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鼎健 《广告大观》2008,(5):151-151
3月15日,在厦大开了中广协学委会的常委讨论会。很多专家都说到一个问题,中国广告市场的增长已经是全球第二,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宏观趋势。宏观喜人,但是一个个微观公司却从以前的黄金时代,到白银时代,到青铜时代,现在对很多业界的公司而言,已经进入了黑铁时代。这么喜人的大形势,然而越来越多的本土公司面临的却是黑铁时代,这是一个怪圈还是一个发展的悖论?这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李思 《广告大观》2009,(1):131-132
”白银时代”紧随黄金时代的脚步而来。这个时代的人类不再得到神毫无保留的庇护,因而更加富于阳刚之气和创造精神,以抵御寒冬与酷暑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面前什么也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狄更斯的这句话在过去被人重复了无数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相似文献   

4.
冬天的故事     
们在追问“新兴市场如何诞生世界级企业”的时候,一直是就“成长”本身在追问。我们很少意识到,企业总是在经济周期里成长的。成长中的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生机盎然的气候,还有充满着肃杀和萧条之气的环境。企业不能一厢情愿地希望在“卓越”的季节里“追求卓越”。企业即使有幸诞生在“黄金时代”,也要意识到任何“黄金时代”都不可能是绵绵无绝的。企业只能在不断更替、吉凶不定的季节里求生存和发展。所谓卓越的企业,其实是无论在黄金时代,还是在白银时代,青铜时代甚至在黑铁时代里,都能生存和发展的企业。台风来到的时候,连锗都在天上“飞”,但这样的“飞”显然不是“卓越”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2011,(12):84-85
九月、十月。是楼市的传统旺季,素有“金九银十”之称;而今年的楼市,却被更多人戏称为“铁九铜十”,的确。2011年是中国房地产业的一个转折期,地产业的“黄金十年”已然结束,“白银时代”已悄然来临。在今年一系列严厉的楼市调控下。楼市投资投机受限,刚性需求俨然成为了支撑沪上楼市的主力。在这个地产的白银时代下,怎样才能购买到适合的刚需楼盘呢?2011年9月29日推出的“时代报2011轨道地产特刊——《白银时代刚需元年》”,已为大家做了一一剖析。  相似文献   

6.
吴美花  徐燕娜  孙岚 《浙商》2020,(8):60-60,8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快速蔓延,多国停止了进出口业务,国际贸易领域成为重灾区,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着空前的严峻挑战。“目前还没有什么应对措施,只能先趴着.”余正(化名)说.余正是绍兴一家外贸公司的掌门人,在过去的十年里,他将面料出口到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的销售额有4亿元.但在疫情期间的短短一个月内,90%的订单被取消,公司瞬间从“黄金时代”跌入“黑铁时代”。  相似文献   

7.
中国入世5年来,汽车是最让观察家大跌眼镜的一个行业:它非但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反而在WTO的激活作用下发展迅猛,一举跃升到汽车制造业第三大国的位置。更出乎意料的是,中国汽车的出口量也在不断增长,2005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首次超过了进口量。这让很多人惊呼:中国汽车海外拓疆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的张小虞却说,中国汽车出口才刚刚起步,汽车企业要面临的困难还很多。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批企业已经开始冲到了最前面,像奇瑞、吉利等等,他们披荆斩棘,义无返顾。可以想象,跟随他们的,将是蓄势待发的中国汽车产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二十年成功的地方在于懂得市场,懂得了为市场而竞争,但我们的问题是:第一,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客户价值,中国的客户仍然处于感性时代;第二,中国的企业缺乏做“大组织”的基因,员工的独立人格与职业化,也就是执行启蒙,或者叫商业人格启蒙。所以,这一代企业从整体上处于蜕变时期,他们的痛苦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基本上在未来用不上,而大环境并没有提供支持他们变革的理论与市场环境,中国优秀企业仍然沉浸在抓住机会的成功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9.
何林 《销售与管理》2006,(4):I0011-I0011
这是一个什么都讲究“快速”的时代,来不及思考,一哄而上,快餐式行为几乎成为当今中国企业的共性。对于2005年蒙牛“超级女声”的名利双收,众多的企业几乎都没有深度思考其身后所蕴藏的背景、机遇等多种因素,而是“天然”地认为中国人民已经进入到了全民娱乐时代,从而在2006年几乎个个摩拳擦掌,试图“拣大便宜”。  相似文献   

10.
杨猛 《广告大观》2006,(9S):74-77
中国已经跨入概念消费时代。没有哪一个时期,消费者像这样沉醉于“奢侈”、“贵族”的口号,也没有哪一个时期,广告人像这样热衷于营销虚幻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经历巨变时代后进入聚变时代,中国企业必然依靠渐进式进步而实现积小胜成大胜。但是,全球化正在以时间换空间,中国企业必须以超常规速度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企业家面前的两难选择,都需要回答一个问题:未来成长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我们这个领域有点像中国的汽车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还在用零件组装汽车;90年代初,我们开始自己设计、生产零部件,但整车还做不了;到21世纪,中国开始设计车了,像吉利、奇瑞这样的公司再过十年,我们中国汽车行业也会开始研发、生产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目前制药行业还在“设计、生产零部件”的阶段,乐威国际集团的总经理陈文霆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概念的时代,也是一个极速变化的时代。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再到中国创造,人们都还没有适应,来不及理解这一个个名称的内涵,这些华丽的概念就闯到了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14.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也从来没有一个行业,像今天的广告界那样,如此地贴近未来。以致我们可以这样说:错失所谓的未来,就会把握不住今天。《中国广告》:基于2011年纽约广告节的作品,您觉得广告下一个前沿是什么?麦克·欧偌科: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思考"对于广告业,下一个前沿是什么",因为这就是我们即将要达到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行业需要不断的竞争  相似文献   

15.
黄轩 《商》2002,(3):64-65
“奇瑞现象”已引起中国汽年界和众多强势媒体的普遍关注。作为安徽省汽车工业的领头雁和未来的工业经济支柱,奇瑞创造了一个中国国有合资资本快速建设、快速盈利的奇迹。是对国有资本经营增值的崭新诠释。今天。已获得当地省市政府支持的奇瑞似乎可以笑对汽车工业的机遇和挑战奇瑞人说“挑战很大,但机会更让人激动。”这是一股农业大省对待现代化工业制造。对待经济挑战和行业机遇的激情。  相似文献   

16.
奇瑞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勇气。勇气使奇瑞在荒滩上崛起,带着哀兵必胜的信念和杀出重围的决心走向世界。奇瑞的勇气最初来自穷则思变,来自无依无靠,可能还有点“无知无畏”。然后来自在市场竞争压力下求胜的意志,来自不愿意放弃造中国车理想的坚定信念,勇气使奇瑞成为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在这个时代里,MP3、MD、数码相机等数字产品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这些数字产品的感觉只有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爽”。你难道不想做一个适应时代的“数字人”吗?不想了解一下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什么数字产品你没有发现吗?本期的“特别报道”将带你走进数字产品的殿堂。  相似文献   

18.
宋飞 《市场周刊》2005,(30):33-33
从无人喝彩到现在的极力热捧,两厢车走过了痛苦的蜕变过程。两厢车没有审美障碍,当初两厢车在国内市场遭冷遇主要是受中国消费的传统思想影响。消费心目中的“轿车”就是应该像“轿子”一样的三厢车,再加上当初三厢的桑塔纳作为政府用车品牌已经打响。另一个原因是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买一辆车往往代表整个家庭的意愿,兼顾生活和工作,两厢车显得不够稳重从而遭受冷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工商》2003,(5):46-47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关注财富:财富的积累、财富的再创造、财富的分配与使用。曾几何时,我们以“无产阶级”自居、自豪,而把“财富”视为异类……不知何时起,“财富”以它的本来面目还原在人们面前,但有的人反倒看不清、看不真了。也许是一种矫枉过正,于是变成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甚至于某种追逐财富,趋利的行为伤害到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与此同时,夹杂一些变态的“仇富”心理。  相似文献   

20.
田红刚 《市场周刊》2005,(24):12-13
今年年初,奇瑞汽车接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50亿贷款资助,而国家开发银行目前也已向奇瑞承诺贷款24亿元,今年将发放18亿元。在印象中,奇瑞多年来是没有向国家借过钱的,这里面应该有规避企业风险的原因,到了今年,奇瑞却一反常态,突然开始大量贷入国家资金,奇瑞开始敢于借钱的底气是什么?钱会怎么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