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取代了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更好规范我国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与信息披露。本文将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提供了基本的依据,新准则体系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但是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规定却相当有限。针对此问题,本文结合新准则的相关规定,区分形成转换的不同情况,探讨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于2007年1月1日实行的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做了一些新的规定。2007年11月到2012年5月,财政部又陆续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5号,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做了进一步的修订。本文系统分析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5号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变化及其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并给出了继续完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准则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瑾 《经济研究导刊》2014,(33):120-121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有关规定,结合本职会计工作实际,从长期股权投资内容、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等方面,提出相关处理问题,并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加以阐述,指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期指导会计人员做好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5.
范姝 《时代经贸》2012,(2):150-150
2010年7月i4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财会[2010]15号),对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一些修正。其中涉及企业合并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问题,正好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相似文献   

6.
本次企业会计准则变革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作了改进。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变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果企业转让或者处置股权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发生改变,投资企业应当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中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变更的规定进行处理。本文是对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在个别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所做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一、与成本法和权益法相关的概念《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依然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但成本法与权益法核算范围发生较大变化。在确定长期股权投资采用的核算方法,应当明确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一般可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相似文献   

10.
本次企业会计准则变革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准则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会计核算作了改进。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变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到会计报表列报的全过程,主要涉及到三个相关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一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一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主要涉及对应经济事项的会计核算,“合并报表”主要涉及合并会计报表列报事宜。但三个准则均未明确规范“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有关增加资本(以下简称“增资”)或减少资本(以下简称“减资”)时改变了对被投资企业控制程度,从而影响到企业后续合并报表的列报事宜。本文对长期股权投资增减变动影响到后续合并报表列报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一投资》指南中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核算方法存在以下问题:追加投资形成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不应该采用追溯调整法:对原投资成本进行追溯调整有悖于损益确认原则,追溯调整不合理:在剩余摊销年限内摊销股权投资差额不符合配比原则,造成投资企业利润虚增或虚减:账务处理复杂.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现行核算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应采用的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长期股权投资相关准则与现行1998年颁布并于2001年修定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及《企业会计制度》相关规定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定义、核算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披露四方面均进行了较大修定。主要变化有:(1)母公司报表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引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概念;(3)规定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确认为当期损益;  相似文献   

14.
张陶勇 《经济师》2004,(3):207-207,209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基本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2 0 0 1 )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有关要求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 ,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文章拟对成本法下如何确认投资收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菁 《时代经贸》2007,5(9Z):34-35
本文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阐述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核算方式及其相互转换,探讨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长期持有的、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按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企业经营方式逐渐趋于多元化。这就使得企业长期股权投资业务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企业管理改革深化的新时期,我国财政部门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进行了明确规定,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企业投资核算,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了提高。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我国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尚不完善,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改进。本文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概况,分析了我国企业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及其信息披露,更好地与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趋同,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取代了原来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简称为旧投资准则),以更好地规范我国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与信息披露.新会计准则与旧投资准则相比,在核算内容、投资成本计量、核算方法、应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万林葳 《时代经贸》2008,6(3):161-162
在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过程中,由于投资单位涉及到对冲减初始投资成本的确认和应享有投资收益份额的确认,这,必将会给企业会计人员日常账务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然后对具体实例的账务处理进行了解析,同时考虑到一些实务过程中易错的细节,意在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发,使我国的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与国际会计趋同.新准则中的第二号《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与原准则规范的内容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投资的适用范围作了重新界定,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核算方法、减值、披露等方面作了较大修订.从这些变化中也体现出了新准则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