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将产生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利润之间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暂时性差异,在数量上等于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的项目,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也属于暂时性差异。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以说,暂时性差异是所得税会计准则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我们只有  相似文献   

3.
一、暂时性差异的概念及纳税调整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的暂时性差异,从资产和负债角度来看,是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随时间推移将会消除.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2006年,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中规定企业所得税均按照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定义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对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准则中规定的账面价值和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进行比较,将二者的差额计入到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然后确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因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负债是因为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暂时性差异而产生的,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或  相似文献   

5.
所得税会计以"全面收益"理论为基础,要求从资产负债表观出发,计算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将资产的账面价大于计税基础确认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确认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确认为一项"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  相似文献   

6.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会月刊》2007,(1):21-22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可能小于其计税基础,即负债不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负债的账面价值为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清偿该项负债时的经济利益流出,  相似文献   

8.
一、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有关概念1.时间性差异。应税收益和会计收益的差额,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的一个或几个期间内转回。其成因是由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时间上存在差异。2.暂时性差异。从资产和负债看,一项资产或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和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随时间推移将会消除。该项差异在以后年度资产收回或负债清偿时,会产生应税利润或可抵扣金额。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①应税暂时性差异,将导致在使用或处置资产、偿付负债的未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9.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由于当期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当期负债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而产生的递延到以后各期缴纳的税款。亦即,企业根据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及适用税率计算影响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的金额。资产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形成差异不同,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形成差异不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来源也就不同。本文拟就不同来源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核算谈一点粗浅之见。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中明确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并分别给出了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定义:“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以抵扣的金额。”  相似文献   

11.
自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实务中对于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普遍做法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计列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即暂时性差异,并据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这种做法忽略了一些特殊事项及特殊处理,笔者在此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对一些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特殊处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所得税会计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暂时性差异形成的关键是未来存在应纳税或可抵税事项,而非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解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其确定 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眭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计算得出递延所得税负债。  相似文献   

14.
一、新准则的突出变化1.首次引入了“计税基础”概念新《准则》首次引入了“计税基础”概念。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在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额中抵扣的金额,也就是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在税前列支的金额。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相似文献   

15.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陛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首先根据税法规定对税前会计利润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所得税;  相似文献   

16.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处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立 《财会通讯》2008,(3):74-75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处理所得税业务。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我国所得税会计,既是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与实务的一次突破,同时也与国际所得税会计趋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和负债的角度出发,根据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所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种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仕国 《财会月刊》2008,(12):66-66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二是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但是,笔者认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可能小于其计税基础,即负债不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刘翠侠  石峰 《会计之友》2008,(18):36-37
暂时性差异是由于资产、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和税法计税基础不同所引起的差异,是所得税会计应用中的关键.本文对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资产类项目和负债类项目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所得税会计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暂时性差异是由于资产、负债的会计账面价值和税法计税基础不同所引起的差异,是所得税会计应用中的关键。本文对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资产类项目和负债类项目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所得税会计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基本理论1.理论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