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开展南方矿区薄硬煤层开采对采动区地表岩层移动观测,探寻薄硬煤层矿区开采岩层移动规律,为今后合理开采“三下”煤量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学军 《价值工程》2012,31(33):87-88
在国外煤矿开采中,自十九世纪初就开始对采场顶板岩层移动影响直至地表的移动理论进行初步研究。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也开始了"浅埋煤层岩层控制研究",随着岩层控制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关键层理论。关键层理论是采场矿压、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研究有机结合的纽带,在学术界和工程应用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为浅埋煤层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岩层控制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煤矿薄硬煤层具有结构复杂、厚度薄、坚硬、掘进率高、储量小等不利于采掘的特点,导致薄硬煤层的回采和采掘效率低、成分高。因此,合理研究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合理布置采掘方法,对提高煤矿薄硬煤层的回采率和采掘率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煤矿薄硬煤层回采中的采掘技术,探析了提高煤矿薄硬煤层回采率以及采掘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煤矿的薄硬煤层有很多特点,如结构比较复杂,掘进率较高,煤层厚度较薄,质地坚硬等,这导致在对薄硬煤层进行采掘时,效率较低,所需成本较高。文章结合当今煤炭的发展形式,通过合理研究采掘技术,提高薄硬煤层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分析采场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的基础上,利用"O"形圈卸压瓦斯抽放理论,采用正交设计的原理,对矿井开采覆岩移动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采场上覆岩层的"三带"分布规律,并对顶板巷道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合理化布置顶板巷道的方式,为经济、合理地综合治理单一突出煤层瓦斯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6,(13):60-62
告成煤矿滑动构造影响下覆岩反倾区煤层开采,地面自然村庄及文物等较多,随着采矿生产的进行,对地面的影响范围也会日趋扩大,村庄及文物等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突出。文章通过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获得矿区滑动构造影响下覆岩反倾区开采地表移动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参数,可以为地面建(构)筑物留设保护煤柱以及其"三下"开采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告成煤矿滑动构造影响下覆岩反倾区煤层开采,地面自然村庄及文物等较多,随着采矿生产的进行,对地面的影响范围也会日趋扩大,村庄及文物等建(构)筑物下压煤开采问题突出。文章通过建立地表移动变形观测站,获得矿区滑动构造影响下覆岩反倾区开采地表移动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参数,可以为地面建(构)筑物留设保护煤柱以及其"三下"开采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兴矿薄煤层在深部开采阶段频繁出现的冲击地压,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的综述,在此基础上研究煤层注水防治冲击地压的原理,结合新兴矿41601工作面冲击地压实际情况,通过对煤样的吸水率测试综合评判得到采取煤层注水软化煤体,降低发生冲击危险的可能性和合理性。提出了应用煤层注水防治薄煤层冲击地压,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对薄硬煤层冲击地压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了解煤层厚度变化控制机理对于煤层后期开采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煤层厚度变化直接影响到巷道布置以及开采规划。文章结合新疆昌吉市孔萨拉—色乌肯萨拉矿区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等相关因素,对该矿区的煤层厚度变化控制机理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区煤层厚度变化主要受矿区内背斜构造的影响。在受构造应力较大的区域,煤层产生塑性流动,从应力集中区流向背斜的核部,致使背斜核部以及两翼的末端的煤层厚度大于两翼受构造应力较为集中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部矿区煤层开采强度的增加,机电设备在煤矿安全高效开采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连采工作面的正常工作,是保证煤炭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连采工作面的移动变电站如何选择,则成为保证连采工作面设备供电的重要因素。文章对连采工作面移动变电站的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保证了连采工作面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生物化石、岩性、岩相标志,煤层夹矸、顶、底板岩性特征以及煤岩层的组合规律、层间距、测井曲线等组合性标志对富煤二矿含煤地层中煤层进行对比,达到判别煤层层位的效果,对矿区生产及周边矿区的勘探、生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煤层采出后,采空区周围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引起应力的重新分布,从而引起岩层的变形,破坏与移动,并由下向上发展至地表引起地表的移动,在此主要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3.
刘伦强  李衡  周雪军 《价值工程》2021,40(13):162-164
通过分析榆树沟煤矿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以及矿区生产现状,结合矿井目前的生产方式和现状,对B5煤层开采方式进行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从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垮落带高度验证及顶板管理角度经验证该方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闽西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含水层,常常是福建龙永煤田影响煤矿生产开采技术条件的重要因素。文章围绕矿区范围-300 m水平以上煤层赋存情况,详细分析了矿区目前对深部隐伏灰岩含水层所掌握的资料,结合矿区深部断裂构造演化分析,探讨地史时期构造运动对灰岩含水层赋存特征的控制作用,对于分析矿区深部灰岩含水层对矿区范围-300 m水平以上煤层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文  张春山 《价值工程》2011,30(29):19-20
以白洞矿C3#煤层301盘区8108工作面开采条件为基础,应用相似材料模拟方法,研究了开采后上覆岩层运动的过程、变化及特点,探讨了上覆岩层运动的规律及煤壁失稳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开采范围内支承压力峰值的变化及对顶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近距离煤层上部煤层开采导致上覆岩层发生卸压运动,并且出现变形,煤层底板岩层也出现一定的卸压变形,采场围岩应力得到重新分布,形成了高应力区和低应力区。因此分析煤岩体中应力场分布变化规律,会对作面的布置和支护方式的选择都将产生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在目前我国有许多生产矿井中,在工作面采空区上方遗留了很多还可以开采的煤层,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技术回收这部分的煤炭资源,这对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也符合我国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本文从结构的角度出发,考虑上下煤层开采对层间岩层的共同作用影响,对层间岩层的结构形式、结构机理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煤田地质勘探是煤矿建设项目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了解煤田煤层的结构、构造、开采条件、储量等情况。它对矿区地面布局、井下巷道设计、采掘设备选型、煤层开采方法的研究等有重要意义。搞好煤田地质勘探监理工作,对煤炭勘探工作的实际和煤炭建设的现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西王寨煤矿补勘项目监理"三控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朱炜 《财会通讯》2009,(2):75-76
一、我国煤炭企业绩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技术滞后我国煤炭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中小型煤炭企业和小型矿井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极低,技术装备远远不能适应煤炭生产需要。供电、运输工具,顶板支护等基础设施系统简陋,通风、排水、洒水防尘,矿井的测量议器等矿区安全设施不完善,各个矿区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低,矿区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生产技术滞后,开采方式原始,只能开采较易开发的煤层,难采煤层,边角煤层只好放弃。乡镇煤矿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20.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煤层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煤层厚度对于开采技术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文章结合陕北府谷矿区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对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实践和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