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海外知识资本溢出渠道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测算了G20国家1991-2010年间的国内外知识资本指数,在进行异质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组间FMOLS法对海外知识资本对各成员国技术进步的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是G20国家海外知识资本技术进步溢出的重要渠道,但不同成员国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我国出口贸易和外商投资中海外知识资本的技术进步溢出效应明显,但进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中海外知识资本的技术溢出效应还不太明显。我国应更加重视优进优出的贸易政策,更加重视优化进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积极发展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为丰硕。对国外学者关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和实证以及影晌因素研究进行总结和综述。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澳FTA对不同产品的关税政策差异,本文通过双重差分模型直接检验了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进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澳关税削减后,中新优惠商品进口相比基准期有显著提高,但削减前的中新优惠商品进口相比基准期无显著差异;中澳关税削减显著促进了中新进口贸易,但对中美、中欧和中日进口贸易均无此影响;中澳关税削减幅度越大,对中新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但对中美、中欧和中日进口贸易也无此影响。本文的结论表明,中澳关税削减对中新进口贸易有显著促进作用,中澳FTA对中新进口贸易有正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进口贸易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尚未引起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通过研究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可知,进口贸易可以通过刺激总供给的增加,进而促进一国经济长期增长。本文运用我国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我国进口贸易长期供给效应是存在的,进口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应均衡发展进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NARDL)模型研究了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石油价格波动对出口贸易存在着长期非对称影响效应.从长期来看,石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将增加0.4937个百分点;石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出口贸易将下降0.2521个百分点.短期内石油价格每变动1个百分点将导致出口贸易相应变动0.2816个百分点,石油价格波动对进口贸易存在着长短期非对称影响效应.从长期来看,石油价格每上涨1个百分点,进口贸易将增加0.4673个百分点;石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进口贸易将下降0.2338个百分点.短期内石油价格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导致进口贸易累计下降1.2228个百分点,石油价格上涨对进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近年来中国小麦国际贸易的统计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粮食进口贸易中的“大国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变动是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动的重要原因;国际市场粮食价格的变动却不是影响中国粮食进口量变动的原因,说明中国的粮食进口贸易中存在着扭曲的“大国效应”,最后,在本文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向鹏飞 《北方经贸》2015,(4):16-17,3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以重新审视进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伴随着进口贸易规模的不断增加、进口产品与进口来源市场的多元化,中国企业参与进口贸易的程度与日俱增.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进口贸易的发展对于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的微观进口行为显著促进了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从而为宏观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微观证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992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特征,发现中国进口贸易具有明显的投资性质,并将进口看作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通过国际市场转化而来的再投资,建立了进口的国民收入乘数模型。同时运用中国进口贸易的结构性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投资型进口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外商直接投资(FDI)与中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性进行了简要评价,然后通过Johansen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检验了1985~2005年间FDI流入量与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以及贸易总量的相关性,结论表明:FDI与中国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总贸易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FDI流入的增长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不是进口贸易和总贸易增长的Granger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挥FDI对中国的贸易促进效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贡献在于强调产品多样化的作用,然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于是本文首先明确产品多样化的概念并介绍不同的测度方法,然后利用1990-2001年亚洲十国从美国进口的SITC五位数贸易数据进行量度并基于分步引力模型分析产品多样化的贸易效应,发现产品多样化对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正效应,且其无论以何种方法衡量,对进口贸易都有着非常稳定的影响作用。这一发现对于如何选取测度产品多样化的方法才更合理、准确的争议将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通过采用全国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了进口贸易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口贸易对各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中西部地区由于技术差距等原因正向效应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我国1997~2008年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实证研究服务贸易总体、服务出口贸易、服务进口贸易的经济效应,通过分析服务贸易的开放度和国际竞争力来进一步解释服务贸易经济效应未充分凸显的原因,并提出增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检验进出口贸易对成渝城市群的空间溢出效应,收集2010—2018年成渝城市群42个市(区)的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进口贸易对其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即进口贸易不仅能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能促进邻近地区的经济增长;出口贸易存在负的间接效应,说明出口贸易抑制了相邻区域的经济增长,这是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中心地区聚集的结果。因此,成渝城市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充分利用进出口贸易的外溢效应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远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8(10):84-91
将全国各省(区、市)根据区域进行划分,组成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四个横截面,利用1992-2004年的相关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运用GMM估计方法,对外国直接投资(FDI)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具有创造效应,对进口贸易主要体现为替代效应,进一步比较各区域,发现东部地区的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相似文献   

16.
进口贸易、R&D溢出与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变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96~2005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进口贸易的R&D溢出对中国制造业的就业总量变动的影响及影响的部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进口贸易对国内制造业的R&D溢出效应后,中国制造业从发达国家的进口没有通过替代国内生产而减少就业,相反,进口贸易通过R&D溢出增加了整个制造部门的就业。由于技术进步的两面性和各部门要素密集度的不同,进口贸易的R&D溢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由于R&D投资回收期长、国内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较弱,国内R&D投资和进口贸易的R&D溢出对就业总量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滞后性。中国劳动力市场中的趋势效应、价格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存在,使就业变动呈现动态调整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技术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技术溢出系数和产值结构的实证分析,证实了技术进口贸易有较强的技术溢出效应,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义乌进口贸易呈现进口贸易比例小,增长迅速;进口商品结构转型明显,日用消费品发展迅猛;进口主体竞争力偏弱以及各进口平台容量偏小,生态圈尚未形成等特点,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背景下,基于义乌进博会视角,通过展会的消费者福利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经贸关系促进效应等作用机制,从培育进口主体、提高进口消费品贸易便利化水平、打造进口贸易生态圈等方面为扩大进口规模提供合理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李平  钱利 《财贸研究》2005,16(6):40-45,50
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条主要渠道。本文在对CH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考察了进口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使用面板数据就国际技术溢出对我国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进口和外资产生的技术溢出促进了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但其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2004-2012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流量、直接投资存量和进出口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的各国的直接投资均具有贸易创造效应,但存在明显的国别差异.从长期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明显.从整体上看,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大于进口贸易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