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2011年我镇徐村等村开展了虾蟹池套养塘鳢的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亩虾蟹池套养沙塘鳢,共产出商品蟹1750kg,青虾210kg,沙塘鳢30kg,亩均产值9000余元,亩均纯利5500-6000元的良好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池塘。面积20亩,平均水深1.2m,池塘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金湖县塔集镇陈家圩河蟹养殖示范户范福才在渔业科技入户指导员张德高的指导下,进行了鳜鱼池套养河蟹的试验,取得了亩产鳜鱼265.2kg、河蟹52.4kg,亩利润达7187.42元。下面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范福才塘口面积为48亩,呈长方形,东西走向,平均水深1.6m、坡比为  相似文献   

3.
<正>天然水域沙塘鳢的数量日趋减少,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沙塘鳢已成为当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名贵养殖品种之一,越来越受到渔业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在蟹池内套养沙塘鳢,不仅可让沙塘鳢捕食池中的野杂鱼,还可增加河蟹的放养密度和养殖产量,有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2011年,江苏省金湖县以"挂县强农富民工程"为依托,在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的精心指导下,在涂沟镇三河村某养殖户的60亩蟹池内进行套养沙塘鳢试验,取得了亩获利6073元的喜人成绩,为当地渔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涟水县水产工作站在2015年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青虾池塘套养沙塘鳢新模式开发与应用"项目。项目采用在青虾池塘里,放养3种不同密度的沙塘鳢苗种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寻找出消除青虾过繁的办法,增收沙塘鳢产量,并总结得出套养沙塘鳢水花的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河蟹养殖面积扩张、养殖技术提升,商品蟹市场价格呈明显回落态势,为充分挖掘池塘潜能,提高养殖综合收益,持续稳定地促进河蟹产业健康发展,巩固提升河蟹产业抗风险能力,2013年我们在江苏省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金明生养殖户池塘中开展蟹池套养塘鳢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2012年笔者在宣城市金水源农业综合开发公司50亩蟹池内进行套养沙塘鳢试验,平均每亩获利为9052元,投入产出比为1:2.51。  相似文献   

7.
<正>为不断提高河蟹池塘综合养殖效益,探索蟹池多品种套养新模式,宿迁市水产技术人员在充分研究河蟹和泥鳅的生活习性后,2013年结合省级三新工程重大项目"泥鳅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联合宿城区恒峰水产养殖合作社开展蟹池套养泥鳅养殖试验,取得了亩效益超6000元的好成绩,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条件池塘位于宿迁市中扬镇现代渔业示范基地内,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  相似文献   

8.
<正>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塘养殖效益,2013年江苏沛县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利用科技入户平台进行了"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获得亩产河蟹72.3kg/亩、南美白对虾48.4kg/亩,亩产值6828元/亩、亩利润4396元/亩,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养殖技术小结如下:1养殖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电力配套、交通便利、便于管理的地方。池塘面积10-20亩为  相似文献   

9.
<正>五段镇是江苏沛县的一个水产大镇,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到全县的三分之一,主养品种是河蟹。为充分利用水体,提高蟹塘养殖效益,五段镇农技推广中心利用科技入户平台在2013年试验"蟹池套养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获得亩产河蟹72.3kg、南美白对虾48.4kg,亩产值6828元、亩利润4396元,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这一养殖技术小结如下:1养殖池塘选择池塘选择在靠近水源、水源充足、水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在江苏省金湖县鱼种场选择一个面积为10亩的池塘进行龙虾和沙塘鳢微孔增氧养殖试验,取得了亩产龙虾155.2kg,平均规格41g;沙塘鳢12.7kg,平均规格98g;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提高蟹池生产力和综合养殖效益,增强抵御风险能力,2015年笔者进行了蟹池套养南美白虾模式的生产性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北蒋街道童成村渔业科技示范户杨树标采用了该模式,亩产河蟹75kg,南美白对虾40kg,鳜鱼4kg,鲢鳙鱼15kg,亩纯效益达3738元,现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池塘选择与准备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周边环  相似文献   

12.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a)又称塘鳢、呆子鱼、老虎鱼等,是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目前,沙塘鳢已成为一种颇具发展潜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但其养殖模式还不成熟,主要养殖模式有虾蟹池塘套养,池塘主养普遍存在着产量低、出塘规格小、养殖效益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充分利用蟹池水体空间,挖掘养殖潜力,提高养殖效益,2011-2012年,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和挂县强农富民两个"惠渔工程"项目实施中,充分利用当地河蟹产业优势,合力推广蟹池套养模式,积极引导渔(农)民在蟹池中套养鳜鱼、鲌鱼、黄颡鱼、沙塘鳢、小龙虾等特种水产品,为养蟹户增产增效又闯出一条致富路。现将蟹池的主要套养模式及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沙塘鳢作为涟水县土生土长的品种,在当地有很强的适应性。我县在2016年实施《青虾池塘套养沙塘鳢新模式开发与应用》三新工程项目(编号Y2015-6)过程中,因为苗种成为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故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把握好关键技术,大幅提高了沙塘鳢苗种的成活率与质量。现将技术报告如下:一、做好塘口的选择和消毒1.塘口选择。以水源充足,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养殖池塘水体资源,在不影响河蟹产量的前提下提高池塘的利用率和养殖效益,2005年1月起我站在我县六郎镇千亩河蟹养殖基地选择了养殖河蟹池塘4口,面积67亩,其中试验塘2口,面积35亩,对照塘2口,面积32亩,开展套放仔虾、细鳞斜颌鲴(俗称黄条)试验示范,两组试验塘共投放扣蟹3.32万只、仔虾122.5万只、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在渔业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中,在涂沟镇高邮湖村示范户薛金国的养殖池塘内进行了淡水白鲳与鱼种混养技术试验,巧妙运用淡水白鲳养殖与鱼种培育的技术特点打"时间差",为渔业科技入户"惠民工程"又打造出了一个新的亮点。现将池塘中以淡水白鲳养殖为主,合理套养鱼种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依据青虾、黄颡鱼、塘鳢等品种与河蟹共生互利、优势互补的生物学特性,适当降低蟹种放养量,提高青虾、黄颡鱼、塘鳢等优质鱼类放养量,发展蟹虾、蟹虾鱼高产高效生态混养,可较大提高河蟹养殖池塘的综合产出率和综合效益。一、蟹虾高产高效生态混养1.池塘清整。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淤15cm,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生物。修护池埂池坡,使坡比达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我站联合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技术力量,借助《河蟹主养池塘多品种套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在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标准化养殖生产基地进行了蟹池套养青虾不同放养密度养殖效果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方法1.1试验池选择试验地点在安徽芜湖县六郎镇保丰村河蟹养殖示范基地。选择15亩左右的标准化河蟹主养池塘3个作为试验池,共计面积43亩,其中1#池面积13.5亩、2#池面积15.5亩、3#池面积14亩。3个  相似文献   

19.
<正>在实践中沙塘鳢养殖关键是解决好苗种、水质、饵料鱼配套3个问题。目前,沙塘鳢苗种生产与养殖水质的调控技术也较为成熟,但在饵料鱼解决途径和培育技术上各有特色,养殖水平与效果参差不齐。同时,依赖野生小杂鱼资源养殖沙塘鳢,受自然资源存量约束,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适应沙塘鳢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需要。笔者根据近年来指导沙塘鳢养殖的业务实践与生产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2010年,金湖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黄颡鱼苗种繁育及养成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的实施工作,在金湖县鱼种场项目区进行了池塘黄颡鱼成鱼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养殖模式和管理技术方面有所创新,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广大渔民的欢迎。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池塘条件养殖池塘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进排水方便,进排水口安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