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季仙华 《中国市场》2012,(11):77-81
良好法制环境是外资并购的关键因素。美国通过建立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来平衡引进外资发展经济与保障国家安全关系这一问题,并最终催生了美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制度。美国国会2007年通过的美国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扩大了外国投资国家安全审查范围,进一步改进了外国投资领域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为有效维护国家利益,我国也应借鉴美国一些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完善外资并购领域国家安全审查制度,保持吸引外资发展本国经济,努力限制外资威胁国家安全之间的平衡,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  相似文献   

2.
相较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发达国家对外资的极度渴求,近年来随着经济艰难复苏,各国又开始加大对外资的管控力度。其中外资并购安全审查这一本意在于平衡国家安全与外资引入的制度更被大肆政治化利用,美国、澳大利亚及德国等发达经济体对外资审查的立法均趋于严苛,有些更带有对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歧视。这一举动引发中国、印度等国的不满与反弹,并纷纷效仿建立外资并购审查制度。世界各国投资保护主义抬头,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可能沦为国际投资新壁垒。遏制投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合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是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一项新制度,作者在考察美国外资参与经营者集中的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指出该项制度在实体法上存在缺乏对"外资"、"国家安全"的准确界定以及程序法上不完备等问题,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完善对外资并购国家安全审查法律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外资国安审查制度日臻成熟,但其制度内容较多停留于操作流程,程序正义尚未能完全体现。外资国安审查属于行政许可,完善权责配置、公开决策程序、敞开沟通途径是我国外资国安审查制度仍需完善的方向。为更好平衡国家安全和投资自由,应通过优化正当程序建构外资国安审查“经纬网”。在程序性规则上形成类案检索、行政公开、听证等程序,运用“利益均衡测试”衡量现有程序正当程度并加以改进;在实质性规则上确立非歧视自由裁量基准、引入监督问责制、加强与外国投资者交涉等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综合考察西方国家的安全审查制度的历史和具体实施情况,基于国家安全因素对外资进行审查主要包含三种实施模式:独立型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嵌入型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和联合型外资国家安全审查。在外商投资准入逐渐宽松化的背景下,对外国投资进入我国加强国家安全审查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主要通过对三种具体实施模式的比较结合我国《外国投资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草案)的突出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重点关注研究结果在我国的实施可行性从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外资与我国的经济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外资对于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外资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利用不当、管理不善,就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外资对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正确利用外资,及时调整外资引进的结构和提高外资利用的效率,使其与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协调一致,惟有如此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贸导刊》2011,(4):25-26
国家加强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为引导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近日国务院发出通知,建立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安全审查(以下简称并购安全审查)制度。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为: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军工及军工配套企业,重点、敏感军事设施周边企业,以及关系国防安全的其他单位;  相似文献   

8.
刘红梅 《商业时代》2011,(15):33-34
中国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存在"超国民待遇"、利用效率低下、监管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美国建立了专门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促进外资流入。美国外资开放战略对我国的重要启示在于提高与外资相关的国家安全意识,以及完善与外资有关的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9.
外资带来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市场垄断、产业控制、技术依附和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不稳定。外资对我国产业安全、技术安全和金融安全的影响问题,主要是负面影响问题。由于我国近70%的外资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是产业安全争论的焦点,因此,关于外资对产业安全影响的讨论也主要放在制造业上。  相似文献   

10.
外资对煤炭产业的并购,问题日益凸现。面对强大的跨国资本的投资,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法律制度,煤炭产业将会面临巨大风险,很难防范跨国公司通过并购垄断煤炭高端市场,进而削弱中国煤炭企业的竞争力,危及煤炭产业安全与国家经济安全。因此,需要尽快出台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建立国家经济安全事务处理机构和预警机制,规范调整和引导外资并购,提高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在对外商投资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同时,要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在试验区内试点开展涉及外资的国家安全审查,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对外贸易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和国内外产业的主要通道,通过进口和出口影响产业竞争力和控制力,因此与产业安全密切相关,对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严峻的外部环境对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产生一定冲击,稳外贸稳外资一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另一方面也迎来难得的潜在机遇。面对新形势,黑龙江省应结合当前的发展需求,通过巩固传统市场和开拓新兴市场两条途径稳定外贸,运用短期政策刺激和培育长期引资优势稳定外资,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从而更好地维护黑龙江省经济利益和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外资并购对于中国产业发展存在正负两方面效应,一方面有利于微观市场主体再造、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层次,另一方面也可能会打破原有市场结构、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及形成对外资的依赖。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门的不断开放,外资的大量涌人,外资并购的比例在对华直接投资的方式中逐渐提高。凯雷并购徐工、达能并购娃哈哈、高盛并购红狮水泥等并购大案的出现开始让我们认识到外资并购中国家安全问题,我们也认识到外资并购要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的必要性。在我国的《反垄断法》的第31条,“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  相似文献   

15.
魏浩 《财贸研究》2002,13(5):90-92
我国通过外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来华投资,无可否认,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失业问题、产业问题、技术问题、市场结构四个方面来分析外资优惠政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我国外资优惠政策的动态调整以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和允许外资并购上市公司法律的出台,使得外资并购在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随着国内几个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被外资“闪电”并购,引发了一场关于外资并购是否会影响国家产业安全的大讨论。本文在分析当前外资并购新特点和其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外资并购,同时以良好的心态引导外资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马宇 《大经贸》2007,(4):32-33
去年以来,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引起的关于国家经济安全讨论,最近虽有平息,但其影响却不可低估,并且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的外资政策制定,所以值得继续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垄断状况非常突出,在多个行业的总产值比重中,跨国公司所占的份额不断上升.外资企业对我国行业控制权和国家经济主权的不断挑战,使得我国的产业安全状况令人担忧.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产业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如何建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制度框架,并利用其专业技能对国家经济安全指标进行评价便成为政府审计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审计维护外资并购产业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广荣 《国际贸易》2007,(12):53-55
最近我国刚刚颁布的《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通过)第31条规定,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或者以其他方式参与经营者集中,涉及国家安全的,除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经营者集中审查外,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国家安全审查。上述规定中提及了对外资并购我国境内企业过程中的国家安全审查问题,但该条规定并没有对国家安全的概念做出较为具体的界定,  相似文献   

20.
凯雷入主徐工、舍弗勒拿下洛轴、SEB想娶苏泊尔、克虏伯要买天润曲轴……在外资并购风生水起之际,一场事关“国家经济安全”的争论也已是风雨满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