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出口如何应对绿色壁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壁垒作为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障碍。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纷纷筑起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以绿色技术标准、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和绿色环保标志方式表现的。绿色壁垒影响我国的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也削弱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标准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发展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积极抗辩,破除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发展与环境的相容性是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建立农产品绿色贸易制度,以使环境成本内在化。考虑到绿色贸易制度对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双重性作用,对于其存在的制度缺陷,予以完善和适应将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文章提出,针对我国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应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绿色农产品制度,培育绿色经营和营销观念;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进农产品产业化经营;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建立综合协调、适时高效的农产品出口促进贸易政策体系,以期积极跨越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3.
欧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以来,中俄两国经贸往来更为密切,为我国扩大对俄出口农产品提供了机遇。然而,我国对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仍然面临较为严重的绿色壁垒。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遭遇绿色壁垒现状及原因,对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出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俄罗斯面临的绿色壁垒呈现以下特征:部分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突出;中俄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存在差异;俄罗斯清关时间长、费用高;商品认证成本高。应对俄罗斯贸易壁垒,应完善我国农产品出口法律法规及质量安全标准;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开发生产,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加强企业对外投资,合理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本质上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剖析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及其影响,规避和跨越绿色贸易壁垒,我国应建立农产品出口绿色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加强立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制度化体系;狠抓农产品质量,鼓励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入世前,关税、数量限制等是影响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入世后,一些进口国家所制定的严格系统的技术法规、复杂苛刻的检验标准等是更为隐蔽、更难应付的出口障碍。这些“绿色壁垒”是目前农产品出口贸易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且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日益增强,大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阐述绿色壁垒的成因、特点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产品出口应战绿色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后危机时代绿色壁垒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新发展,表现在其实施范围扩大、实施形式增多、实施国增多和实施更加严格。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但农产品出口总量较低,出口产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半成品为主,绿色贸易壁垒对其农产品出口带来严重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缩减出口范围,减缓出口增速,影响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不利于开拓新兴市场等方面。为此,需要从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构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在众多出口行业中,农业是最容易遭受绿色壁垒的行业之一。我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绿色  相似文献   

8.
"绿色壁垒"频繁影响我国农产品的正常出口。破除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的障碍,利用绿色壁垒建立我国的绿色防线,是当前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出发,提出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是中国茶叶出口第一大省,国际农产品贸易绿色壁垒的提高对浙江省茶叶出口造成较大影响。阐述浙江省茶叶生产和出口情况,分析主要的绿色壁垒对其茶叶产业造成的影响。通过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提出浙江省应提高茶叶生产加工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采取灵活的贸易方式,完善茶叶出口预警机制,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培养外贸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WTO后,不断受到绿色壁垒的困扰,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绿色壁垒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增加了农产品出口的成本,危及我国农业的利润,而且增加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为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规避绿色壁垒,我们必须切实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发展生态农业,并认真实施质量安全认证,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和突破贸易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1.
绿色壁垒对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省,其受到主要出口国家绿色壁垒的影响尤为严重.文章通过介绍绿色壁垒的由来、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三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实施绿色壁垒措施及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着重强调了转变农业生产结构,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整理及预警机制等方法来应对绿色壁垒.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发达国家针对农产品的检测项目日益繁多、标准越来越高,形成绿色贸易壁垒,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其中,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规避绿色壁垒,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同时企业应强化绿色观念,主动参与国际标准认证,积极拓宽农产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3.
入世后中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绿色壁垒及其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当前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日趋强化。随着国际市场准入条件越来越苛刻,中国农产品出口业已受到严重影响和蒙受损失。本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所遭遇到的绿色壁垒的成因作了剖析:绿色壁垒具有的法律基础、所谓“中国威胁论”的存在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食品安全问题制约。本文还就中国农产品出口如何突破绿色壁垒作了对策研究,提出了依法治农,加快建立健全符合WTO规则的我国农业法规体系等6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入世后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与日俱增,但近年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阻拦,给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带来极大的影响,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阻碍日益显著。因此,研究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影响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婧  赵烨 《中国市场》2009,(32):59-60
近年来,云南省对外贸易频频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云南省对外贸易活动,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制约云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从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入手,分析云南省农产品遭受绿色壁垒的现状,从企业、政府、行业等方面提出使云南省农产品贸易成功跨越绿色壁垒,拓展海外市场,从而提高云南省的绿色竞争力,使云南省绿色生态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绿色壁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当前,由于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一些国家针对农产品设置了绿色壁垒。而我国由于农产品生产缺乏协调和统一,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加工者知识水平低,农业外贸体制不完善等原因,致使农产品出口企业屡屡受阻于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应积极采取对策,科学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加大对农村的教育和科技投入力度,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品出口体制,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培育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形势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仍显不足,农产品出口数量连续多年增速缓慢。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导致河南省农产品遭遇绿色壁垒阻碍的根源。今后应着力发展绿色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传统的关税壁垒日益缩减的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受"绿色壁垒"的阻碍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在国际贸易平台上的竞争力度。为了使我国农产品能更加顺利的在国外畅销,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量。解决"绿色壁垒"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成了目前学术界重要的研究课题。本课题以"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建立分析在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绿色壁垒"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的积极的一面及不利的影响。最后,笔者经过分析,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绿色壁垒将贸易与环境联系在一起,对国际进出口农产品有着严格的要求.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量逐步稳定增长,在绿色壁垒约束下,农产品出口迎来更大的挑战和考验.基于此,本文从绿色壁垒针对的国家和产品入手,对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绿色壁垒制约下,黑龙江加快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实现区域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欧盟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措施是绿色技术壁垒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从辽宁省来看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了出口市场的巩固和扩大,削弱了出口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农产品出口额降幅明显,对动物源性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巨大。辽宁省应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农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企业检验检疫管理,走绿色农业道路;建立绿色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地方性技术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