的一些特征和节点梳理一下其背后的宏观政策考量。  相似文献   

14.
王自力 《商界》2009,(1):18-18
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全球各国的救市,我们看到的招数其实只有简单的一招——扩大流动性,以支持政府增加财政支出带动经济发展.从而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尽管大家现在指责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2000年美国科技泡沫破灭以后的货币救市政策,但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目前大家一边在批判他,一边在奉行格林斯潘主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期发生的温州高利贷引起的地区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从其背景、模式等方面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的救市政策以及银行、担保、企业面临危机时采取的措施,同时提出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物价》2009,(10):35-35
阅读:《东方早报》报道: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不久前在2009年博鳖房地产论坛上说:“买地王的大半都要后悔,历史都证明他们是傻瓜。”陈启宗认为,过去一年中政府救市是很及时的,但他觉得可惜之处在于这次政府救市不仅救了市场,还救了开发商。这也造成开发商在楼市刚一转暖便盲目乐观.频花高价抢地,而地产开发商在市场转好的过程中盲目扩张并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已经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全球两大独立经济体,中国和美国救市政策将引领两国走向何方?将从社会总生产过程及两国经济背景的角度分析其采取当前救市政策的原因,探讨两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楼市当救?     
<正>近日,叫嚣"楼市衰退"、呼吁"政府救市"的声音日渐强烈,一批房地产巨头们已开始集体呼吁政府放松从紧的金融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19.
依靠一款车救市的华晨,如何在发展速度和盈利方面有更好的调整,我们拭目以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苏旭 《浙商》2008,(21):60-60
什么样的项目该投?什么样的项目该收?这收放之间体现的是企业的商业智慧。而如何引导企业投资?怎样的企业该救?怎样的企业只有让它死?这生死之间体现的则是政府的救市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