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硕 《中国邮政》1999,(10):35-36
随着邮政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在邮政金融业务中的广泛应用,邮政金融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越来越依赖于邮政金融电子化的强度和质量。全国邮政储蓄计算机网络———“绿卡工程”,其点多、面广,遍布城乡,网络的规模是其它任何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同时,这也增加了邮政金融网络的脆弱性和复杂性,资源共享和网点分布广泛增加了受入侵的隐患。1998年,江苏省储汇资金发案7起,发案金额竟达2733.48万元,其中有5起案件与计算机有关,其涉案金额占全部发案金额的80%以上。邮政金融领域中计算机犯罪案件呈…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葛雨穗广东省邮政储蓄业务自1986年开办以来,业务发展迅速,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拓展邮政储蓄业务,提高邮政储蓄竟争能力,广东省邮电管理局于1992年初决定高起点、高水平地建设广东省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系统。本文介绍的是该...  相似文献   

3.
李颖  张帆 《邮政研究》2005,21(1):37-38
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在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邮政储蓄在新形势下应从发展中间业务和尝试邮政资金运作等方面进入市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邮储资金自主运用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国务院通过的邮政体制改革方案要求邮政企业加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实现金融业务的规范化经营。其实早在2003年,人民银行就对邮政储蓄开始实行新老划段、新增资金自主运用的改革;2005年开始,人民银行又对邮政储蓄的老存款开始进行了转出工作。这些政策的调整对邮政储蓄收益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琳 《中国邮政》2007,(12):25-26
随着邮政金融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邮政储蓄通过开办存单质押贷款和小额贷款,直接对农民进行贷款扶持,邮储资金开始反哺农村,邮政金融在改善农民融资难、贷款  相似文献   

6.
为拓宽邮政储蓄资金来源,争取经营自主权,以适应市场竞争,文章提出建立邮政金融机构,强化邮政储蓄部门的金融化、专业化管理功能,使它在一个平等合法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开拓和发展,提高市场占有率,加速聚集资金,为邮电通信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中央银行对邮政储蓄的转存款政策,养成了邮政金融部门靠余额增效益的经营理念,而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深入,中国金融界正发生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彻底转变。如何适应这一转变,提高金融业务内涵的生产能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邮政金融业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根本选择。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挑战邮政储蓄的“余额战略”(一)加入WTO后,邮政金融面临的政策风险加大中国加入WTO后,尽管国家仍需要建设资金,但我国财政与金融的相对独立要求不可避免。与加入WTO前相比,中央银行将更趋于独立行使货币政策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1986年10月1日,西藏邮政按照原邮电部的统一要求,恢复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如今西藏邮政储蓄已走过了23个春秋。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邮政储蓄已成为金融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服务城乡居民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苏 《中国邮政》2003,(3):30-31
最近几年,中间业务受到国内银行业和邮政金融的广泛关注,成为银行业争抢的“香饽饽”。相比之下,西部邮政金融中间业务无论是重视程度,还是竞争实力、创新手段、市场份额、业务种类,较国内外银行甚至东部地区邮政都有很大差距。目前,西部经济发展增势明显,为西部地区金融中间业务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带来无限生机。积极创新中间业务,不断推出新的品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以此改善西部邮政储蓄资本结构,降低经营风险,提高邮政储蓄市场竞争力,是西部邮政的职责。可以说,创新金融中间业务是邮政金融发展的需要,也是西部邮政发…  相似文献   

10.
改革邮政汇兑资金管理体制势在必行邮电部邮政储汇局刘青云一、改革邮政汇兑资金管理体制的背景邮政汇兑是邮政部门经办的一项传统业务。建国40多年来,在邮电部门与银行的密切配合下,为城乡居民的经济往来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邮政汇兑业务量...  相似文献   

11.
卢盛 《中国邮政》2002,(11):14-15
上海邮政金融从1986年恢复开办至会,得到了迅速发展。戴止到2002年4月,上海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城乡,已达422个;开办了存、取款(包括跨行、异地业务)、转账结算、电子汇兑、代理等共四大类业务;邮政储蓄余额达到203.14亿元,市场占有率为6.12%,邮政金融正日益成为上海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有生力量。一、上海邮政金融的现状分析(一)邮政金融的优势1.领导重视.邮政金融作为邮政的支柱业务,得到了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这是邮政金融目前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各大商业银行尽管近几年对储蓄(个人金融〕业务日渐关注,但由于业务范围广、种类多,因此对储蓄业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如邮政金融,这在一些小的商业银行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一)自主运用资金渠道狭窄,资金闲置问题突出 从2005年9月21日起,人民银行启动了邮政储蓄老存款转出工作,到2006年末,邮政储蓄在人民银行的老存款将从8290亿元降到6840亿元;同时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资金总规模将从去年的4800亿元上升到8000多亿元。也就是说,到今年底,邮政储蓄将面对自主运用资金规模大于老存款余额和邮储资金运作渠道相对狭窄的困境。邮政储蓄自主运用收益率与老存款收益率相比已有较大差距,经营形势严峻而紧迫。  相似文献   

13.
江国生 《邮政研究》2003,19(3):24-26
章阐述了邮政金融创新宏观上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当前邮政储蓄本身在金融创新上的制约因素,并对邮政储蓄金融创新作了探讨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杨胜 《中国邮政》2001,(10):32-33
邮政储蓄是1986年恢复开办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业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为邮政企业一项重要的业务。但是,邮政金融业务长期以来依附邮政企业,形成了粗放经营管理的模式,造成邮政金融经营的高成本、低效益,而且随着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其成本过高等问题已成为阻碍邮政金融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速发展、金融市场竞争日趋剧烈的新形势下,邮政金融要想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邮政金融实施成本管理战略,最终取得成本优势,以追求成本…  相似文献   

15.
邮政储蓄抽走农村资金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平 《邮政研究》2004,20(5):23-25
文章分析了邮政储蓄发展的现状及其抽走农村资金的一般依据,从考察邮政储蓄资金流向(先转存中央银行然后通过中央银行再贷款的形式流入农业发展银行)的角度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从近期邮政体制改革的角度作了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6.
人民银行在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最初的用意在于通胀的压力。而邮政储蓄也不负众望,成功回笼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实现了人民银过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点有效地回笼货币,从而降低通货膨行的初衷,而在邮政储蓄所吸收的存款中,来自农村地区的比例高达70%,邮政储蓄也由此成为农村资金的巨大“蓄水池”。  相似文献   

17.
中间业务是邮政金融依托网络优势,利用自身的经营职能和技术手段,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目前邮政金融中间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份额还很小,业务收入占邮政储蓄收入的比例还不到2%,在经营与管理、市场开发与业务创新上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谈谈邮政金融中间业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当前邮政金融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1.开办中间业务的意识滞后,业务范围狭小。近年来,邮政金融中间业务从…  相似文献   

18.
遵照国务院关于积极开办邮政储蓄的指示,并按照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自1986年4月1日起,全国各地邮政机构陆续正式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8次会议通过的《邮政法》已把邮政储蓄列为邮政机构经营的主要业务之一。一年多以来,各级邮政储蓄机构严格执行了国家有关的金融方针、政策,以及邮电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精神,认真贯彻了邮电部关于“多办、快办、办好邮政储蓄”的指  相似文献   

19.
曾政英 《邮政研究》2000,16(2):43-44
最近一段时期 ,我国部分邮政储蓄所陆续发生储蓄款被冒领案件 ,并呈向全国其他邮政储蓄所迅速蔓延趋势。据国家局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 ,涉案总金额已逾千万元 ,极大地扰乱了邮政储蓄乃至国家金融秩序 ,严重地损害了储户利益和邮政信誉 ,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邮政储蓄诈骗案的现状分析1 .伪造邮政储蓄存折实施金融诈骗犯罪的手段一是以各种公司的名义向全国各地挂电话或发出内装“联合经贸意向书”的商函 ,称该公司为合资企业 ,与港台有长期合作的贸易关系 ,为开拓国内市场 ,意在当地寻找一家有一定经济实力、社会背景可靠、销售网络灵…  相似文献   

20.
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邮政储蓄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广辟蹊径,保护、发展和壮大邮政储蓄,为邮政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呢?走邮政和银行联办信用社的道路,是邮政储蓄积蓄力量,自我发展的一大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