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债务重组准则)。新债务重组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体系建设的跨越性突破,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如财务困难界定、公允价值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债务重组收益以及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等问题。本文拟从债务重组的演变、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化、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公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债务重组准则)。新债务重组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体系建设的跨越性突破,体现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但新准则在执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如财务困难界定、公允价值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债务重组收益以及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等问题。本文拟从债务重组的演变、新旧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化、新债务重组准则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并对进一步完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是解决企业财务困难的一项重要举借。企业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公布和实施对于规范企业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披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本文读者对企业债务重组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务重组法规,作者就企业债务重组的原因、方式、损益的确认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债务重组不同于企业发生的一般交易行为,作为一项新的经济业务活动,有的企业由于缺乏了解而误以为债务重组就是“债务大赦”,有的将实施“债转股”政策视作国家对企业增加投资,也有将债务重组视为利润操纵的手段,扭曲了债务重组的重新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债务重组的意义,规范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加强对债务重组的审计监督,成为债务重组中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本文主要就债务重组的审计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府出台的相关企业发展政策的增加,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更新或被淘汰,债务问题也随之增多,相应的解决办法也随之产生.目前,债务重组已变成多数企业解决债务问题的主要方法.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说明了债务重组的内涵和主要重组方式,在此基础上,以举例的方式重点探讨了新会计准则下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6.
侯舸 《国际融资》2011,(1):54-55
国际上处理政府间债务重组事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通过IMF和世界银行制定的HIPC Initiativ(e重债穷国倡议)处理多边债务,其二就是通过巴黎俱乐部处理官方双边债务。请看中国信保专家介绍巴黎俱乐部债务重组条款  相似文献   

7.
2016年7月,山东最大的"僵尸企业"——肥矿集团债务重组宣告完成。本文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分析研究了该产能过剩企业债务协议重组成功的路径和条件。研究认为,在推进产能过剩企业金融债务重组过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政府有效发挥了组织和协调功能作用。具体来看,企业具备实施债务重组的基本条件是债务重组成功的前提,完备的利益协调和沟通机制是基础,一个稳定、有效运行的债权人委员会则是维护金融债权的中坚力量,在企业和银行博弈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政府性债务资金是各地经济社会事业建设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但是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地方政府债券,其余大部分债务资金尚未纳入预算管理,基层政府偿债压力逐年加大。因此,亟待加强债务预算的研究,逐步实现将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防范财政风险,促进经济财政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近几年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风险的不同处置模式,分析了银行、政府、企业在企业债务风险爆发后的策略博弈行为,发现企业负债规模越大,负债结构越复杂,政府在企业重组(整)中应该发挥的主导作用就应该越强。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和市场状况及时选定合理的重组(整)模式,提高债务风险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0.
徐海人  陈辉 《会计师》2014,(8X):78-79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在运转时利用财务杠杆效应的同时也会面临财务风险,以至于一些企业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如果经营不善,可能导致退市,为尽可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避免受到更大损失,也为了给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再次发展和生存的机会,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务人或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债务重组对社会的影响十分重大,特别是上市公司信息的使用者,包括债权人、股东、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及公众。一些常年亏损、资金利用率低、经营管理不善的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想在一年内使公司利润由亏损变为盈利是十分困难的。这些公司为了加强管理,改善收益外,往往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盘活资产,优化资本结构,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上市公司交易时常滥用公允价值,随意划分资产转让收益,从而粉饰公司财务状况。债务重组效应的实现能够使债务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因此对债务重组效应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债务重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债务重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债务重组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4,(16)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在运转时利用财务杠杆效应的同时也会面临财务风险,以至于一些企业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如果经营不善,可能导致退市,为尽可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避免受到更大损失,也为了给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再次发展和生存的机会,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债务人或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债务重组对社会的影响十分重大,特别是上市公司信息的使用者,包括债权人、股东、企业管理人员、政府及公众。一些常年亏损、资金利用率低、经营管理不善的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想在一年内使公司利润由亏损变为盈利是十分困难的。这些公司为了加强管理,改善收益外,往往采用债务重组的方式来盘活资产,优化资本结构,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上市公司交易时常滥用公允价值,随意划分资产转让收益,从而粉饰公司财务状况。债务重组效应的实现能够使债务人获得债务重组收益,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因此对债务重组效应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债务重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债务重组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债务重组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同时又为防范少数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准则操纵利润的企图,财政部于2006年2月发布了新债务重组会计准则。新准则在债务重组定义、计量模式、损益确认等方面较之旧准则有显著变化。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发布实施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纳税行为及上市公司利润等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将会给会计准则的完善、企业改革及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带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市政项目建设占地方政府债务资金的比重最高。2011年开始我国实行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这为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支持市政项目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约束条件,剖析"近约束"机制优化市政项目融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变更的经济后果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了1999年和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和重组后公司长期业绩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减少了重组公司利用重组收益以达到扭亏为盈、股权再融资和撤销ST的动机;同时,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重组公司重组后的长期业绩比1999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下要好。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债务重组会计准则的变更抑制了公司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使得重组公司的长期业绩更好。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宋淑琴  陈澈 《会计研究》2021,(3):166-179
本文以2008-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陷入财务困境的债务重组和破产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是否关注劳动力成本,为杠杆治理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困境公司的员工规模越大,发生债务重组的概率越大;职工薪酬越高,发生债务重组的概率越小,越倾向于破产.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官员晋升压力大、最低工资标准低的地区,以及无政治关联和民营公司样本中.本文的研究结论说明了债权人在债务重组中会关注劳动力成本,既存在政府干预,一定程度上也是基于现金流谈判的市场化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地方政府极为有限的债务融资权和规模庞大的债务并存,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我国现实情况考虑,赋予地方政府适度债务融资权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从防范财政风险和道德风险出发,应制定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基本要求,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相关的制度,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农"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不断丰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虽然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地方性债务负担沉重、偿债能力明显不足,不断积累、攀升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地方财政正常运作,甚至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的不利因素。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债务风险特征及危害,探讨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就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存量债务可通过“长久期债务替换短久期债务”等债务重组来应对流动性风险。同时,在财政部的有效监管下,地方债的发行权可探索下放至省一级政府,使发债主体和偿债主体逐步一致。  相似文献   

19.
董霞 《中国外资》2010,(8):35-36
进入新世纪以来,债务重组活动在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这促成了规范该经济活动会计行为的、债务重组准则的产生和发展。截至2010年,新债务重组准则在上市公司已经运行了三年多。本文分析总结了债务重组新准则的经济后果,提出了完善新债务重组准则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务处置模式,在阶段性管理和终极处置手中的国有资产过程中,除债务重组外,主要采取了债转股和申请企业破产重整模式.债转股的问题主要在于回购资金来源和回购违约保障方面;破产重整的问题主要在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变相逃废债务.据此,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应继续拓展其他处置方式,比如资产证券化、资产置换、企业重组等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