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贴与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腹泻患儿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小儿腹泻贴治疗,两组患儿同时根据脱水情况口服补液盐。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治疗2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3.3%,且两组患儿的水样便、蛋花样便明显减少,腹痛、腹胀明显好转,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效果均明显,且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70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双歧杆菌活菌治疗,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次数及性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蒙脱石散单独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腹泻患儿8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病毒、抗炎治疗、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2 h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1例(2.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1.4%,7例(16.3%)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给予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剂治疗儿科腹泻可加强常规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小儿腹泻治疗中应用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小儿腹泻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对照组42例单独应用蒙脱石散,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腹泻、腹痛、发热、呕吐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疗效高,症状消失时间短,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小儿腹泻宁糖浆治疗小儿腹泻不同服药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补液、抗感染的基础上都给予蒙脱石散、小儿腹泻宁糖浆口服,观察组先给予小儿腹泻宁糖浆口服,30min后服用蒙脱石散,对照组给予两种药物同时服用,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蒙脱石散联合小儿腹泻宁糖浆间隔服用治疗小儿腹泻,协同疗效更佳,显效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时佐以葡萄糖酸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兰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小儿急性腹泻患者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蒙脱石散口服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之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止泻、止吐、退热、脱水纠正、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缩短腹泻病程,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104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体温、大便性状、大便次数以及呕吐情况等比较,研究组恢复的时间均比对照组恢复所需的时间短;两组临床疗效对照情况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治疗总有效率;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CRP、IL-6及心肌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其治疗的疗效甚好,能够改善患儿腹泻、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临床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6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应用单纯西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LDH、AST和CK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1.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LDH、AST和CK下降较对照组明显。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樱子槟榔汤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顽固性腹泻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金樱子槟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固本益肠片治疗,均治疗两个疗程(一个疗程为7d),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樱子槟榔汤治疗慢性顽固性腹泻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用奥替溴铵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治疗前、后症状,总结总有效率并做出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治疗腹泻型IBS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方法将120例慢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的观察组、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黄连素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3周后的疗效及1年复发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25.9%,对照组1年复发率为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黄连素治疗慢性腹泻安全、有效,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小儿HS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控制饮食、减少运动、维生素C、氯雷他定及其它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1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HSP效果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178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39%);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低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1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论研究在小儿感染性腹泻时应用思密达治疗的实际临床效果,为今后临床小儿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将74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抗感染、补液等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实验组患儿中32例有效,有效率为86.49%;对照组患儿中25例有效,有效率为67.57%。结论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因此运用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时可以显著提高疗效,在临床值得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观察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方法,分析采用茵栀黄颗粒配合使用蒙脱石散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接收治疗的20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口服苯巴比妥,而治疗组则是采用茵栀黄颗粒口服配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探讨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6.0%,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2.0%,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表明采用茵栀黄颗粒配合蒙脱石散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实施超短波联合药物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沈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药物灌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炎症介质、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TNF-α、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M、IgG、Ig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实施超短波联合药物灌肠治疗能够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10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206例细菌性痢疾患儿,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头孢曲松钠治疗组(治疗组)100例和氨苄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组)106例。治疗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必须大便培养阴性、腹泻停止之后才能出院。对照组给予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的大便培养转阴时间、腹泻停止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效果较佳,抗菌作用强、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云南白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共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和观察组(云南白药保留灌肠),各55例患者,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47/55),对照组为69.09%(38/5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共发生2例(3.64%)不良反应,对照组共3例(5.4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采用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消化不良患者11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82.0%,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备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潘立酮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药效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近年共收治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扩冠、营养心肌、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8.9%;心电图疗效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71.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