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要深入研究web2.0的背景下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及利弊,通过了解网络新闻的特性,促使受众对网络新闻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醒受众在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了解作为"公民记者"的权利与义务,在享受网络新闻带来的自由等权利的同时,应主动承担起自己在网络新闻中所扮演的的"双重身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新闻传播者时应遵守作为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净化网络新闻本体及网络新闻环境。  相似文献   

2.
毛闳 《黑河学刊》2014,(1):34-35
要深入研究web2.0的背景下网络新闻传播的特性及利弊,通过了解网络新闻的特性,促使受众对网络新闻有-.=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醒受众在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了解作为“公民记者”的权利与义务,在享受网络新闻带来的自由等权利的同时,应主动承担起自己在网络新闻中所扮演的的“双重身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新闻传播者时应遵守作为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净化网络新闻本体及网络新闻环境。  相似文献   

3.
报纸新闻写作与网络新闻写作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分析了报纸新闻写作和网络新闻写作的异同.首先是主体不同;其次是传播模式不同,而网络新闻真正实现了"以受众为中心"的写作理念;报纸新闻的写作方式是线性写作模式,而网络新闻是层次化写作,甚至是文字直播.新的传播环境和新的传受关系要求报纸新闻的传播迎接新挑战.  相似文献   

4.
百度新闻等新兴网络新闻机器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新闻的推送方式,便利了受众的阅读。文章重点分析了百度新闻价值,对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好百度新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李红春 《魅力中国》2014,(6):320-320
随着时代和社会信息量的光速增长以及受众的多元化趋势发展,如何理清新闻专题编辑的思路,如何针对各类新闻做出合适的专题报道成为当今时代最值得电视工作者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新闻专题选题和编辑技巧两个角度,对新闻专题编辑的思路做以总结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志文  贺雷 《理论观察》2014,(4):108-109
如何理解民生新闻呢?构成这个关键词的两个词语是"民生"和"新闻",顾名思义:民生新闻就是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新闻,或者说民生新闻就是反映人民生计的新闻。民生新闻最明显的特点是体现了"以受众为本"的民本思想,其关注的对象主要是老百姓,它让媒体"走下神坛",将镜头对准普通大众,把话筒递给平民,倾听百姓心声,由此塑造了鲜明的亲民风格。民生新闻的定位使得"一切传播活动均随广大受众意志而转移,完整表达受众意图及其生存状态和提高受众素质成为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由于传播界限模糊,受众渐趋主体化。伴随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新闻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并成多样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赵晓萌 《魅力中国》2011,(6):157-157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电视的生存与发展不仅面临着业内的激烈竞争,还要面临来自报纸、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等众多新媒体的挑战。尤其是网络新闻现以其快速、便捷的优势大量地占据着受众,电视新闻要重夺市场必须突出的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现场画面、解说、同期声等新闻细节,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的真实状态,电视新闻要达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效果,尤其离不开细节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李虎 《重庆与世界》2011,(9):27-28,46
网络时代每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传播的信息、观点和言论或者是群体发出的声音都可能具有新闻价值。网络新闻编辑应从中发现新闻线索,并加以有效利用,在做好把关人的同时为网民提供更全面更丰富更有效的新闻。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一旦失去了真实,也就失去了生命,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也会在受众的心中大打折扣。随着各大媒介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利益的驱动,有的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天平发生了倾斜,片面地追求时效性,迎合受众的需求和喜好,于是出现了一条条让受众气愤的假新闻。本文中重新审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浅析了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闻视频作为电视新闻的延伸成为网络新闻的重要表现形式。两者相辅相成:新闻视频推动了网络新闻的发展、成熟,网络新闻又反之使新闻视频产生了增值效益。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新闻视频作为一个年轻的事物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旨在通过探讨两者关系,为新闻视频的管理与应用提供参考,使网络新闻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做优做强。  相似文献   

11.
“受众意识”是传播学概念.受众,是读者、听众、观众的统称.就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而言,受众意识主要体现在对新闻消息的筛选及具体节目的编排要充分考虑广大电视观众的心理、求知、价值等多方面的需要.要使电视新闻节目达到预期的传播目标,并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受众意识.  相似文献   

12.
赵亚梅 《魅力中国》2010,(26):11-11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已经是成稿,但对于编辑来说,需要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集成新闻,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手机网民数达1:137亿。而网民的网上活动主要体现在查找信息、人际沟通和阅览新闻为主。目前,认同互联网网上新闻重要性的网民近五成。网络新闻更是以其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成为网民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当今网络媒体已悄然登上新闻传播的舞台,受到越来越多受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传媒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改变了高校新闻编辑的媒介生态环境,客观上要求高校传统新闻编辑角色重构和采编流程再造.高校新闻编辑应从单纯的“新闻编制者”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转向“新闻解析者”与“公共论坛主持人”.高校新闻采编流程应从单一媒体转变为全媒体,从静态线性转变为多元互动,从传播者本位转变为受众本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与消息的要求逐渐提高,手机客户端凭借着自身的方便与快捷,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新闻客户端的发展让纸质媒介逐渐衰弱,网络新闻客户端的发展成为了新一种潮流,人们能够感受到它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新闻客户端给现代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关于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创新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勇 《理论观察》2009,(6):160-161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集成新闻,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这是一个完整连贯的创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居于核心地位,起着神经中枢的关键作用,决定着整个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和效果。电视新闻编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将有效的提高电视新闻质量,增强电视媒体的竞争力。那么,如何提高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王芳  王艳萍 《魅力中国》2013,(25):312-312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纸质新闻媒体正面临着网络新闻媒体及其他新媒体的越来越大的竞争和挑战。传统的纸质新闻媒体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本文将从纸质新闻媒体的现状,优势等方面展开合理分析并对纸质新闻媒体如何突破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突破重围给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代人"看报先看题"现象,预示着"读题时代"的到来.制作一则优质新闻标题,成为纸质媒体在新闻竞技场上赢得受众的"必杀技".本文以<泰州晚报>的新闻工作实例出发,提出了七种有效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新闻日益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网络新闻标题对字数的严格要求,增加了新闻写作的难度,成为新闻工作者的难题之一。应对网络新闻标题这一难题,可以采取首页标题与网页标题区别、减少虚词、增减语词成分、巧用标点符号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常浩 《理论观察》2014,(7):117-118
在现实社会的大千世界里,新闻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如何抓到最重要、最引人注目、最让人眼前发亮的新闻?经验告诉我们:全方位挖掘利用新闻资源,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地深入下去,掌握好采掘新闻的技术,才能把一处处新闻之矿开掘出来,再经过深加工、精心冶炼,最后给广大受众提供精美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