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全局。事关社会稳定。但当前很多产粮大县、农业大县却陷入财政穷县的怪圈。这不仅不利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发展农业生产,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还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此,本期特刊发《六措并举解决财政困境——走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怪圈的思考》一,旨在为各地走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的怪圈提供有益借鉴。[编按]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开发是以国家和各级财政投入为主、以项目建设为手段的一项综合性财政支农措施。它对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的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面临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此,我们先后对大同、朔州、晋中、临汾、运城等市的1O多个县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了调研,组织有关方面的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和农业种养人员召开了12次座谈会,就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宏强 《湖北财税》2003,(11):50-51
要按市场要求和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培育出地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广阔、覆盖面大、带动力强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结合实际,我们认为,“十五”期间孝感市应优先发展以下农业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税收存在的问题 1、农业税的征管对象确定得不合理 按照现行农业税制,农业税的征税对象是农业收入,因而农业税是一种土地收益税,把农业税定为收益税,就应该按所得额征税,而不是按总收入征税,并且它应该与纳税人取得农业收入的实际情况相吻  相似文献   

5.
一、财政资金与自筹资金捆绑制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一般由财政资金和项目单位自筹资金组成,但在项目实施时,项目单位往往不配套或少配套,仅使用财政资金建设项目,导致项目计划“缩水”。为保证项目能足额实施,沐阳县在拨付资金时.将财政资金与白筹资金进行捆绑。具体做法是:按上级批复的项目计划先计算财政资金、自筹资金分别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在拨付土建工程资金时,按财政资金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和工程完成额计算拨付;  相似文献   

6.
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质是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农业经济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演进的过程。鉴于农业特别是云南省农业的弱势地位,要加快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必须充分运用财政的各种政策手段,积极推动其发展。  相似文献   

7.
《税收征纳》2006,(11):I0016-I0017
经研究,批复如下: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的通知》(财税字(1995)52号)有关规定,水洗猪鬃是生猪鬃经过浸泡(脱脂)、打洗、分绒等加工过程生产的产品.已不属于农业产品征税范围,应按‘洗净毛、洗净绒’征收增值税。  相似文献   

8.
韦公远 《税务纵横》2003,(11):67-67
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基本没有面向农业的独立税种,农民和其他社会成员一样是纳税人,是按其经济活动的属性分别在相应的税种下纳税,收入超过规定起征点的农民缴纳个人所得税,以企业形式从事活动的农业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缴纳地产税,继承遗产的农民缴纳遗产税,生产活动缴纳增值税。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决定其是一个高风险的生产部门。发展农业不仅要突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更重要的是要把国家对农业优惠政策落在实处。例如在金融、财税方面,增加农田水利基建投资、科技投入贷款,并给予倾斜的利率政策;增加科技、求济拨款;减免税收;调整农产品价格等等。农业保险正是一项重要的经济补偿制度,必要的预防和控制,尽最大能力避免和减少各种灾害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危害,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向,特别是加入WTO给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可以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降低农业成本,恢复农民投资农业的信心,提高农业投资的回报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有利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拓宽人才渠道,完善中介机制,是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磁县在对农业综合开发中,切实加强农业开发资金管理,使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乃至全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它除了要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气候条件、优质土壤、充足水分和光照条件外,还要依赖于农业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提供的种种资源和物种多样性。因此,在农业再生产这个有机整体中,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的交换,构成人和自然,人和土地之间物质交换、循环的再生产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人和土地之间物质交换和消费的永续利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就是在强化正面影响因素,弱化负面影响,解决经济主体局部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运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江西省樟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致力发展特色农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1988年起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浙江省是全国首批农业综合开发立项的10个省份之一。1997年,台州市临海、温岭、路桥区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至2002年,台州市9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其中6个县(市、区)列入国  相似文献   

15.
农业1.0对应殖民地大农场,中国因受资源禀赋硬约束,难以效仿其走规模化农业道路。农业2.0对应设施化农业、工厂化农业,近年来面临高亏损和严重的环境负外部性。农业3.0对应三产化农业,因其与形态各异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资源相结合而呈现出多元化。农业4.0意即社会化生态农业。通过互联网等工具,将农业多功能性所内含的教育文化、历史传承等非经济功能彰显出来,带动农村经济回嵌乡土社会、农业经济回嵌资源环境,最终达至“人类回嵌自然”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状解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环境相当脆弱。统计数字显示,近10年来,我国平均每年约有3亿亩农作物受灾,2亿多农村人口受到灾害影响,种植业因灾遭受的损失率高达11%。而在灾害面前,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很弱,常常是“一年遭灾、三年受贫”。正是这样的现实,带来了发展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是现行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对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经营体系。农业是我国的一个弱势产业,农业要有较大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时代要求,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而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较多的资金投人,这就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山东招远市对年内市里扶持的农业重点项目统一实行了公开招标,确定了57个重点项目,当年完工38个,全部验收并按有关政策兑现奖惩,节约财政资金达93万元。为了加速农业产业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招远市每年都有侧重的扶持一批农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为抓好农业重点项目落实,最大限度发挥资金效益,招远市财政局对农业重点项目实行政府招标。首先,拟定出年度农业重点项目,分行业确定项目数量、投额、建设标准(如养殖业的存养能力、出肥能力、财政补贴额度等;林果业的建设规模、荒山造林面积、品种等),并将项目申报办法、时间公告…  相似文献   

19.
对新时期农业资金审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清  杨鸿江 《理财》2004,(6):21-2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农业资金审计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审计执法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农业资金审计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农业资金审计,提高农业资金审计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0.
浅议支农再贷款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世纪、新千年的钟声敲响,我国农业开始步入新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时期。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了农业增产、农业增收、农村稳定的主旋律,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其实,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人类历史上曾不断地进行过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只要存在就需要不断进行结构调整。但新一轮战略性结构调整毕竟与前期农业结构调整有着根本的区别。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调大规模、调优品质、调高效益、调长产业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对当前进程垢农业结构有着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