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甘肃省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完善甘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在现阶段,甘肃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很大的情况下,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不可能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健全我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进一步加快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用,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困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难点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和长远生计问题,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救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沈阳市现有农业人口近250万人,农村社会保障任务较重。几年来,市财政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政策、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有效推动了全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安全网,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是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且农村人口占多数,建立一个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十一五"时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继红 《西部财会》2007,(11):79-8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适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7.
王瑞 《现代企业》2011,(8):54-55
农民社会保险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积极推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建立完善的农民社会保险制度刻不容缓。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解决广大农民"老有所养"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在农村的战略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而不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其依据在于农民产量均衡行为构筑的农村相对稳定性和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有限贡献。农民行为的失衡和对稳定的渴望,要求尽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社会保障服务具有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重要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这一问题的挑战性越发突出。加强对国内外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与认知,引进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有利于河北省构建合理、高效、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促进河北省农村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牟 《民营科技》2008,(8):92-93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努力建设一个统一、完善、规范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不得不正视现行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深入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存的这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严重地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必须重视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二十多年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了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对于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和解决,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无疑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旭 《价值工程》2010,29(5):232-233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的提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社会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却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大家普遍认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甚至不少人提出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首当其冲是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笔者认为,提法虽然没错,但就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而言,最为迫切的还是实现城镇职工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一、积极拓展农村保险市场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不断推进,"三农"问题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趋提高。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大力拓展农村保险市场,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驱动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帆 《价值工程》2014,(13):320-321
我国明确提出,在2020年之前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为加快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而维护广大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其老有所养,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这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变革,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构建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事关我国70%的国民目前和将来的生活安全和质量,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社会保障与合作经济组织的弥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其范围主要局限于城镇,而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被引起广泛的关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1%,农村老人占全国老人的比例达到75%,老有所养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梦寐以求的愿望,也是当前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已经加入WTO,依靠家庭养老给农民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利于农民参与国际竞争,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形成,如何建立一个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0.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重要的制度保证,也是政府着力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战略构想,这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