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粟勤  肖晶 《财经研究》2015,41(6):32-45
有效满足社会的金融需求和保障所有人获得基本金融服务,不仅是评判一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重要标准,也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金融包容理论与中国银行业结构改革的实践,基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6-2011年的面板数据,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化的背景下,研究了银行业市场结构演变对金融包容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分散化有利于地区金融包容水平的提升,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在二元金融结构背景下,银行业“增量改革”的措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要实现金融包容的区域均衡,必须提高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银行业竞争程度,促进中小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英明  牟莉  姚士谋 《经济地理》2001,21(2):146-149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高度货币化和信用化基础上的金融经济。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在很大程度上与区域金融结构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若干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培森  尹希果 《金融评论》2015,(1):51-63,125
在空间经济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本文利用1995~2011年期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了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深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上升与金融深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忽视空间溢出效应,会低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相似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和金融深化对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与溢出效应;金融效率、非国有经济、交通基础设施与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作用,资本形成、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负效应,新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增长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银行业竞争与企业金融化有多种关联机制,既可能加剧企业金融化,也可能抑制企业金融化。本文利用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抑制了企业金融化。(2)银行业竞争不仅缓解了债务成本对企业利润的侵蚀,有助于缩小金融行业与实体企业之间的利润率差距,进而抑制企业利润追逐动机的金融化行为,而且通过引导信贷资源配置促进了企业创新,从而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此外,银行业竞争还通过促使银行积极发挥信息监督作用,抑制了企业内部人金融投机套利的机会主义行为。(3)银行业竞争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这些结果说明,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有助于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扭转经济“脱实向虚”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必须先对其影响机制进行探讨。主要从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间接和直接影响来分析这一问题。首先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间接路径进行分析。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通过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来间接影响金融稳定。其次对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直接路径进行分析,分别从经济绩效,风险控制和信用增强三个方面来分析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最后又强调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金融监管的影响,进而影响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6.
金融增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数量的扩张,而金融发展涉及的是金融质量的提高,因此,金融发展的质量便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已有的金融和经济增长文献研究大多集中在金融体系的规模,很少涉及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差异的金融中介质量调节。本文运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部分地区经济和金融中介发展的数据,分析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银行效率评价,提出了对经济增长存在巨大影响的金融中介调节质量的方法。本文的分析表明金融发展质量调节的改善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金融代理的成本,增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成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国银行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文献对银行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微观层面,基于宏观层面和国家样本的分析相对不足。文章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59个国家的实证分析,从银行业规模、效率和结构3个基本维度系统考察了决定不同国家银行业整体发展的相关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银行业整体规模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银行业务管制、政府的监管水平、金融开放程度以及社会信用水平;对银行业整体效率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宏观经济稳定性、良好的制度和管理、银行经营的规模效应、金融体系结构和监管要求;对银行业结构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银行业总体规模、银行业务管制、银行业开放程度以及银行腐败程度。  相似文献   

8.
王茹 《当代经济》2009,(16):146-147
我国作为经济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已经是个不真的事实,并会导致金融二元结构.金融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地区间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发展成熟程度的差异,而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环节,因此,统一的货币政策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最终传导到企业和个人的效果就有可能存在差异,即统一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可能存在显著性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根据金融发展理论,金融中介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重要关系。我国的农信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采用1996年到2005年的季度数据,应用金融深化指标和金融机构相对发展程度指标,与农村GDP增长率做协整分析,得出金融深化以及金融机构相对发展程度与农村GDP增长存在相关关系的结论,并且金融深化与GDP增长率相互促进。本文最后对如何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我国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份金融发展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东部省份仍然是金融空间相关性最强的地区,金融集聚的不平衡性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其中银行业的溢出效应最为明显,证券业和保险业的溢出效应较弱,经济发展区域不平衡与金融行业结构不平衡相互交织,最终导致金融集聚的溢出效应分布不平衡。  相似文献   

11.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的若干内容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经济和金融的发展,金融中介在不断进化:金融中介的组织结构和业务形式不断变化;金融中介和市场的关系日益紧密,相互渗透;金融中介的功能在不断演进;金融中介和政府的关系也在变化.如今的金融中介,不仅仅是银行的范畴了,大量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等纷纷兴起,挑战了传统银行的垄断地位,金融中介的组织结构开始非典型化.各种金融中介的业务结构也在外在竞争的压力和内在追求利润的动力下,开始结合并趋同.更为重要的是,市场的力量愈发强大起来,市场与金融中介在动态的竞争中不断的相互促进.为了对金融中介的演变提供解释,本文试图从现代金融中介理论中的几个重要内容分别进行归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一、关系型融资与主办银行制的成因简析 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银行业培育着同顾客的长期关系.工商企业与金融中介之间的融资关系可描述为"关系型融资(relational financing)",该方式主要是用于描述银行业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融资行为,另外则把市场直接融资方式称之为"保持距离型融资(arm's lengh financing)".现代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与古典企业有所不同,比如说面临的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融资结构方面也比后者更依赖于外源融资.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中介的优势在资本经营领域,工商企业的优势属于产品经营领域.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现代银行产生、存在的理由,就在于它节约了企业外源融资中运用资金价格机制的交易费用,即银行的内部组织成本小于企业融资的市场交易成本.在市场经济环境里,金融中介与工商企业双方互为约束条件,各自发挥优势,追求利润最大化,存在一个"最大化选择"的行为准则.在这个行为准则的指导下,决定了参与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与工商企业双方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估计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考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技术进步影响,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区域金融发展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检验。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中国西北各省区的经济金融化程度均得到提高,但是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较弱,全要素生产率对金融规模的响应程度和显著性不高,西北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王书华  孔祥毅 《金融评论》2010,2(3):104-112
Kuznets提出了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倒U型假说,对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居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发现,由于经济中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我国金融资源的分布也存在非均衡性:经济发达区域占有较多的金融资源,而经济落后区域的金融资源则相对较少。对数据的分析显示,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结构与金融资源分布结构密切相关,占有金融资源较多的发达经济区域,衡量其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较低,金融发展对其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性的影响力较弱.而金融资源分布较少的经济欠发达区域基尼系数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力反而较大。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需要从调节金融资源分布和二元经济结构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国2000年以来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中介规模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并且中国存款货币银行在配置国内信贷过程中相对于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着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金融中介的不发达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所以中国金融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大力促进存款货币银行的发展上。  相似文献   

16.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2):108-109
转型已然成为"十二五"期间的一个关键词,温州金融改革带动了一系列的变革,银行业的转型正在探索之中。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凝聚着各方的注意力。未来银行业如何与实体经济互相助力,在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化的夹板中,银行业能否维持目前的高盈利水平?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经济》记者做出详细解读。 银行监管可以抓大放小《经济》:十八大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改革",当前温州金融改革的探索也是其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今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也发展迅速。银行业的结构是否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如果有,又有怎样的影响?这是许多经济学家都在研究的问题。对此不仅分析了银行业集中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研究了经济结构与银行结构之间的匹配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并不是银行业的集中程度越高就越利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与银行业结构的匹配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研究县域银行业竞争水平对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影响,能够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基于CHIP2013和CHIP2018数据,利用VEP方法构建了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评价指标,实证研究了县域银行业竞争对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银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缓解农村居民经济脆弱性,该作用来源于县域银行业竞争对农村居民非农工资性工作参与和土地转出选择的提升。未来的“三农”工作应更多关注农村居民的经济脆弱性,以助力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同时,应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提高县域银行业竞争程度,发挥金融在支农惠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深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现代市场经济实际上已是一种高度货币化和信用化基础上的金融经济。金融发展也成为构成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方面之一。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区域上的表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密切联系的互动关系,促进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促进地区长期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基于产业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利用样本期为1987~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期初银行业结构、市场规模、市场需求成长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等因素对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变迁与调整均有较为显著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时间虚拟变量加以反映的规模经济水平、产品差异程度、进入壁垒等因素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调整的影响不大;经济开放、政府干预等因素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变迁与调整的影响方向与理论预期相反且不显著。最后,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