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田相辉 《改革与战略》2010,26(4):134-137
文章旨在研究企业制度改革的动力机制,即构建制度需求主体。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导致了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主体性残缺,这是企业发展的症结之所在,也是企业改革的着眼点。只有在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合理的产权安排,才能构建真正的市场产权主体。产权主体的构建过程,是利益的重组过程,更是利益的创造过程,也是实现企业产权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村股份合作制的产权问题马鸣棠所谓产权,即资产的所有权。它是指资产所有者对一定的物质资料,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依法处置的权力。公正、明晰、准确地搞好产权界定,是农村经济和企业组织彻底转换经营机制的迫切需要。因此,进一步增强产权意识,划清产权归属...  相似文献   

3.
现有理论对企业合约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交易关系的解释值得商榷,因为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被不恰当地分解。该文在明确界定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和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内涵的前提下,基于合约理论,针对"资本个人产权分解论"提出了"资本产权转换论"的观点,认为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个人产权并未发生分解,而是转化为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以此为前提,人力资本个人所有者获得与其人力资本价值相当的企业权利。文章最后讨论了企业实践中人力资本个人产权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之间的主要转换形式。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要求高校后勤企业增强产权意识.明确产权关系,承担起国有资产增值和保值的职责.从无偿占用向资产有偿管理模式转换。其主要对策如下。  相似文献   

5.
产权转让:部分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高明华产权转让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结构转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长期以来存在且至今尚未解决的国有存量资产的“偏置性”问题,探讨利用产权转让方式使部分国有产权向非国...  相似文献   

6.
企业的本质是一组合约的联结,合约的不完全性要求对企业产权合约中的剩余权利做出安排。本文将企业合约理论应用于对国有银行的分析,认为产权规则是企业重要的激励制度安排。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国有的性质所导致的大量“中国式不完全合约”和“要挟行为”(Hold—up)使其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在产权多元化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国有金融产权领域引入合约交易和实施机制,使国家中止或退出产权合约的威胁是可以置信的,这样才能实现产权效率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7.
孔荣 《乡镇经济》2003,(4):36-37
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家族制企业在初创期具有很高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但在发展阶段却存在严重的制度障碍,因此企业只有通过制度创新,如由单一家族产权结构向多元化、流动化产权结构转换;由传统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转换;由家长专制向与产权制度和治理制度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转换;由家族化向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的企业化转换,才能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的探讨——以湖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根源于产权界定不清晰和配置方式不合理。湖南矿产资源产权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明晰和统一省级矿产资源所有权基础上,构建矿业权的三级经营管理体系,推行和健全矿业权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产权保护使矿业权契约长期化,有效处理原有矿业企业的产权问题,协调矿业权与土地产权、环境权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浩 《特区经济》2005,(10):140-142
目前学术界对人力资本产权概念的界定非常多,主要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把人力资本产权理解为人力资本所有权。另一类是从企业产权角度理解人力资本产权,认为人力资本产权问题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能否拥有企业所有权,即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  相似文献   

10.
蔡吉甫 《特区经济》2007,225(10):167-168
企业风险的产生与企业内部产权价值运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权价值形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密切。本文运用产权理论,结合企业的不完全契约的性质,对企业风险形成的机理、本质和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1.
超产权论认为利润激励只有在市场竞争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刺激经营的作用,讨论如何改善企业治理机制应该比讨论产权归属更具有现实与长远意义,超产权论解释了当今国际上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市场化改革。我们应对国有企业实施治理机制再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经营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不断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实现健康发展。国有企业长期以来政企不分,责任不明,管理效率低下,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以及经营者热衷于“寻租”而忽视生产的现实,正是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严重失衡的逻辑后承。本文试图从企业产权与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建立两方面入手来思考和探讨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乏力的问题一、国企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我国从政府干预企业到对企业进行放权让利,再到企业经营机制改革以及现阶段正在进行的企业产权改革,对建立和完善国企激励和…  相似文献   

13.
关于企业经营绩效的决定因素分析一直有两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一是产权论,它侧重于从产权界定、产权结构优化及由之决定的利益激励机制角度探讨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中心观点是产权明晰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其二是超产权论,它侧重于从市场竞争与企业治理机制方面去探讨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中心观点是市场竞争激励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而本文作者却认为,现代企业的绩效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内部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程度,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2.机制问题 产权问题是机制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科技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产权机制问题。高科技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从小到大滚动发展的,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在中国不仅有商业风险,还有政策风险,如果产权、机制问题不解决,那么当这些创业者经过了千辛万苦做到有果实的时候,说这个果实与你无关,你一边去,我认为什么人也承担不了这样的风险,所以这条路就很难走得通。 我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来说明这种风险。1987年,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就想应该直接从香港进口机器,于是…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权分析的中国企业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的产权转移是政府以企业产权为"标的",进行"产权转移交易"以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过程.民间主体充分利用了这一特殊的交易机制,不仅获得了企业产权,同时也实现了企业扩张.  相似文献   

16.
薛林荣 《上海改革》1994,(12):18-19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国有企业要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企业制度,乡镇企业要“进行产权制度和经营方式的创新”。各地都围绕产权问题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然而,产权到底是指什么?产权关系模糊究竟是指什么模糊?产权界定到底是要对哪些内容和方面进行界定?产权改革的重点和目标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廉政教育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党的廉政建设从文化层面的延伸。产权市场作为集全社会各类产权和公共资源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市场平台,以加强企业廉政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员工队伍自身建设,持续增强抵御交易风险的能力,是促进各类产权规范交易、维护阳光平台形象的基础和保证。海南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省产交所")始终坚持廉洁自律为基础、制度机制作保障,实现了海南省国有产权流转和资产处置工作的公开化、程序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明确界定产权与保护产权,使企业的产权结构化、独立化,让企业的资产能够自由转让,企业的资源能够自由流动,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竞争机制,最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9.
传统企业在进行股份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难点和重点就是明确产权关系,即产权主体到位和产权边界确定问题。因此,界定产权是企业制度创新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产权界定直接关系到各个社会集团、成员的切身物质利益,因而也是一个敏感问题,处理不当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纠纷。同时产权界定是否科学合理还直接影响到企业改制的成败和企业今后资本运作效率的高低。  相似文献   

20.
现存体制的弊端给企业法人代表的违法违纪创造了条件现行企业体制的弊端有多方面的表现,其主要表现是产权关系不明晰、监督体制不完善、体制转轨带来的负作用等三个方面。一、产权关系不明晰是企业法人代表产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温床。在国有企业中,现存产权关系的模糊性,使国家利益表现在企业个人身上的对应关系不明确。明晰的产权关系必须具有“人格化”的特征,即由产权关系引起的利益矛盾应直接与特定的“个人”相联系。但现有的产权关系不能明确这一点。现存产权关系的缺陷使约束乏力。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除了具有强制性规范外,还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