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经济恢复增长势头.通货膨胀也有缓和迹象.美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经修正后为2.8%,低于此前3.0%的初值.但近期美国在消费支出和就业增长方面均有良好表现.通货膨胀亦趋缓和.美国7月份的个人消费开支继上月下降0.4%之后转而增加了0.8%.同时.得益于包括信用卡消费在内的周转性信贷强劲增长.7月份美国消费信贷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一个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求均衡是一国乃至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命题。过度消费使得美国经济失衡。但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维系着美国经济社会的过度消费,并进一步强化美国的过度消费。由于美元滥发及受到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强势美元逐渐走弱,导致本已失衡的美国经济转化为次贷危机,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
李桓 《证券导刊》2010,(17):15-15
对于以消费为主的经济体来说,支撑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来自于个人消费,普通商品和耐用消费品消费额分别增长6.2%和11.3%,十分强劲。消费的回归,表明美国经济复苏暂时回到正轨。  相似文献   

4.
林石 《国际金融》2010,(5):16-18
4月份美国公布的数据显示经济复苏超出预期,不仅是再库存化促进了生产,消费支出的增长表现更是亮丽,显示经济在内生动力推动下,很可能将这一趋势延续到二季度。但进入下半年,消费增长可能出现减速,美国经济再次面临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本照  王瑞 《西南金融》2009,(10):61-62
一、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一)宏观因素:消费习惯、货币政策、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等众多因素引发了金融危机 1.美国的消费习惯和高负债率的经济增长模式.美国人的储蓄率一直很低,个人存款增长幅度几乎为零,他们爿惯了提前消费,尤其是美国的中下阶层,负债消费、过度消费是他们的生存手段,如此以来就形成了高负债率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6.
林石 《国际金融》2010,(1):8-12
一、增长动力仍显不足(一)半开的引擎消费一直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复苏,消费增长却相对缓慢。在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这具引擎仅仅半开,在拉动美国经济时就显得颇为吃力。2009年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2.2%,消费贡献了其中的2.0%;但接下来几个季度,即使经济增长保持相当的水平,消费的贡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如何建立健全信用消费体系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韦 《浙江金融》2001,(3):12-13
美国信用消费产生很早,这与美国经济发展迅速、国民收入较高有很大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市场饱和,居民储蓄居高不下,这种情况下,银行与企业联合推出信用消费这种超前消费形式,结果大受欢迎,时至今日,信用消费已成为美国的一种消费习惯和消费形式.据统计,美国每年有6000万个家庭使用信用卡进行分期付款等信用消费,累计债务高达4000亿美元.即使一些中产阶级家庭,存款也常常不足3000美元.  相似文献   

8.
周世一 《证券导刊》2010,(15):15-15
在经过两年的消费去杠杆化以后,目前美国家庭的资产负债水平回到正常,消费需求回稳。零售销售与商业库存数据连续月度上升,支持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今年美国GDP增速有望达到3%左右。  相似文献   

9.
消费金融发展的理论解释与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消费经济理论与消费金融理论的分析,消费金融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消费金融主要运营主体的消费金融公司在发达市场已经成长为一个规模较大的特殊金融市场,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有商业银行加盟。我国目前消费金融刚刚起步,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在风险管理和盈利模式上需要创新和探索,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今天美国经济的糟糕状况是在为数年前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交学费,而今后,或许我们也将为过去十几年过度重视投资而忽视消费能力培育的不均衡状况付出代价。政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刺激消费的具体措施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报摘     
《中国外汇》2010,(17):11-11
动荡不定的美国经济 《商业周刊》7月30日 美国正步入一个不折不扣的错乱经济状态。处于手头拮据和精神压抑状态的人们,在极尽节约之时却又热衷于消费像iPhone这类高档电子消费品。金融媒体对消费信心的关注程度异乎寻常。他们认为未来某个时刻消费信心会稳定上行,释放出本轮衰退结束的信号。而这种局面在今年初似曾出现:股市迅猛反弹,  相似文献   

12.
报摘     
《中国外汇管理》2010,(17):11-11
动荡不定的美国经济 《商业周刊》7月30日 美国正步入一个不折不扣的错乱经济状态。处于手头拮据和精神压抑状态的人们,在极尽节约之时却又热衷于消费像iPhone这类高档电子消费品。金融媒体对消费信心的关注程度异乎寻常。他们认为未来某个时刻消费信心会稳定上行,释放出本轮衰退结束的信号。而这种局面在今年初似曾出现:股市迅猛反弹,  相似文献   

13.
李迅雷 《证券导刊》2010,(19):15-15
从美国最近公布的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出口、产出、消费都有向好的迹象,尤其是消费的持续增长,为美国经济的复苏提供了强大的依托与支撑。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站上了一个新的更高平台,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约束条件,要求我国加快实现消费主导战略转型,加强与改善消费宏观调控。本文在揭示消费主导战略转型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消费调控的基本依据与努力方向,建议从工资分配、社会保障、税收收入、财政支出等十个方面建立健全宏观消费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2010年第四季度消费加速增长和贸易逆差大幅收窄,为整体黯淡的美国经济增添一抹亮色,美国自走出金融危机后看似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但是,固定投资依旧低迷,存货调整成为最大拖累由于长期性的结构性隐忧依然未除,断言消费持续增长和美国经济全面走出危机为时尚早。2011年的复苏道路依旧艰险,是继续"踩油门",还是琢磨"缓刹车"?决策者将面临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服务消费具有不同于商品消费的特点,研究美国居民家庭消费发现,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服务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出现不断提高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比重也出现了上升趋势。但是近年来,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这一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主要是由于服务供给、城市化水平偏低、服务消费环境欠佳等非收入因素抑制了服务消费比重的提高。为此,需要改变重商品轻服务的偏向性消费政策、提高服务供给水平、通过加快城市化释放潜在的服务消费需求、构建良好的服务消费环境等,以扩大居民服务消费,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对金融危机中美国消费模式的反思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次美国次贷危机蔓延成金融风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国人超前透支消费模式是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消费模式与经济发展和金融危机的关系表明,过度消费是不可取的,是不可持续的,而消费不足会减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我国与美国的情况不同,主要问题是消费不足,为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鼓励适度消费扩大内需,改变当前消费不足的现状。但在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又须保持较高的储蓄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美两国跨期贸易模型的分析与检验结果说明,美国是偏好现在消费的国家,中国是偏好未来消费的国家。中国与美国存在互利的跨期交易,中国出口现在产品交换未来产品是推迟消费模式,美国出口未来产品交换现在产品是提前消费模式。仍然蔓延未散的美国经济危机,自然会对中美跨期消费模式的持续性产生冲击。中国要减少美国经济危机的冲击,应从调整跨期消费偏好入手,重点做好有利于提升当前消费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钟华 《证券导刊》2008,(9):61-63
景气弱化下的产业选择我们难以否认美元体制包括美国经济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力量,但是伴随着美国自身工业化发展阶段的成熟,单纯的以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也越来越多的依赖于信用规模扩张的支持,而基于美元体制衍生的世界产业链分工模式则使得美元肆意的流离于发展中国家,因此,伴随着美国自身内在的经济周期,增长波动通过消费、货币的扩张以及收缩得以扩散到全世界。对于中国现阶段而言,经济的减速似乎已经  相似文献   

20.
浅析阻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及启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其中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尤显突出和重要,本从阻碍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和启动消费需求的措施两方面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