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这是由于历史问题导致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业走向非农业。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从国外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两个模型入手,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选择城乡同时吸纳的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但多年来,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能够协调进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产业结构的内在支撑,进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河南作为农村人口占75%以上的农业大省,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为突出。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是关系到河南进行现代化经济建设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和重大战略问题。结合河南实际,对目前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现状和转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加快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焦点,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矛盾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三农"问题和就业问题的焦点,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矛盾进行详细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旭东 《致富时代》2010,(3):171-171
安徽省是个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大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安徽城乡协调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分析安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基础上,对转移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统计和实证分析,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彭善娜 《现代商业》2012,(29):107-10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本文首先分析了马克思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理论,并分析了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最后针对我国出现的用工荒现象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同时这也是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过程。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以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走城市化道路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这是有效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转移就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振  鲁敏  刘增凡 《商业研究》2003,(15):173-175
“三农”是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力转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既可向现有城市转移一部分,也可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发展农村工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向,要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小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试图从制度上剖析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以求设计出较完备的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这些农村剩余人口,并相应解决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特征,分析了其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转移的途径,转移的阶段,及转移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瑛  高士亮 《商场现代化》2005,(36):350-35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这些农村剩余人口,并相应解决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身特征,分析了期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转移的途径,转移的阶段,及转移过程中相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腾飞,正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关键一环,对我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分析讨论如何有效的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使其保持持久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几点认识□李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存在和转移,是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有序转移是关系到农业、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跨世纪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然性世界...  相似文献   

18.
王颖  李华  史亚军 《商场现代化》2013,(17):188-191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推进小城镇建设,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大兴区青云店镇为例,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兴区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分析,发现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转移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建议,探索出适合青云店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大兴区青云店镇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9.
梁海滨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3-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本文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