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化分析我国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重点、搞好规划、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稳步前进,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马克思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产业的非农业化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要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考虑到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深层次机理的特殊性.本文首先分析了这种滞后性和特殊性,进而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于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前提法有明显区别,其鲜明特点是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已不仅仅局限于农村村容村貌的改善或单纯农村经济发展,而是以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培育农村生态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一致的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构成要素可分为环境要素、基础要素和效果因素三大类;环境要素的改善依赖于政府,基础要素的改善主要是农村自身建设,效果因素的改善依赖于环境因素和基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党的农村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国有企业如何顺应大势,创建和谐企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魏刚 《全国商情》2011,(2):80-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发展农村文化消费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应该从农民自身、精神文化生产及其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入手,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消费,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朱灵 《企业家天地》2010,(10):196-197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在农村领导的基石,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加强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新形势的变化,农村工作的内容、形势、重心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为此我们探讨了在新经济下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及现状,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统筹城乡发展需制度政策与内部机制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矛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耍矛盾之一,统筹城乡发展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新的产业体系有重大战略意义,也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内涵,指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不仅需要消除制度障碍,提供政策保障,还需建立乡村内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健康、时尚、休闲的旅游方式受到广大旅游者的青睐。目前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已有遍地开花之势,对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现状进行梳理,指出福州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基于地域背景提出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形象定位,基于区域特色提出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的空间布局,基于资源特色提出福州市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3.
闽侯县位于省会城市福州的边缘,随着福州大都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城市不断向周边区域扩张。近几年,该县经济发展飞速,总体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迁。但是,随之而来的乡村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为乡村治理的失序、信访上访不断、群体性事件发生率上升。当前闽侯县乡村治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基层政府权威的弱化。由此,转变乡村基层政府的职能,加强乡村基层政权建设,满足当前群众的公共需求,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维护当前乡村秩序稳定的着力点。闽侯县经济社会面貌的变迁是城镇化进程中城关县域发展的典型,以此为例,对于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治理状况的研究具有样本意义。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既要快又要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自主创新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发展是硬道埋”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表明我们党对于发展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科学。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正在逐步引导和指导我国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新的发展观呼唤新的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必须有正确的政绩观的支持。随着新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理念的提出。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论文主要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经济思想,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沣重资源配置效率、收人分配公平以及倡导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内核。在此基础上,从资源稀缺概念、价值伦理维度、增长约束囚素等方面探讨了科学发展观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提卅的挑战。最后,结合新的历史时代背景,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经济领域进一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后期,“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控制人口、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18.
城乡一体化视阈下福州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交汇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融合的有效途径。在推进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福州都市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极大成绩。但在深入拓展与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问题与制约因素。为此,我们必须要在健全机制、品牌建设、科技支撑、多元融入、加大扶持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以求福州都市农业的整体提升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关键性障碍,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国具有特殊的"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了城乡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结构的二元性以及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应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进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促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只有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内涵,清醒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科学确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选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保障机制,才能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