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8 毫秒
1.
程鑫 《宁波通讯》2006,(6):53-53
舆论监督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工作的职责。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利于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弘扬正气,针砭时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鉴于舆论监督有着如此重要的功能,新闻舆论监督已成为当前新闻媒体竞相追逐的热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媒体本身的权力制约,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等多种原因的景响,新闻舆论监督虎头蛇尾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大大降低了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影响了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所承担的一个职责。在新闻实践中,只有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才能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李瑞环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对舆论监督作了精辟、全面、科学的论述:“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这一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政权主持下自觉地检查、揭露、批评一切违背人民利益的不良倾向,是人民促进政府保持廉洁的保证,是党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崔恩泽 《理论观察》2008,(5):168-169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新闻和舆论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新闻要关注舆论,传播舆论;另一方面,舆论要借助新闻来实现自己的意志。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在于它的批评性。正是这种批评性形成了新闻报道的锋芒,使得新闻富有战斗性。  相似文献   

4.
维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需要各种有效的监督,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把握新闻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遵循规律,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功能,处理好新闻舆论监督中实事求是批评与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市场条件下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与商业运作等关系,做一名受党和人民欢迎的新闻工作者,使新闻舆论监督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国外、国内形势的需要,适应党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李若石 《理论观察》2009,(6):166-167
舆论导向关系党的工作全局,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江泽民同志关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正确导向的重要性。新闻舆论工作要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涉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事件、社会问题、社会风貌及突发事件、灾难性报道的社会新闻就更要加强对舆论导向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6.
毛闳 《黑河学刊》2008,(6):61-62
进行积极的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效途径,是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明显标志。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与扶正祛邪作用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营造良好、宽松的舆论监督的外部社会环境,并勇于拿起、正确运用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7.
石尧  于恩浩 《理论观察》2006,(4):189-190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点,也是新闻界人士长期关注的热点。几年来,新闻媒介在加强舆论监督力度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成为党领导人民同各种腐败现象、不正之风作斗争的一种有力武器,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经济的有力武器。 舆论监督在一定意义上说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各级领导的关注。实践证明,新闻工作搞好舆论监督,就会增强新闻宣传的指导性和战斗性,在今天加速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舆论监督便成为时代的一种呼唤。  相似文献   

8.
在报纸、通讯社和广播电视上正确实行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充分利用新闻舆论的监力作用,正是发挥党的传播媒介优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体现.实行正确的舆论监督,不仅是我们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人民,克服消极思想,反对不良倾向,纠正错误做法,推动党的中心工作的有力武器。“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媒介,对党务、政务活动和党政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完善,我国的法律监督体系也日趋健全。特别是2004年的宪法修改中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之后,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新闻舆论监督的内涵,分析了新闻媒体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新闻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功能越来越强,党和国家各级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关注。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正式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列为建立社会主义监督机制和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的重要内容。《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也郑重  相似文献   

11.
苏岩 《理论观察》2010,(4):171-172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整个新闻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处于既增加了难度,又需要强化的境地,这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应引起深思。 笔者认为,当前舆论监督工作遇到的难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张扬 《理论观察》2010,(6):187-187
随着新闻事业不断扩展和新闻舆论监督工作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越来越会借用舆论监督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力和地位。从总体看,多数的来信来访或电视反映的问题或多或少都存在。少数人反映的问题失之偏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者摆在新闻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重视起来,纳入日程、摆上位置。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不当对法治建设有诸多的负面影响,它损害了司法独立、司法权威性以及司法形象。要避免新闻舆论监督失当现象的发生,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其次,法律部门应重视新闻媒体的作用,主动与社会公众进行沟通;最后,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从而规范新闻舆论监督,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舆论发挥作用的形式和途径。当前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通过新闻媒体这一特殊形式,大力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民主政治:舆论监督正常运行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发展进程的回顾,指出封建社会的舆论监督毫无根基,舆论监督仅仅是加强封建专制制度、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辩证地阐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舆论监督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同时又有其虚假、反动的一面;深刻地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舆论监督虽然较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舆论监督有很大的进步,但若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舆论监督,除应批判吸收前人的经验,提高对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重视程度,还有待于社会的进步、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朝民主化、公开化大踏步迈进。  相似文献   

16.
许嘉宁 《理论观察》2016,(4):118-119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会明显地凸现出来。消极腐败现象、社会丑恶现象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时甚至危及到社会,严重损害我们的国家肌体。新闻舆论监督作为最快捷、影响最大、最淋漓尽致的监督。新闻工作者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针对新形势下新闻舆论监督的情况,笔者认为新闻舆论工作者在进行监督时应把握人民性、规律性、前进性、权力性原则。  相似文献   

17.
白絮  赵笛 《理论观察》2001,(4):90-91
市报在竞争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宜遵循新闻规律,把宣传报道的着眼点,放在满足群众需要上。要简化工作新闻和会议新闻,使经济新闻通俗化,善于抓好热点新闻,加强舆论监督作用,以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8.
相较于法律监督、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受众面更广,影响更大。它所具有的广泛性、及时性和公开性是其它任何形式的监督都无法比拟的。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舆论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提高报纸威望和战斗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舆论监督的社会影响大,进行批评报道必须慎之又慎。一旦报道失实,不但作者和报社身败名裂,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更是难以想像。社会新闻作为舆论监督的前沿阵地,在社会影响面极大,因而记者在进行批评报道时更应注意新闻的客观真实性。首先,要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的意义。舆论…  相似文献   

19.
对“热点新闻”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点新闻”是群众关心的并能引起受众共鸣的可读性强的新闻,它是以报道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社会话题为主要内容的。“热点新闻”新闻性强,干预生活,针砭时弊,扬善惩恶,弘扬正气,引导读者,能够形成强大的新闻舆论,从而实现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热点新闻”社会性强,影响面广,题材分散,难于采访。那么,如何提高报道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呢?首先要明确一个前提,即“热点新闻”报道要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体现“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基于此,我们可以归类:一类“热点新闻”,属于…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对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促进党风政风建设和社会风气好转,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