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湖北省嘉鱼县水域面积46万余亩,占县国土总面积的30.2%,是湖北省渔业生产大县。嘉鱼因一条斑点叉尾鮰而扬名,嘉鱼渔业更因有一个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而骄傲。嘉鱼县1987年引进斑点叉尾鮰苗种进行驯养,于1989年繁育成功。规模由最初亲本不足500组,年繁苗种300万尾,发展至今全县共有亲本10万组,年繁育斑点叉尾鮰苗种10亿尾以上。但嘉鱼斑点叉尾鮰鱼苗一直是一流的名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2月4日上午9时,我站接报市辖万秀区龙湖镇一个苗种养殖场的斑点叉尾鮰越冬鱼种出现大批死鱼现象。笔者当即带备:显微镜、桑普水博士(水质分析仪)等工具赶赴现场检查。据养殖户现场陈述:出现大批斑点叉尾鮰鱼种死鱼的越冬池塘5亩,水深1.3m,池塘养有20万尾斑点叉尾鮰鱼种、规格  相似文献   

3.
正斑点叉尾鮰简称鮰鱼,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内鮰鱼消费市场稳步上升,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而鮰鱼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加上鮰鱼种质资源退化,近年来鮰鱼养殖病害爆发严重。由鮰爱德华菌引起的鮰鱼肠道败血症,其发病时间长,难以治疗,是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一种高致死类病害,  相似文献   

4.
<正>江西省峡江县自2001年开始发展鮰鱼产业,目前鮰鱼产业已形成集良种繁育、基地养殖、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是峡江县强县富民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斑点叉尾鮰养殖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疾病的发生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斑点叉尾鮰养殖暴发性流行病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县内外斑点叉尾鮰养殖基地开展了斑点叉尾鮰疾病种类调查,并结合当地养殖的实践经验,总结出  相似文献   

5.
正斑点叉尾鮰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鳞少刺,宰杀烹饪简单,近2年来,其作为烤鱼、火锅、酸菜鱼等优质餐饮食材备受国内和国际消费市场欢迎,养殖生产形势愈加趋好。长江中下游地区,斑点叉尾鮰鱼苗繁殖受气温、水温所限,鱼苗要到6月中旬方可孵化出来,之后经过约30天方可  相似文献   

6.
<正>(一)病毒性疾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CCVD)该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是斑点叉尾鮰鱼种阶段暴发急性传染病,可导致很高的死亡率。2003年之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斑点叉尾鮰病毒病(Channel catfish virus disease,CCVD)列为二类疫  相似文献   

7.
<正>近两年来,随着斑点叉尾鮰国内消费市场被逐步打开,带动着鮰鱼养殖形势逐年向好。2019年6月,江苏省斑点叉尾鮰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创新团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电话咨询等方式,在项目区以及省内其他的斑点叉尾鮰主养区开展了鮰鱼养殖渔情调研,形成了1份调研总结。摘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西顺河镇张福河村支部书记孙宝贵,2005年承包10亩鱼塘,放养斑点叉尾鮰鱼种275kg(6500尾)、白鲢50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嘉鱼县以发展斑点叉尾鮰苗种孵化产业为突破口,着力巩固全国鮰鱼第一县的地位。去年9月,嘉鱼县水产部门以鮰鱼养殖合作社为依托,引资4623万元,在该县鱼岳镇建设三湖渔业有限责任公司斑点叉尾鮰孵化中心。据该县水产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占地60亩,其  相似文献   

10.
<正>斑点叉尾鮰肉质细腻、无肌间刺,是很好的火锅原材料,目前鮰鱼消费在江苏、湖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发展迅猛。同时因为近几年我国鮰鱼的出口规模、渠道都比较规范,美国从我国进口鮰鱼的数量有所增加。2010年我国鮰鱼产品出口总量9289吨,出口额  相似文献   

11.
<正>斑点叉尾鮰生长快、个体大、食性杂、抗病力强、起捕率高、适温广,且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尤其是无肌间刺,加工性能良好,加工出口前景十分广阔,因而深受消费者和养殖者的青睐。下面介绍一下斑点叉尾鮰的养殖注意要点。一、鱼种选择和运输近几年鮰鱼苗种资源有退化趋势,因此鮰鱼苗种的选择非常重要,好的苗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应选择规格一致、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2月-2019年9月,江苏省鮰鱼产业技术体系养殖与环境创新团队在宿迁苏渔示范基地开展了池塘工业化养殖斑点叉尾鮰综合试验,通过适当降低养殖水槽内斑点叉尾鮰鱼种的放养密度并提高鮰鱼种放养规格,经过周年养殖,错峰高价出售1.5kg/尾左右(消费端最畅销规格)的商品鮰鱼,同时在生态净化区内适度放养一定比例的鲢、鳙、胭脂鱼、南美白对虾、螺蛳,以及栽种6.4%的浮床水稻,借助综合种养措施,发挥对净化区水体的原位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斑点叉尾鮰(简称叉尾鮰)近年来在丹江口水库得到大面积推广,许多个体户、渔民纷纷备制网箱养殖叉尾鮰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鱼病也时有爆发,给经营者带来很大损失,其中尤以“三病”(病毒病、水霉病、烂鳃病)为严重。现将网箱养殖鮰鱼“三病”的病症、危害对象、病原以及我们这几年防治该病的方法分类述之:  相似文献   

14.
<正>斑点叉尾鮰属于鲇形目,鮰科鱼类,原产于北美,其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能力强、肉质鲜美等有点,广受市场喜爱。自1984年由湖北水产科学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我国后,经过多年的推广养殖,现已在我国多地养殖。但是随着斑点叉尾鮰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苗种退化严重,导致其病害暴发严重,给鮰鱼养殖造成重大损失。现将鮰鱼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  相似文献   

15.
<正>斑点叉尾鮰含肉率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尤其是无肌间刺,适宜加工,为出口欧美国家的首选水产品为适应加工出口鮰鱼片的要求,笔者于2007年1月至2007年10月中旬在湖南省沅江市浩江湖进行了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0月中旬到11月底,湖北仙桃某大型养殖场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出现批量死亡,使用大量调水药物及碘制剂消毒均未能有效控制疾病恶化,死亡间隔几天出现,累积死亡近500kg,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接到养殖户求助电话后赶到养殖场,经对发病养殖池进行环境调查、水质分析及取濒死鮰鱼进行临床诊断,基本明确了此次斑点叉尾鮰发病的根本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斑点叉尾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病害频发、排塘率高,导致养殖成功率低,亏本养殖户不计其数。如何防止病害再次发生成为养虾业面临的一个挑战。今年,我站在海涂白对虾养殖区进行虾鱼混养试验,在白对虾养殖池中混养美国斑点叉尾鮰。斑点叉尾鮰为杂食性大型淡水鱼类,主要生活在池塘底层,白对虾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适当混养一定数量的鮰鱼不仅可有效地利用池塘的垂直空间,最主要的是鮰鱼嘴宽,在白对虾发病时能吞食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4月11日,我县白莲河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患细菌性肠型败血症,部分病鱼出现肠套叠症状,死亡率达33%,日死亡鮰鱼最高达8000多kg。经过两周的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11日养殖户送检症状典型病死斑点叉尾鮰两尾,体重分别为550g、1140g,经对病鱼体表和鳃组织黏液镜检,未检出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共8个月期间,培育斑点叉尾鮰苗种,下塘时斑点叉尾鮰鱼苗30万尾、平均体长3cm,出塘时鱼种数量27万尾、平均体长16.5cm(委托单位要求规格不能太大),成活率达到90﹪,取得较好的成绩,现将培育过程总结如下:一、鱼池的条件1.池塘概况培育池四张,1#池2.2亩(平均水深0.8m)、2#池2.5亩(平均水深1.3m)、3#池2.8亩(平均水深1.1m)、4#池4.5亩(平均水深1.1m),共12亩,处于水库坝底,背风向阳,水源排  相似文献   

20.
<正>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又称沟鲶。于1984年8月由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从美国引进,笔者是鮰鱼研究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之一。二十几年来,斑点叉尾鮰的养殖在我国得到了很大发展,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养殖高潮,养殖面积不断增加,苗种需求不断扩大。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