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各国十分重视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力争将银行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分析了美国、瑞典、波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若干经验,并对之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马珲  孙涵  陈锴强 《现代商业》2020,(12):76-77
本文从不良资产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入手,总结了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分析了不良资产的成因和危害,探讨了我国较为传统的不良资产处置方案以及银行和国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经济下行叠加供给侧改革推进,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不良贷款资产处置压力越来越大,但传统的处置方式一直存在折让利益过高的问题。一些现行的法律框架使得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面临诸多障碍。不良资产的成因形态各异,单一手段和方式不能完全实现处置目标。银行要加快创新思路和手段创新,提升处置效率。本文分析了当前开展不良资产处置的市场环境,分析了市场现状和主要模式,提出了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创新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渐繁荣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信贷业务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经济转型、政府过度干预、法律环境薄弱、自身经营不善等原因,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生了不良资产问题。同时,对于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手段缺乏等问题,使得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立法、完善银行自主性处置机制、打造新型银行关系、正确发挥政府作用,都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2019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稳定金融市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部分,承担着稳定金融市场的重要任务。防范金融市场风险首先要防范银行风险。不良资产作为银行的重要监控指标,对于防范银行风险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我国目前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置不是十分健全,据此,分析了不良资产的现状,处置方法和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旨在为银行解决不良资产问题提供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以及目前我国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的问题看,应通过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才能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黄佼蕾 《商业时代》2003,(15):47-48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无论是中国政府、学术界还是国际金融机构,都认为中国银行系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能否积极妥善地解决好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改组的进程。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资的引入将逐渐成为处置我国不良资产的强心剂。因此,有必要就我国现阶段不良资产状况做一番全面的了解,并借鉴国外利用外资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对我国引进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现实性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罗芹 《中国商人》2023,(4):138-139
<正>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等综合因素影响,地方中小银行不良资产持续增长。因不良资产成因复杂、处置手段有限、处置资源匮乏及处置成本高等原因,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承受着巨大压力。如何破解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困境,对其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银行不良资产是指银行经营中形成、通过购买或其他方式取得的不良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如不良债权、股权和实物类资产等。  相似文献   

9.
沙涛 《中国拍卖》2017,(1):20-21
拍卖是最传统的处置方式 传统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叫做清收,经诉讼后的不良资产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拍卖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过程中是最传统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黄佼蕾 《商业时代》2003,(250):47-48,58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已成为我国金融安全运行的一大隐患,无论是中国政府、学术界还是国际金融机构,都认为中国银行系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同时,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阶段,能否积极妥善地解决好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改组的进程。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外资的引入将逐渐成为处置我国不良资产的强心剂。因此,有必要就我国现阶段不良资产状况做一番全面的了解,并借鉴国外利用外资处理不良资产的经验,对我国引进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现实性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不良资产比例过高、处置艰难等障碍。我国银行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对不良资产现状进行分析、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不良资产治理对策十分重要。该文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成因和危害进行了探析,指出了当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中的主要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处置方法,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分析阐述了美国及我国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及特点,提出了我国借鉴美国经验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分析阐述了美国及我国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及特点,提出了我国借鉴美国经验处置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主要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是以粗放型为主,即主要是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来维持增长的态势,造成了贷款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不良资产问题不单纯是金融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本文首先针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有效借鉴国外经验,其次根据中国的不良资产成因及其特殊性,选择适合中国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方法,最后提出对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常规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的弊端日益显现,如何利用互联网拓展不良资产的处置方法,进一步提高处置效率,已成为商业银行广泛的共识和迫切的需求。本文以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为核心,通过分析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并结合商业银行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和经验,分析互联网时代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良资产的策略及其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银行积淀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国有企业负债严重。为了化解金融风险、处置银行的不良资产,帮助国有企业脱困,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政策性债转股是处置不良资产的主要措施之一。但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又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针对此类问题从法律角度试着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夏 《商业时代》2005,(17):62-63
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本文通过对不良资产的发展历史及对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资本市场发展分阶段、逐步地改善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环境,提高政策明朗度,降低资产证券化的不确定性和交易成本,从而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上来看证券化是一种有效的处置不良资产的途径。现行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较大,在引入证券化处置方式上也存在诸多约束。为此,文章着重从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条件、难点入手,来探析证券化启用的时机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彭文斌 《商业时代》2007,(14):74-74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并就此提出了借鉴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处置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建议,以期对当前的改革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转轨、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在处理不良资产时,不同的管理观念(包括:银行保本还是保息;重存量清理还是重增量控制等)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另外,本文探讨了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几种处理措施以及在不良资产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