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新会计准则的重要突破 (一)基本准则方面的突破 (1)新准则对其适用范围及会计目标作了修改 新准则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营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相似文献   

2.
浅谈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解读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决策。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会计计量模式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对交易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财务会计目标是期望会计达到的目的或境界。必须在认识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要求基础上,辨识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范围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而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则取决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具备程度。  相似文献   

6.
<正>一、财务报告的内涵的变化(一)财务报告的目标的变化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指出: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相似文献   

7.
预算会计报告,即所谓的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政府和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财务状况,收支活动情况及结果等的一种书面文件。根据《会计法》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财务会计报告分为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应当经权威的鉴证机构审计后,才能向报告使用者公布。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接影响煤炭企业财会业绩成败1.煤炭企业财会目标的调整与转变新会计准则第四条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此规定显示了我国财务报  相似文献   

9.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与外界交流其财务状况、经营绩效以及发展前景的一个有效媒介,也是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相关决策的主要依据。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基础之一就是决策的有用性。如果财务会计报告无法为这些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那么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合理性就必然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0.
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包括财务分析和会计分析。财务分析主要是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计算分析、比较、解释和评价,而这些信息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反映出来的。如果财务会计报告不能清楚地揭示编制这些报告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就必须依靠会计分析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可靠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重要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要性原则的意义 成本一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重要性原则就是成本一效益原则在会计核算领域中的体现。所谓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做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予以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导致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则可适当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会计的重要性原则是指,企业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的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方式,是各方面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获取报告主体会计信息的主要途径。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财务会计报告必须准确、可靠,以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从而对会计主体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企业应不断地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相关性,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全面的、及时的、有用的、真实的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社会责任会计报告的新框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葛家澍(2004)在《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总体构想》一文中论述:财务会计目标所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是:谁是财务报告的信息使用者?使用者对信息主要用途是什么?现行财务报告能提供哪些主要信息?根据这个论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应是:?计量和报告企业各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使会计可以为各有关社会部门同时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报告应向以下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责任信息:  相似文献   

15.
《财会月刊》2010年第10期刊登乾惠敏和刘传会的《会计造假视角下对会计目标的理性认识》(简称“乾文”),乾文把“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当成“会计目标”,并认为“从会计造假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存在两点不足:①会计目标服务对象不清晰。……没有明确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信息使用者的区别,如不对二者加以区别,决策有用观将成为会计造假的借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政府会计体系按性质和职能构建的观点,分析了我国政府财务会计目标的影响因素和政府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认为应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和为满足不同信息功能的需要,分阶段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动态的政府财务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财会月刊》2010年第10期刊登乾惠敏和刘传会的《会计造假视角下对会计目标的理性认识》(简称乾文),乾文把财务会计报告目标当成会计目标,并认为从会计造假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存在两点不足:①会计目标服务对象不清晰。……没有明确外部信息使用者和内部信息使用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对新会计准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会计准则的变化 (一)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的目标进行了修正 原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的规定是"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新会计准则的会计目标是,企业会计应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发展以及竞争加剧,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提高,根据决策有用理论,会计系统的基本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质量特征要求的会计信息。财务会计报告作为会计信息的综合表达和载体之一,其基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最终体现在财务会计报告上,所以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经营者、股东、债权人及潜在的投资者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水平的主要信息来源。为了使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所揭示的真正的经济内涵,我们就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的分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不需编制和提供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企业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