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前不久,由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与苏南实践”学术研讨会在苏州举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霞林、江苏省社科规划办主任张颢瀚、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周柄秋、校长钱培德等出席了会议.来自苏、浙、沪、粤四省市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五十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现代化理论、苏南实践和现代化指标等问题深入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14,(12):20-21
上海市与江苏市在泵阀产业方面有着先进的经验和技术。根据温州市目前泵阀产业的现状,并通过对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及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先进经验的分析和学习,温州市可吸取沪、苏两地的成功经验,使温州泵阀迎来又一个春天。  相似文献   

3.
浅析产业集群下的“苏州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州模式”是随着苏州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渐入人们的视野。但究竟什么是“苏州模式”,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统一的概念。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从集群产生和演化方面分析,可以得出苏州模式政府主导的嵌入型特点;通过分析苏、温两地产业集群的主体,得出苏州模式下外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事实;从分析生产方式入手,得出了苏州刚性生产的特性,通过分析集群内企业网络特点。结论是苏州模式大致有契约性、区外网络和“核”状网络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2005年6月1~15日,由江苏省财政学会、苏州大学商学院、东吴大学商学院、日本金泽星棱大学和台湾中国企业经济研究所发起,苏州大学商学院和江苏省财经学会主办的“2005年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财经与商学研讨会”在苏州召开。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主要就海峡两岸及日本的财经与商学方面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地探讨与交流,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热烈场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苏州服务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应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打造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骨架的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商务集聚区域,实现苏州服务业经济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构建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定量分析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流动规律。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地理分布不均衡,在空间上形成"四点"(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两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分布格局。②广州是入境商务旅游流最重要的集散中心,入境商务旅游流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之间转移流动。③中国入境商务旅游流网络中节点由四个层次城市组成,分别是一级核心城市(广州、北京、上海、香港);二级核心城市(苏州、桂林、杭州);三级核心城市(义乌、西安、黄山、深圳、无锡、厦门、澳门)及边缘城市(网络中其他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7.
正苏州湾在地理位置上是指东至吴江区东太湖大堤,南至太浦河口一线,西至吴中区东太湖大堤,北至东太湖梢的东太湖水域。打造苏州湾,是苏州市委、市政府抢抓先机、从运河时代向太湖时代跨越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目前,苏州湾东岸的吴江太湖新城已经雏形初显,高端商务、生态休闲特色越加突出,吴  相似文献   

8.
江南信息苑     
江南论坛与兄弟市联合召开苏南地区第二届个私经济理论研讨会 本刊讯为期三天的苏南地区第二届个体私营经济理论研讨会,于12月8日在镇江结束。会议就苏南个私经济在经过量的积累的发展阶段后,如何取得质的增长和提高,进行了认真探讨和交流。这一研讨会是由《江南论坛》和苏、锡、常、镇四市社联等部门联合主办的。会上还评出了优秀论文,本刊选送的《试论国有企业应当模拟民营企业运行等两篇名列其中。(本刊记者) 本刊参与主办的苏南发展第八次理论研讨会在常州金坛召开 本刊讯苏南发展第八次研讨会于 11月 27日至 28日在常州…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以苏州一商务中心工程为例,对工程中土钉墙工程施工中特点、适用范圈和支护施工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苏州经济的高速增长,土地资源稀缺、能源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成本内部化等问题日益严峻,一味依靠制造业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变。结合苏州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与本地制造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11.
社科信息     
为期3天的第二届环太湖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于11月1日在湖州闭幕,来自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和湖州五个城市的作者代表及有关领导100多人在会议期间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交流。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暨东亚地区财经与商学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红  刘亮 《经济学动态》2007,(9):118-119
由苏州大学商学院、台湾东吴大学商学院、中国台湾经济企业研究所、日本金沉星棱大学共同发起的“海峡两岸暨东亚地区财经与商学研讨会”于2007年6月11~14日在苏州大学召开,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江南论坛》2013,(8):I0006-I0007
区位优越。沙家浜地处长三角腹心地带,位于苏锡常经济圈中心区域,海陆空交通便捷,“锡太一级公路横穿全境,227省道纵贯其间,常昆高速、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等高速公路近在咫尺,苏州、无锡、嘉兴、昆山、吴江、张家港、江阴等大中城市环绕四方。2012年,沙家浜旅游区升级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沙家浜渔业产业园升级为省级现代渔业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14.
1日,商务部在三亚亚龙湾举办2005年工作研讨会,就2004年以来国家商务工作和政策进行总结,对未来国家外经贸、流通商贸工作的思路和政策进行研讨。研讨会由商务部于广洲副部长主持,薄熙来部长等10位部领导,以及近100位各司局级领导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这次会议是2005年度商务部最  相似文献   

15.
由无锡市社科联和科联发起并参与主办、嘉兴市社联承办的第四届环太湖地区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于11月2日在嘉兴开幕。苏州、无锡、常  相似文献   

16.
吴地一般是指长江下游、太湖之滨的宁、嘉、湖、杭、苏一带。吴地文化是广义的吴文化,取地域史志概念,它包括吴国以前和吴国以后发展延续至今的吴地区域性文化,即大吴文化。苏州是吴国以后形成的吴文化中心,位居吴地中心区域,习惯上把苏州历史文化称为吴中文化,是吴地文化的精华代表。 探研吴地文化模式,就是力图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出发,考察吴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进而把握吴地文化体系的内在一致性及特色。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二十国集团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办的东沙湖论坛一南北荟系列活动,近期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苏州学术中心召开。此次研讨会主要对“三中全会后企业国际化机遇与对策”这一主题进行广泛探讨。来自中国南北方的学者、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代表在会议中提出上海自贸区为企业带来了国际化发展契机。此次研讨会还针对企业如何在国际合作中参与竞争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苏州镇湖街道是苏州刺绣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刺绣销售和批发的集散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然而,苏绣产业中人才队伍存在的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流动性低等特点明显制约了苏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从政府层面、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构建苏绣产业发展的良好的主体要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刘璐 《经济月刊》2012,(5):82-84
2012年4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中国企业跨国投资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以“走出去”为主题的研讨会,意在鼓励中国企业能够更进一步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会议围绕如何维持和推动中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经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百慕大作为展会一大亮点,引起了在场各界人士的关注,为深度探究百慕大投资环境,《经济》记者对百慕大国际商务协会首席执行官CherylPackwood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0.
苏州夜间旅游开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卉妍  孙厚琴 《经济师》2009,(6):255-256
近几年,城市夜间旅游的开发悄然兴起。夜间旅游被普遍认为是提升旅游者审美情趣,丰富旅游体验和拉动夜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简介夜间旅游的概念、类型、特点、开发意义及成功案例,然后以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及实地考察结果,分析苏州夜间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苏州夜间旅游发展的目标及“行在苏州——吴文化的体验与探索”的夜间旅游主题定位,并从旅游吸引物、旅游宣传和配套服务三方面提出苏州夜间旅游开发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