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钞票猛于虎     
舒眉  陈新焱 《东北之窗》2010,(21):53-55
两害相权取其轻.中国终于选择了加息。10月19日晚7时.央行宣布次日起加息25个基点。这是金融危机3年来首次上调利率。这个时间点出乎意料。各金融机构的经济学家们普遍猜测,这是因为周四将要公布9月的经济数据.而其中CPI上涨得很快,让决策层担心之下.下手降温。  相似文献   

2.
王斐 《北方经济》2009,(9):45-46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并已开始对全球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虽然中国受到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它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已经开始显现.经济增速连续减缓.CPI也连续回落.且预计将会继续下行.所以,此时有必要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似乎已渐渐远去,但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未结束。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开始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但CPI伴随着初级产品价格的恢复性增长而攀升。如何抑制通胀、促使经济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区,是经济大省中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丽水市CPI的运行情况既具备相当的普遍性,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1,(43):12-12
明年CPI增速降至2.8%。 ——央行赁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日前指出,CPI预计明年能下降到2.8%。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靠卖地、靠赛地产发展的模式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5.
一周人物     
明年CPI增速降至2.8%。 ——央行赁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日前指出,CPI预计明年能下降到2.8%。他同时表示,中国经济靠卖地、靠赛地产发展的模式已经过去了。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衰退尚未见底.如何应对危机.振兴经济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头等大事。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也受到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明显冲击.尤其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自去年10月份以来各项经济指标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面临的形势极为困难。今年二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CPI、PPI在信贷规模大幅度提高下仍然出现双双负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1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上涨7.1%,面对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和国内经济依然存在过热风险的状况,决策者进一步深陷左右为难的境地中。  相似文献   

8.
金荣 《中国经贸》2009,(19):40-41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再次印证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以来所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中国经济复苏趋势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9.
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获得了两次发展机遇。一次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包括亚洲“四小龙”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各国或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萎缩。此时.由于中国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及时正确.在利用凯恩斯方法刺激国内经济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还抓住其他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不景气的机会.大力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0.
赵军  宋高燕 《特区经济》2012,(3):273-275
本文选取2008~2010年东、中、西部省市级18座代表城市的季度数据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表明,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总消费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为正数,但是出口额与实际利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不及社会总消费水平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因此得出,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性调控,然而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并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齐莉 《现代乡镇》2009,(12):10-12
2008年,一场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美国经济全面衰退,全球经济大萧条,中国经济同样遭受了巨大冲击,尤其是中小企业。据艾瑞咨询统计,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的总数为3453万家,较2006年增长9.6%,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中小企业的总数要降到3400万家。  相似文献   

12.
《北方经济》2012,(7):47
正虽然内需与出口增长动力减退,但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也将减小物价上行的压力。尽管一季度CPI涨幅不小,但将全年CPI涨幅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依然有把握实现。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在目前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增速面临软着陆的大背景下,国内基  相似文献   

13.
《天津经济》2009,(4):79-80
亚洲开发银行在昨天发布的一份重要报告中称,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将放缓至7%,而伴随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内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措施的全面实施,2010年经济增长率将进一步恢复到8.0%。亚行还预测2009年CPI涨幅将低于1%。  相似文献   

14.
11月CPI同比上涨2.4%,创出22个月以来新低,PPI同比上涨2.0%,创近31个月新低。这些物价指数的背后都释放了同样的信息,也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企业投资的放慢,个人消费意欲的下降都对物价大幅下降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经济有滑入通缩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上海国资》2010,(1):5-5
回望2009,将其冠以中国经济的复苏元年当无疑义。尽管全年最终数据面世还有待时日,但11月CPI已如期转正。最让人担心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亦较去年同期增长9.8%,“保8”的经济目标已无悬念。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全球金融危机问题愈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那么这场危机是怎么引爆和蔓延的?它对全球经济.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我们应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相似文献   

17.
魏雅华 《上海经济》2011,(11):39-41
物价保卫战:中国经济头号任务连续两年告败2011年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9月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其中举国瞩目的9月CPI同比上涨6.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4%,非食品价格上涨2.9%。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金融危机,考验着中国经济,也考验着内蒙古经济。面对日益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需要我区采取措施,积极主动地解决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问题.确保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蓉 《北方经济》2010,(15):81-83
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遭受巨大冲击。金融危机发生1年后.全球经济开始逐渐走向复苏.但是发展过程中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在国际金融形势依旧动荡不安的环境下.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重重风险。因此.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稳健而有效率地管理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仍然是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低物价时代?CPI涨幅回落就是低物价时代?当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未来中国将进入低价时代”这个概念之后,让人十分不解。至少,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经济逻辑常识的支持,而且也不符合中国经济的现实。且不说,CPI涨幅的回落仅仅是涨幅变小,而绝非绝对价格的下跌。单看过去一段时间。中国CPI涨幅的回落无非基于两大原因,其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其二,国内经济需求——内需~一投资与消费需求大幅萎缩。前者基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巨头控制价格的利益诉求,而后者则基于中国过去严厉紧缩货币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