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了国内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异形柱节点核心区抗剪原理。研究表明,高轴压比高地震作用下异形柱节点受剪承载力不足,核心区混凝土破坏严重,制约了异形柱结构的楼层高度。如何弥补异形柱节点部分缺陷,提高异形柱节点受剪承载力将成为日后异形柱结构的研究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线性屈曲、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耦合的分析方法,对某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分析表明,材料非线性对网壳结构的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线性屈曲、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均高估网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因此,要准确评估出网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就必须全面考虑网壳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线性屈曲、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和几何非线性耦合的分析方法,对某大跨度单层球面网壳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分析表明,材料非线性对网壳结构的承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采用线性屈曲、几何非线性分析方法均高估网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因此,要准确评估出网壳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就必须全面考虑网壳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及材料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厚度的钢板约束L形柱的力学方面性能的影响,故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可得到极限承载力,并且也可以绘制荷载-挠度曲线.结果表明:钢板能够有效的提高L形柱的极限承载力,并且随着厚度的增大,钢板提供的约束作用也逐渐增大,混凝土抵抗变形能力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樊友煌 《东南置业》2005,(90):54-55
本主要介绍了某大厦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及有关计算的理论,根据钢筋砼双向压弯构件的工作机理,用全过程非线性方法来分析钢筋混凝土L形、T形、及十字形异形截而柱正截面承载力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值积分和迭代运算,编制了用于配筋计算的计算程序,解决了双向压弯构件异形截而柱的计算.并使计算机程序编制简便实用:同时,本程序亦适用于其他任意截面形状压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通过采用各种技术措施,提高了结构的安全性和抗震性能,从中可了解整个丁程设计的特点,构思和创新情况,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5根10至23.8米高的圆钢管混凝土柱的施工,叙述了圆钢管混凝土柱的制作、吊装、安装、对接以及钢管内的混凝土灌注等方面的施工方法,积累了一些有关圆钢管混凝土柱方面的施工经验。同时总结了圆钢管混凝土柱施工时应注意的质量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吴平川  伍文科  谢露露 《价值工程》2019,38(13):154-156
本文对PEC组合柱进行了轴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研究,分析得到其试验过程特征和协同工作原理及组合作用,研究了该组合结构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对试验建立了ABAQUS有限元模型,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采用此模型对4组共12根H型钢PEC柱进行分析,研究系杆间距、混凝土强度、型钢高厚比及含钢率对PEC柱轴向受力情况下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其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系杆间距与混凝土强度对PEC柱的受力性能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型钢高厚比的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PEC柱的变形能力不断增大;随着含钢率的增加PEC柱的极限承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已经通过试验研究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新型节点进行数值分析。这种节点将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在节点区间断,在节点区设置芯钢管,使梁中的纵筋在节点中直通、梁与节点区混凝土成为一体可靠的传递梁中的弯矩、剪力及轴力。本文利用数值分析弥补模型试验数量少的缺陷。选择不同芯钢管壁厚的节点模型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芯钢管壁厚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芯钢管壁厚是影响节点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材料及连接界面的本构关系、破坏准则、网格划分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对栓钉和开孔钢板作用机理的研究,探讨了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和接触单元两种不同形式模拟界面力学性能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模型与实际模型的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可用于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粘结滑移、竖向掀起和极限承载力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ANSYS软件建立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材料及连接界面的本构关系、破坏准则、网格划分等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基于对栓钉和开孔钢板作用机理的研究,探讨了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和接触单元两种不同形式模拟界面力学性能的方法;通过有限元模型与实际模型的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可用于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粘结滑移、竖向掀起和极限承载力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