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李蜀昌 《经济师》2002,(6):197-198
文章以《谁动了我的奶酪》为主线 ,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正反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 由杨坚白同志主编的《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若干理论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书,不久前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论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专著。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问题》一书,集各家之长,各有独到之处。本书的出版,为我们学习和研究国民收入提供了一本有益的参考书。我怀着很大的兴趣读完了这本书,很受启发,得益甚多。感到这本书特别成功的地方,在于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问题》一书适应当前我国计划体制与计划方法改革的需要,能为提高计划管理的科学水平服务。这是主编和作者们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可贵的  相似文献   

3.
《经济纵横》2007,(5):12-12
Spencer Johnson在其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中认为:有变革头脑的管理者十分关注环境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勇气来应对这些变化。今天,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同样摆在了我们的人力资源总监的面前,这就需要他们能够摆脱HR日常的角色,而起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1982年6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书,关于这本书的内容,在法律出版社的编辑部的出版说明中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
陈星桥 《大陆桥视野》2005,(3):27-27,31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名为《新亚欧大陆桥战略研究》(高振刚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使我对陆桥经济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由何炼成教授主编的《〈资本沦〉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6月公开出版。这是西北大学经济系何炼成等六位老教师,在十年来给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讲授《资本论》专题讲稿的基础上,经过集体研究、反复修改编写而成的一本专著,从而使我国学术界在《资本论》研究的百花园中,又增加了一朵鲜花。不论是开始或长期从事《资本论》教学与研究的同志们都感到由衷的高兴。我以极大的兴趣阅读了本书以后,感到它与已经出版的数十种《资本论》研究参考读物  相似文献   

7.
系统阐述西方经济学的好教材──评介汪祥春教授主编的《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杨玉生东北财经大学汪祥春教授主编的《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当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前不久已由该校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在目前国内已出版的同类书中是较好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代表老书记吴仁宝谢谢各位,因为华西有今天很重要的是靠各部门对华西的关心和支持,对华西的不断宣传.刚开始老书记坚决不同意写他自己的.后来省领导多次打招呼做工作才让写出来了.冯教授写这本书是很辛苦的.从上到下各级部门对这本书也是较关心和支持.从冯教授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认真负责的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是写老书记一个人的事,而是写我们华西的整体,宣传了整个华西的发展.这次,我从北京回来,开了个村民大会,把村民大会作为《评传》授书形式,让华西村的村民都知道《评传》这本书,并让华西的村民谈感想.华西人都反映这本书写得实事求是,很有深度.今后,要好好学习,好好对照,进一步发展华西,中国改革的总设  相似文献   

9.
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参加《张家港精神》一书的首发式。这本书是秦振华同志从张家港市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来后,对5年领导工作的一个全面回顾和总结。书中收录的文稿,生动记录了张家港发生的巨大变化,记述了可贵的“张家港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凝聚了秦振华同志的心血。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张家港精神”,对于激励张家港全市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此,我向秦振华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张家港是我省改革开放后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先进典型,也是全国两个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0.
石波 《资本市场》2005,(1):93-93
<正>读着王明夫博士的专著 《蓝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我想起哲学史上的一 个典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第 二代传人成廉·詹姆斯的系 列演讲集《多元的宇宙》是实 用主义哲学的经典名著,但该 书1909年出版发行的时候, 引发了英国学界几乎全体一 致的反对詹姆斯这样描述当 时的情形:“这本书,(1)将被 阅读;(2)将遭到初次的、几乎全体一致的拒绝,可以出于各种 理由:(3)但随后还会再次被购买、引用、并终将对英国哲学界 产生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嵱 《经济改革》2009,(8):25-27
2006年,随着一部报告文学《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出版,八千湘女的故事第一次以集体的面貌真实地出现在世人面前。对八千湘女来说,这部书是一座纪念碑。一位读过此书的读者评论:这本书释放了一种悲声,但它不是消极的,而是有力量的东西。这部书的作者就是卢一萍。  相似文献   

12.
<正> 由刘国光同志任主编、梁文森同志任副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它反映了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的集体研究成果。它的出版引起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经济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我作为一个对相同的研究课题深感兴趣的读者,从中受益不少。因此在这篇书评中,我准备首先谈谈本书的几个主要优点。但与此同时,由于最近我也在同一领域内进行了探索,并且形成了自  相似文献   

13.
陈言 《经济月刊》2009,(6):128-128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2月为日本稻盛和夫出版了《人为什么活着》一书。稻盛先生是笔者多次采访过的日本企业家,也读过他的很多著作,知道他在2004年出版过《活着人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书,现在才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觉得是件好事。特别是在中国企业面临国内外种种困难,需要进行新的开拓时,企业家仅有冒险精神是绝对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
近来书架上出现了王振忠博士的《近600年来自然灾害与福州社会》一书(以下简称《灾害》),在学术书出版日益困难的今天,能有一部专著问世,总是让人高兴的,但细阅之后,福厦间学术界同仁都表失望──盖因此书许多篇章都是重复别人的研究成果,本来是不应出版的。我国老一辈专家近来不断呼吁:重建学术规范,尊重他人的研究,不要溢出雷同之书。不幸的是:学术界就有一些人利用出版界的信任,粗制滥造,《灾害》正是这样一本书。在老一辈学者的责陶下,我国的历史地理学研究正出现新面貌,从单纯的地理学研究扩展到对历史地理范畴的人文…  相似文献   

15.
首先,我代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向人民出版社和深圳市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今天在这里举行的 《十年耕耘》首发式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本校兼职教授、《十年耕耘》的作者张俊焕同志致以热烈的祝贺!祝贺你们撰写出版了一本无线电管理工作方面的新书、好书、有价值的书!  相似文献   

16.
最近,应约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一本书的首发式。这本书叫《毛泽东兵法与企业竞争艺术》,由石玉亮主编。这本书的出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用毛泽东兵法指导企业竞争。 我国古代的兵书很多,有《孙子兵法》、《六韬》、《司马法》、《吴太公三略》、《尉缭子》等,许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家,很重视用这些书的原则,指导市场竞争,并取得了可观的效果。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1978年第12期发表的胡培兆同志所写《<资本论>在我国翻译出版40周年》一文,我有下面几点不同看法。一、《资本论》的入门书,我国最早是在哪一年才有的呢?胡培兆同志认为:“1922年就有《资本论入门》翻译出版”。作者注明这个材料来源于《历史研究》1958年第5期杨威理著《马克思恩格斯著作集的出版》一文,杨文是这样说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在广州成立了人民出版社,……截至1922年9月出版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工钱劳动与资本》等3种。”对引用这个材料,我认为有两点值得商榷的。其一、这个“人民出版社”不在广州而是在上海。当时所以在图书上印有“广州人民出版社”的字样,是为了避免反动政府的迫害而写为“广州”的。  相似文献   

18.
《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一书,是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所编,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92年10月出版的一部论文集,计有论文三十三篇。书中内容,正如李学勤先生在此书的序言中所说:“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是一个新颖而重要的研究题目;”“我们研究丝绸之路,必须还洛阳以其应有的地位”;并且指出这本书:“对洛阳历史文化以及丝绸之路的探索两有裨益。”本书的《后记》也指出洛阳在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量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证明,洛阳也是这条联结亚洲、欧洲以及世界各国人民纽带的一个重要起点。然而遗憾的是,在丝绸之路研究领域,人们却忽略了洛阳在丝绸之路上应有的历史地位,”本书则“肯定洛阳曾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序言和后记中,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内容,填补了丝绸之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点。过去研究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相似文献   

19.
物欲横流的今天,人的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都在被日渐商品化的经济时代物化着,书报亭、地摊及其它一些售书的地方难得找到一本较高品味的教育类的杂志和书籍,休闲和娱乐成了知识消费的主渠道。然而,在世纪交替的时节,由南京师范大学为朱永新教授出版的《我的教育理想》却在教育界刮起了一场“理想旋风”,多家媒体纷纷予以报道,本书成了2001年江苏省畅销的教育书籍,这不得不让有教育理想和追求的人感到欣慰。今天再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又一次感悟着作者的思想和意境。  相似文献   

20.
《经济》2011,(8):104-107
谁制造了高利贷最近,山西有一位企业家出版了一本书叫《高利贷》,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他这样写道:"绑架亿万债奴,吃垮无数企业",这就是他的心声。这本书记录了他背负多年高利贷,一直都没有办法还清的真实经历。高利贷究竟高到了什么程度?明明知道很难还清,为什么还要去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