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利用浙江省1978~2010年间的年度就业人数与人均GDP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使用就业弹性、Grange因果关系、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增长与就业情况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原因,即经济增长是就业的格兰杰原因,而就业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并且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最后,在文章结尾处就此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房地产业的繁荣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效应极大的拉动了中间产品市场的发展,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农面就业问题。本文通过新疆房地产与新疆就业人数的计量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二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带动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房地产业的繁荣通过产业间的联系效应极大的拉动了中间产品市场的发展,吸引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农面就业问题,本文通过新疆房地产与新疆就业人数的计量分析得出二者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二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带动了新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文菁 《特区经济》2007,(12):40-41
文章分析了广东省经济增长过程中就业增长六个方面的特征,结果发现:广东省就业人数增长率变化轨迹与经济增长变化轨迹基本一致;广东省就业弹性27年来先下降后提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度依然偏高;制造业和新兴服务业是安置就业大军的主战场;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就业安置的主渠道;珠三角地区仍聚集了过半就业人员;就业人员文化素质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特点和劳动者就业环境的变化,提出劳动法治的失效、就业者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非公经济中的超时加班现象,一方面使就业者的工作强度加大,受剥削程度越来越深,另一方面严重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从而造成就业人数增加缓慢,就业弹性不断下降。分析后不难发现,“高增长、低就业”的模式,并非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资轻劳”政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经济理论揭示,就业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密切相关。本文借助量化分析方法发现:根据目前产业发展对就业的拉动状况,今后新疆若只强调发展任何一个单纯的产业,都不能直接带来任何一个产业内部就业人数的增加,只有强调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带动全社会从业人员的增长;另外,量化分析结果折射出:第三产业如果只是第一层次的扩张发展,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那么,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不能带来全社会就业人数相对量的增加,甚至会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疆外贸对新疆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疆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开放领域的拓展,新疆对外贸易成为新疆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新疆统计局发布的1980年-2003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新疆外贸进出口与新疆GDP的相关性,通过测算新疆外贸进出口的贡献率,阐述了新疆外贸进出口对新疆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波及贡献和就业拉动贡献。  相似文献   

8.
通常,人们习惯地认为只要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自然而然得到保障。实际上,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常常并不导致相同的就业增长。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20世纪80年代,中国每增加1%的就业岗位需要经济增长3%。到了90年代,就业岗位每增加1%,经济则需增长7.8%。“高增长低就业”会加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甚至有可能扩大社会不公平的矛盾。辽宁经济增长与就业的非一致趋势已经显现,经济增长不能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并且就业弹性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9.
就业水平一直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居全球最多的大国,其更是政策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不同地区的就业水平和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本文通过对中国31个省市(不含港澳台)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理论模型,并进行面板数据研究,分析经济增长对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总的就业人数呈正相关关系,但从经济增长与每个产业就业人数的面板数据回归中可以发现,经济增长对三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影响不同。总的来说,经济增长会带动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但会引起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减少。  相似文献   

10.
熊健益 《改革与战略》2009,25(9):159-161
文章从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就业的弹性、单位增加值带动的就业人数、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等三个方面比较了四川省三次产业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差异,发现将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退出,而第二产业也拒绝接受更多的从业人员,只有第三产业还可以容纳较多的劳动力就业。因此,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助于改善四川省的就业状况。  相似文献   

11.
上海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关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技术的进步,经济增长中每单位GDP所能带动的就业人数在不断下降。如果这种下降的速率大于经济增长的幅度,就会造成就业规模的缩小。统计数据的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并不比第二产业具有更强的带动就业能力。本文根据上海的统计数据检验和分析了这种关系,并对未来的就业趋势进行了预测。所得出的结论是,要维持和扩大就业规模,必须控制就业相关系数的下降。  相似文献   

12.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问题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问题。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对新疆促进和扩大就业从而实现社会稳定,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新疆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在全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的新定位,提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新疆经济增长的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13.
李光明 《特区经济》2009,(11):195-197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就业,乌鲁木齐市各产业产值就业弹性数据清晰地阐明了两者关系密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产业所能吸收的劳动力非常有限,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就业的主要力量。当前宏观形势严竣,在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4.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就越能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但是,从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情况来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没有很好地带动就业快速增长,就业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趋势较为明显。本文以山东为例,分析经济增长对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产业差异和行业差异,提出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新疆经济增长的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对策建议,以期加快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外贸依存度来看,外贸对浙江经济的影响程度不断加大;以外贸净出口(外贸顺差)贡献率与拉动度来衡量分析,新时期外贸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超过投资与消费;外贸相关性回归模型,进口分解法,经济增长弹性,工业出口外向度等方法的分析,验证了外贸对经济增长发挥的显著作用。当前保持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转变浙江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单边下滑,就业人数增长速度也基本上呈逐年下降趋势。而从登记计失业率这一指标看,它与经济增长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经济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失业率却呈不断上升趋势。笔者在此试就失业的经济规律浅析其解决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长与就业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测算出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失业率的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根据奥肯定律,当实际的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就会出现真实失业率上升的趋势,因而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使实际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18.
一、我区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断增大.更新改造投资强劲上升 近年来,我区国民经济获得了空前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生产总值增长率连续几年在全国名列前茅,2005年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达21.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1.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达30.9%.工业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9.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较快增长,本应有效拉动城镇就业,减缓城镇就业压力,而实际上我国的城镇就业压力却越来越大。本文将分析我国经济增长对城镇就业不能有效拉动的原因,并提出降低城镇就业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家卢中原认为,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虽然会放慢,但是增长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可望增强。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增大,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关系将会有所改善,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也将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