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人格健康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主要是由于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不仅能够弥补他们的人格缺陷,还有助于进一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中学时期健康人格塑造始终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以必须要重视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健康人格教育上的不足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一些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黄彦华 《中国市场》2011,(48):197-199
大学阶段的人格培养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注重大学生健康、健全人格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内涵的分析,旨在得出健康人格的培养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肖丽 《商》2013,(21):359-359
大学寝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是一种管理文化,也是一种教育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当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根据大学生大部分在寝室的特定环境,结合学生个人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各式寝室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塑造健康人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和塑造健康人格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加强契约意识的培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平等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和民主法治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体地位,促进良好教育秩序的建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学生契约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建立教学标准体系,师生形成关于教学活动的契约;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学校后勤服务中体现契约治理精神;营造具有法治文化和契约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等.  相似文献   

5.
人格说     
山有脊梁,人具人格。心理学家说“健康是人格”;法学家说“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是人格;伦理学家说“道德主体品格的总和”是人格。我们通常讲的人格,是指人的道德品质,是对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李焕然  董欣 《北方经贸》2011,(12):148-149
高等教育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候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学生迈入社会门槛的重要一课。高职院校努力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的氛围,应该激发学生对人文思想的需要和学习的激情,强化教师的人文修养,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家庭文化建设的双重影响下,促进学生思想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品牌》2014,(6)
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和道德观念发生了变化,大学生的道德人格良莠不齐。在学校德育面临困境的条件下,高校可以通过美育渗透德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界的美的欣赏能力和感受能力,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的人格现状、美育对健康人格塑造的作用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时阳 《消费导刊》2010,(5):132-132
辅导员的工作是为了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坚定的信念、良好的素质、向上的精神以及积极创新的意识。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时间长,接触的机会多,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中来,作好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和疏导者,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魏春艳  李天道 《消费导刊》2009,(17):237-237
在老子的美育思想中,首先就提到人格塑造问题。他认为,健康纯美,超凡脱俗,精神充溢的人格是理想的人格。这种人格具有"圣"的特性,体现了至真、至善、至美、至乐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管理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探讨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的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一、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健康的人格是培养出来的,是需要通过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不断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大学生不健康人格则是指人格畸形发展,主要表现在过度的焦虑、自闭和自我中心,具体特征有:自卑、懒惰、拖拉、粗心、鲁莽、急躁、抑…  相似文献   

11.
健康的道德人格对高职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拥有和谐的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健康道德人格的核心课程。本文论述了高职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内涵、标准及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高职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商》2015,(6)
当代中学生的思想都相对独立,且都具有自主、不平衡、叛逆等特点,极易产生逆反情绪形成与一般人对立的情感。但当其在心理上出现不健康的现象时,往往表现出不愿承认也不愿意听取家长或者教师的建议。音乐教学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方面可以起到提升学生的音乐情趣,另一方面有助于当代中学生树立起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本文通过对音乐教育的功能进行阐述,进一步分析音乐教育对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其思想人格塑造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在人才济济的当今社会,竞争强烈,很多大学生自信心缺乏.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普及,提高心理素质教育己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迫切要求,自信心作为重要的人格品质,对心理素质及成功人生产生重要影响.本文结合大学生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多角度分析教育的对策,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张婷  洪亮 《科技转让集锦》2014,(23):223-223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与优秀的寝室文化不可分割,这种优秀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学生受到好的熏陶、增长才干、陶冶性情。本文分析了寝室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强调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优秀寝室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总体是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他们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明显的紧迫感。但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活动,当受到社会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甚至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损失。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是:坚持立德树人,深化素质教育;培育积极心态,塑造健康人格;创新教育理念,培育人文精神;强化实践育人,提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6.
张倩  郭玲霞 《北方经贸》2013,(12):186-186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且充分发挥思想工作人员的人格力量,才能做好此项工作.人格力量主要是由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构成的.人格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是最好的解决途径.文章对人格力量的构成因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人格力量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人格力量,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聂世鸿 《消费导刊》2009,(14):248-248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人格作为人的基本素质品貌,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格体现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说到底是解决思想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倡导的人格之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人格修养的指引。提高人格修养,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相似文献   

18.
陈永华 《消费导刊》2012,(9):210-211
人性教育是大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根基,是教育学生“成人”的根本出发点。因人性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大学生恶性事件层出不穷,药家鑫事件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方面不断渗透和加强人,陛教育,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性、健康的人格,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宣讲团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促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2015,(2)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河北省保定市开展大学生宣讲团活动取得良好育人效果。大学生宣讲团活动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高校实践育人环节,拓展了党员再教育途径,还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深刻理解社会变革。本文从保定市大学生宣讲团活动开展状况以及对高校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陈士福  曹红卫 《中国市场》2007,(39):140-141
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其人格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德育认知的导向价值、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价值、对学生情感优化的陶冶价值、对学生道德行为的效仿价值、对学生意志强化的促进价值、对学生管理的整合价值、对学生潜能的发掘价值、对学生道德评价的补偿价值。正确认识辅导员人格的教育价值,将有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