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开始重视以专利权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并把它作为美国经济的核心利益之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恋势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资本流动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在90年代初期增长较为缓慢,1998年至2000年增长加速。2001年出现突然的回落,原因在于当时全球几乎所有地区都发生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同步下滑现象。美国经济从2001年3月份起进入衰退;受美国经济影响,欧盟15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本来就疲软的日本经济更加低迷;  相似文献   

3.
何艳 《中国外资》2007,(1):44-4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态势越发明显。1980年东中西部GDP在全国GDP中的比重分别为50.08%、32.22%、17.7%,1990年则扩大为52.56%、30.62%、16.82%;2001年差距更为加剧,分别为59.40%、27.02%、13.58%。而90年代以后正是外资大  相似文献   

4.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的又一次重大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的少数县市曾进行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效果并不理想。20世纪90年代前期,整个经济的大好局面掩盖了农民负担问题。90年代后半期,  相似文献   

5.
对县乡财政困难问题的研究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后,县乡财政困难问题日益显化而开始的。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虽然县乡财政困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但是一直没有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的逐步深化和改革向纵深发展,特别是随着以分税制为标志的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普遍推行,县乡财政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问题变得突出起来,开始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县乡财政困难有加重之势,学者们在充实研究资料,扩大研究范围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季铸 《中国外资》2004,(1):48-49
<正>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经济增长、三农问题、国有企业解困和就业等诸多难题。 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改革带来的制度效率。以土地承包制为核心的农业改革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1980-1990年中国农业年均增长高达5.9%,是世界同期平均农业增长率2.7%的一倍多。但这种制度效率在80年代后期开始减弱。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转向以要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台湾地区曾在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现过流动性过剩。从日本和台湾地区流动性过剩的情况、原因以及在流动性过剩条件下推行的重要政策看,日本推行错误的产业和金融策略,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本身,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衰退;而台湾地区利用流动性过剩推行产业升级战略是其20世纪90年代经济能够保持健康快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但放任流动性过剩吹起资本市场泡沫使其金融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受到了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8.
不少市场观察人士常将中国楼市目前的发展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楼市崩盘进行比较,其实,中国本轮楼市调整与20世纪90年代日本楼市不同,但与其20世纪70年代楼市下行状况非常类似。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美国宣布继续执行2012年9月份推出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持续升值。当前,中国经济状况与20世纪80年代签署“广场协议”时的日本有着诸多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资产泡沫破裂,经济增长戛然而止,并出现长达十年时间的停滞,付出了惨痛代价。本文回顾了协议签订前日美经济格局对比的背景,分析了“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并对中国如何避免重走日本老路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日本的房地产泡沫事件 继荷兰的“郁金香事件”、“洋水仙事件”,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和美国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经济泡沫之后,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并且泡沫给日本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1.
西方理财学理论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指出企业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经济实体。同时,也有其他类似的财务目标被提出,例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企业经理利益最大化等。这些财务目标都是相关的,但却没有一个单一的优化目标能涵盖所有其他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以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全面下降为背景,又提出了相关利益理论,从而对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近年来的中国,都曾出现过一种使得货币当局左右为难的经济现象,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不协调。针对这一经济现象,本文重点研究货币政策如何调控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3代西方这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工极,二是城市增长极,三是潜在的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待。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民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20世纪50-70年代)--非均衡(80年代)--非均衡协调(90年代)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陈芳 《中国外资》2013,(18):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后,随着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和世界政治的影响的日趋加强,跨国公司已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力量并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乃至多方面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将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总体的上升趋势得到增强。本文将分析跨国公司在全球和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探讨如何正确看待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董事责任保险从性质上是一种责任保险,其价值不仅在于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赔偿责任提供保险救济,更深层次上,其可以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方的利益。董事责任保险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后由伦敦劳埃德(Lloyd’sofLondon)保险公司率先在美国推出,在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渐成熟。2001年我国证监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在我国引进的全部外资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本文在分析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并购这种形式的特点来分析并购的原因,进一步通过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来解释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动因。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中国经济的巨轮已然驶离计划经济的领海,但尚未进入市场经济的海域。准确地说,国内经济正高速颠簸在体制转换的、过渡性的“公海”之中。在调控监管方面,老的方式已日渐式微,新的手段却尚未成型。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险》2005,(9):12-14
中国寿险公司面临20世纪90年代日本寿险公司经营失败的相似困境。在目前环境下,中国资本市场不会给保险资金的收益带来转机。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在重视公办教育的同时,也十分关注私立教育的改造与发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民办教育曾一度停辍20余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民办教育再度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速度更加迅速,现已成为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显著增长,在1982年到2011年期间,本文通过使用回归模型对FDI、储蓄、FI数据的分析,找出这些变量与国内产总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