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人民银行和所有商业银行的全国性的网络化系统。该系统是以中国人民银行内联数据网为网络基础,以城市中支为数据节点,实时收集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的大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该系统将为中央银行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供强大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经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为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  相似文献   

3.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通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以及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推动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全国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的基础工作,是重要的信息源.近年来,经过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成,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金融信息共享,为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强化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国征信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推动我国诚信制度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陈琦  马捷 《金融电子化》2004,(12):81-82
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在人民银行党委的领导下,经过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和各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这标志着商业银行间企业信贷信息共享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全国初步建成,形成了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6.
1999年包头地区做为内蒙古第一批试点城市,开始了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建设,根据包头地区的具体情况,系统与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通过2兆光纤,与各个金融机构通过X.25和专用电话拨号搭建了通信通道,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结构构建系统模型,选用数据传输网络化作为系统数据流转基础,依托MQ、TH-MT中间件技术,实现了全国范围内人民银行与辖内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联网,完成信贷数据的异地备份、上报、登记和查询.……  相似文献   

7.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作用凸显由人民银行牵头,曾作为"行长工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于1997年开始筹建,经过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和各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到2002年底已实现全国联网。这标志着商业银行间企业信货信息共享数据平台已在全国初步建成,是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8.
12月17日,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召开四川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表彰电视会议。会议由人行成都分行统研处处长曾宪久同志主持,贾吉恒副行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各省级金融机构和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参加了会议,各市州中支及金融机构有关负责人在当地收看了电视会议实况。  相似文献   

9.
按照人民银行总行、武汉分行关于建立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各项要求和工作目标,通过人民银行和全市各金融系统统计、信贷、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作为1999年度“行长工程”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在宜昌市已初步建成。截止目前为止,全市共发放贷款卡13829张,达到全市法人企业数的140%,全市信贷数据的录入量达289亿元,占全部信贷业务量的90%,商业银行信贷存量数据录入量达到94%。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贷款证制度为基础,由人民银行统一组织,以城市为中心,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利用现代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防范信贷风险,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是中央银行加强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如何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积极应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防范信贷风险,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取得进展.防范信贷风险作用初步显现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是以城市为单位,以贷款卡为借款人向金融机构办理信贷业务的媒介,使用现代化通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联结各级金融机构,并全国联网的信贷信息管理系统。我国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经过两年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