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 《广西审计》2001,(3):60-60
近年来,教育系统频频出现经济问题,如挪用、私分和贪污公款,私设小金库等。去年就 查出来宾县22个乡镇教办挪用、私分和贪污公款四百多万元的案件。再从笔者从事的审计工 作来看,不少教办、学校都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小金库的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十万 元。一、原因探析1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失控。从学校的财务支出方面可知,很多学校都 存在严重的白条列支现象,且支出的随意性很大,一项支出往往就凭一张现金支出单据支付 ,少则几角钱,多则上千元、上万元,却没有主管领导和会计的审批,出纳同时行使了三个 人…  相似文献   

2.
当前乡镇财务“小金库”的现象及检查对策周武溪在当前全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多户头,多头管,公款私存,收入不入帐,私设"小金库"。而乡镇财务私设"小金库"是阻碍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要害深入清查查处“账外资金”或“小金库” ,往往是根据发现的疑点线索 ,先确定封账年度 ,然后详细全面清查。在清查中 ,既要侧重线索反映的问题 ,也不放过已查出的疑点 ,对发现的问题 ,要穷追不舍 ,一查到底。“小金库”多是由小到大 ,累计转移而成。只要发现一点线索 ,就有可能一举攻克。如在查处某职业学校“小金库”时 ,我们首先发现每年从入学新生处收取的学杂费 ,“账面数”与“实际入学人数×单位学杂费”之间相差悬殊 ,就抓住这个疑点详细清查 ,查出该单位私设“小金库”60多万元的问题。二、查对现金账是重要一环私设“…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局组织力量对几个从未接受审计的单位进行审计.发现了不少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私设小金库问题突出。某单位领导任期10余年.私设小金库金额达727.198.77元。其中账外账收支369.598.02元.公款私存私放357.600.75元。小金库的资金均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且运作资金达9年之久。  相似文献   

5.
小金库的危害是较大的,它不仅造成国家和单位收入流失,导致消费基金非正常增长,扰乱经济秩序,而且诱发滋生各种腐败现象,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应该承认,我们的一些企业和单位都还不同程度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有的单位甚至还比较严重,且金额也越来越大。因此,发现和清查小金库是审计人员的一项重要责任。笔者就内部审计人员(以下简称内审人员)如何发现和清查小金库谈几点看法。一、内审人员在审计时要有一种职业性的科学假设所谓小金库,按国办发【1995】29号文规定是这样定义的:“凡违反国家财政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咸丰县审计局在对该县某经贸主管部门财务收支审计中,一举查出该单位采取收入不入账、公款私存等手段,私设“小金库”67.4万元的案件。  相似文献   

7.
行政事业单位的“小金库”是什么,根据国办发【1995】29号文件的规定:是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各项资金。“小金库”不仅造成国家财政和单位收入流失,导致消费基金膨胀,而且诱发腐败行为,严重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消极作用极大。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的现状笔者近三年共审计行政事业单位16个,发现存在“小金库”的单位有13个,比例高达8l%,“小金库”的数量为16个(有的单位存在多个“小金库”)。这些“小金库”数额最大的为894万元,占该单位正常收入的10%左右,小的也有7万元。这部分资金有的用于贪占私分;有的用于请客送礼,吃喝玩乐;有的用于购置专控商品、追求奢侈消费;甚至有的被贪污行贿,使国家和集体财产被少数人侵吞。所以笔者认为近十年我国虽然进行过几次大的清查“小金库”的工作,但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在行政事业单位还是屡禁不止,普遍存在的。二、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存在的原因(一)法制观念淡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片面追求本部门利益和本单位干部职工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认为设“小金库”无非是应付一些跑跑送送、吃吃喝喝,...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审计机关认真清查“小金库辽宁省各级审计机关积极开展清查“小金库”工作,查出有“小金库”单位331个,占被清查单位的18%;查出违纪金融2203.4万元,上缴财政832万元。与审计工作相结合,扩大清查覆盖面。除对税收财务物价大检办分配的重点清查单...  相似文献   

9.
国家明令禁止单位私设“小金库”,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而现实生活中仍有令不禁.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小金库”乃是凡违反国家财经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侵占、截留国家和单位收入,未列入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帐内或未纳入预算管理,私存私放的资金。其性质是化“大公”为“小公”或化公为私。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为什么私设“小金库”问题在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屡禁不止呢?究其原困,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从严治理私设“小金库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 ,我办连续查处了两起金额巨大的私设“小金库”违纪行为。一是在对国税进行交叉检查中 ,查出北京市某区国税局私设“小金库”35 61万元。二是根据群众举报查出我区某市建行私设“小金库”5 83万元。至此 ,专员办成立以来 ,我办已查处了 19个单位私设“小金库”的违法违纪行为 ,合计“小金库”金额 1.68亿元。从以上被查处情况看 ,“小金库”违纪有如下特点 :一是“小金库”不小。在已查处 19起“小金库”中 ,2 0 0万元以上的 14起 ,5 0 0万元以上 8起 ,10 0 0万元以上 5起 ,30 0 0万元以上 3起 ;二是普遍性。不但企事业单位有“小金库…  相似文献   

11.
这两年,我们在例行对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及实施审计特派员制度时,发现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改革创新,遵守法纪,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发现一些企业法制观念淡薄,置国家财经法纪而不顾,屡查屡犯,如私设“小金库”,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年上半年审计发现三个单位私设“小金库”640万元。1995年审计查出某单位“小金库”206万元,今年上半年又查46万元。现就所审单位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审计署济南特派办经贸审计处审计调查了五个国有大中型企业,共查出违纪违规金额22.79亿元。审计发现,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违规违纪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在这五个企业中,共查出“小金库”22个,累计金额达1.25亿元。如山东某单位截留所属企业上缴的延伸服务收入、承包利润等2700多万元,全部存放帐外,用于向职工发放奖金、补贴。再如某企业所属7个单位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达9700多万元,其中的一个单位自1996年以来截留收入私设“小金库”达5300多万元,严重扰…  相似文献   

13.
高志明 《陕西审计》2004,(B12):32-32
2003年,桌审计机关在对某市投资公司的审计中,发现该公司私设“小金库”累计100万元。其中1999年私设“小金库”30万元.2000年私设“小金库”20万元,2002年私设“小金库”40万元,2003年私设“小金库”10万元。对此问题的处罚,审计机关内部有三种看法:一是应依法处罚;二是“小金库”是1999年设立的.到2003年已经超过了《行政处罚法》规定了二年的处罚时效,不能处罚,只能处理;三是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二年处罚时效,  相似文献   

14.
加大对“小金库”的清查和处理处罚力度,是我们日常审计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此.本文拟结合审计查处私设“小金库”的实践,就形成“小金库”问题原因及治理对策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朱玲 《广东审计》2001,(3):38-39
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经济秩序和加强廉政建设,1995年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一次清理“小金库”的专项检查,并三令五申禁止私设“小金库”。1999年清城区审计局对区属9个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审计,查出私设“小金库”的单位有5个,总金额190.54万元,由此可见,目前私设“小金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由于“小金库”的形成较为隐蔽,且有扩大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 1、国有资产管理薄弱,出租收入转为账外。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在财务管理制度和现行行事单位…  相似文献   

16.
公款私存的危害及对策□左秋苏□将单位资金以个人名义、化名或以单位名称缩写开立储蓄帐户进行公款私存的违规行为已是屡见不鲜,其危害性不容忽视。一是扰乱了金融秩序,导致储蓄存款的虚假增长,影响金融统计的失真;二是利用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帐外超标准、超范...  相似文献   

17.
徐琳娜 《会计之友》2007,(11Z):64-64
单位私设“小金库”的目的是为了谋取小团体或个人利益。危害巨大。国家曾“三令五申”却屡禁不止,而且越来越隐蔽,给审计及其他查证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但只要了解了其发展规律,并掌握了正确的稽查方法,查处“小金库”会易如反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的审计实践表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私设“小金库”的问题,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而且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能否将企业存在的“小金库”问题查清,是企业审计是否深入的重要标志之一。可是,由于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隐蔽,采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很难揭露隐藏很深的“小金库”问题。近年来,我办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突破常规思路,积极探索运用非常规审计方法,深入查处国有企业私设“小金库”问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突击清查保险柜 有的企业习惯将帐外现金、帐外储蓄存折以及“小…  相似文献   

19.
记得那年初,A局受组织部的委托,对B单位开展了领导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经过三个月的苦战,最终发现B单位存在财务管理混乱、资产严重不实、公款私存、隐瞒收入、私设多个“小金库”、经济业务的发生没有如实反映、产成品及附产品长期账实不符、工程款报账手续不健全、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等违法违纪问题。从而查出B单位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管理不善,私设小金库、国有资金流失等重大案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们党和国家打击犯罪,预防腐败的力度不断加大和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些单位和部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仍有一些单位和部门不顾中央的三令五申,从单位的小团体利益和领导个人特权出发,继续搞公款私存,一帐多本等多种形式的“小金库”。严重地违反了财经纪律,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如何制止“小金库”现象的发生,是加强财经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防止腐败的重大举措,也是摆在各个经济监督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小金库”的一般表现形式及其资金来源一表现形式——公款私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