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始自1996年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直接调整利率的水平、结构到尝试转变利率形成机制,经历了一条渐进的、可控的变革路径.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角度而言,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也是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调控手段从数量型向价格型逐步转变的过程,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健全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利率市场化的先决条件,也是畅通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基础和前提.鉴于此,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为背景,从健全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角度探讨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有关问题具有理论和政策操作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美国银行业的利率定价机制,得出如下结论:利率市场化可在短期内完成;利率管制并未给美国银行业带来超额利差与利润;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利率市场化均不必然导致利差水平下降;完善透明且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催生其成熟的利率形成机制,联邦基金利率、LIBOR、国债及掉期利率分别作为美国银行业短中长期资金定价的基准利率。中国在不放松市场准入限制的情况下推进利率市场化,缺少一种机制来抵消超额利差;商业银行应建立融合利率、费率与汇率的客户关系定价机制,并重视建设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管理会计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制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美国Q条例的废除历程和阿根廷利率改革失败的教训说明存款利率市场化需要慎之又慎,目前我国经济主体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生成机制、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能力和风险管控技术还不能完全满足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因此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体系尤为关键和迫切.  相似文献   

4.
在经历近三十年的改革后,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利率体系,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同时各类主体利率敏感度持续提升,市场间的藩篱也逐步被打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演进及最新进展,并就未来的改革重点进行总结。考虑到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明显变化,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传导模式不是我国追求的目标。在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仍有优化空间,同时控制短中期利率存在一定难度,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待厘清。其他如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待推进,部分主体利率敏感度有待提升、信贷资源过度占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们认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当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1.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中央银行间接调控机制.在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坚定“稳定货币”政策目标的大前提下,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同时,要与产业发展保障制度相配套.2004年10月央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本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取得初步进展.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提高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科学性,提高宏观经济分析预测能力;建立金融规划系统,合理规划基础货币,增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放宽信贷政策的限制.另外,为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和对金融体系的控制,要建立以中央银行为主的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完成从电子联行平滑过渡到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同城票据清算和资金清算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王鼎  陈晓丹 《时代金融》2012,(26):56-57
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中提出,2012年要积极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1。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为了争夺货币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将可能不断的上调存款利率价格和下调贷款利率价格,这意味着银行将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7.
王鼎  陈晓丹 《云南金融》2012,(9Z):56-57
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2)》中提出,2012年要积极推动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1。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为了争夺货币资本市场,商业银行将可能不断的上调存款利率价格和下调贷款利率价格,这意味着银行将承担更多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市场》2007,(1):F0002-F0002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自2007年1月4日起开始运行。  相似文献   

9.
全面提升Shibor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指导货币市场产品定价,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07年1月4日,人民银行正式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对外开放需要建立与利率政策传导相适应的基准利率锚和调控机制。然而当前利率"双轨制"导致存款"搬家"、金融机构负债稳定性下降、同业拆借利率锚传递性不稳定等问题凸显,笔者认为亟待培育并完善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和贷款基础利率(LPR)作为市场基准利率锚,通过构建利率走廊机制和增强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能力维护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