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3-2008年48个国家的相关统计资料,通过构建动态门槛面板模型(DPTM),尝试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我们以估计出的门槛值,将样本国家区分为低度银行发展区间和高度银行发展区间国家.在低度银行发展区间,银行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而在高度银行发展区间,银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负向影响,股市发展对经济增长却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新鹏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3):55-59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关系,金融发展有助于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本积累的速度会减缓,同时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有显著正面作用,这意味着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要素投入向集约型技术水平提升转变。未来,努力提升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水平,将有助于中西部地区长期经济增长,加快中西部地区追赶东部地区的步伐。在控制一些变量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表现出了条件收敛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4.
5.
本文结合西部金融发展的现状,运用西部各省市年度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检验、面板协整检验和面板协整估计方法,考察了西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衡量西部金融发展水平的国内贷款与国家预算资金的比值指标和居民储蓄存款与GDP的比值指标与西部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金融机构贷款与GDP的比值指标与经济增长是负相关的。因此,可以得出,西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通过国内贷款对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替代和居民储蓄存款的转化的两个途径来实现的,而贷款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促进西部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银行部门将金融资源分配给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部门,这样使得国内银行部门就在配置资源中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7.
《财政研究》2014,(5)
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本文从区域差异分析的角度,通过建立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利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对模型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增长对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作用并不显著。我们也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利用二者的动态关系,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金融中介机构的数量和改变金融服务结构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并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8.
基于金融发展理论分析信托业发展的经济效应传导机制,在数据可收集的前提下,采用2004-2018年我国各省市信托公司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的系统GM M估计方法对信托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著证明了信托业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反映信托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新增集合信托规模、数量以及实收信托规模的增加能显著提高人均GDP增长率和GDP增长率.因此需大力发展我国信托业,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本源,提高信托业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江苏省13个地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江苏各地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区域经济的自发增长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区域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金融资源错配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和引起经济增长的质和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选择表现中国金融资源错配现象的金融发展变量,研究了它们与经济增长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金融资源错配现象,这使得现有的金融体制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优化资金配置从而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功能,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牵制作用。而标示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变量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积极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支持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性金融。 相似文献
12.
Haifeng Xu 《新兴市场金融与贸易》2016,52(3):724-732
In this article, w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by employing system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estimators for dynamic panel data from twenty-eight Chinese provinces over the period 1978–2008. Our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various measures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re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More specifically, the size and depth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household saving is found to have a negative, but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we find that although several control variables show the expected signs, they are not alway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Human capital, openness to trade, and inflation positively influence economic growth. 相似文献
13.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二者的关系仍存争议.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回顾了金融与经济之关系的产生和演变路径,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了关于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实证研究领域,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分析欠发达地区信阳市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入手,探究欠发达经济增长与金融之间的关系.通过运用计量分析手段,揭示了欠发达地区金融发展滞后,经济增长主要靠内生力量推动,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源于非国有金融的推动.在此基础上提出,欠发达地区要发挥金融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发挥金融的市场化力量,加快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Juan Fernández de Guevara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2013,19(8):739-764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se the effect of banking competition on industry economic growth using both structural measures of competition and measures based on the new empirical industrial organisation perspective. The evidence obtained in the period 1993–2003 for a sample of 53 sectors in 21 countries indicates that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omotes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bank monopoly power has an inverted-U-shaped effect on economic growth, suggesting that bank market power has its highest growth effect at intermediate values. The latter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iterature on relationship lending, which argues that bank competition can have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availability of finance for companies that are informationally more opaque. 相似文献
16.
米运生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4):13-20
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金融自由化通过刺激金融创新,以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基于金融风险的认识差异,不同区域的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重大差异。金融发展对珠三角的经济增长贡献极其有限,且不具统计上的规律性;在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自由化背景下,在利用金融创新提高经济竞争力方面,珠三角被长三角抛在了后面,也不如环渤海。 相似文献
17.
在Uzawa(1965)、Lucas(1988)和Jones(1995)内生增长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创新部门,研究了金融创新、R&D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创新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率,还会通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间接地影响到经济的增长。同时,三部门人力资本分配的变动受到生产函数中参数的影响。不同的金融创新产品对R&D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using time-series methods for 32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Evidence of cointegration between stock index futures and real economy in 29 countries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co-movements among the variables, indicating long-run stationarity in those countries. Our findings show that there is Granger-causality from stock index futures markets development to economic growth for middle-income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 low real per capita GDP, and Granger-causality in the reverse direction for the countries with high real per capita GDP. Variance decomposition and impulse-response function (IRF) analyses results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tock index futures and re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9.
广佛肇金融发展差异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茂扬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1,26(3)
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一直是研究和争议的热点话题。对近二十年广佛肇三地及其经济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广佛肇三地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太显著,但经济增长差距导致金融发展差异效应明显,经济圈经济一体化更有利于金融一体化发展。因此,广佛肇经济圈应更好地规划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好地配置经济圈内金融资源,提高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