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今,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正也正在逐步的改革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消除和减少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提高会计信息国际可比性,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笔者试从国际会计准则的影响因素入手,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和对我国会计准则未来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问题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一、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向国际惯例靠拢。新会计准则体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除了资产减值和关联方披露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实质性差异外,其余绝大部分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是一致的,总体上保持了两者之间较高的协调和趋同。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湘 《经济经纬》2003,(3):96-98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会计准则也在逐渐地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会计环境与国际会计环境有着很大的差异,不能全盘照搬国际会计准则,应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衔接显越来越重要,然而这必是复杂的一个过程,本文论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衔接方面的差异和原因,并提出了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即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旧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等比较,对资产减值准备差异进行了文献综述,以期探询相关规律,为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提高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韩加国  席勇 《经济论坛》2010,(3):199-202
经过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共同努力,我国会计准则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和等效。甚至在存在重大差异的关联方披露领域,也进一步实现了趋同,本文将就我国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相关历史和进程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不断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向公允价值会计转变。我国引人公允价值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使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消除我国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中理解会计信息的隔阂,提升我国企业财务信息的可比性,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8.
官慧娴 《时代经贸》2014,(4):365-366
金融危机过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开始意识到现行套期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规则化,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实际实施,因此自2008年起就致力于对套期会计准则的修订。本文通过研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改进套期会计准则道路上的各阶段成果,提出适合我国套期会计准则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证券投资这一具体会计准则,在国际会计准则、香港会计准则、中国会计准则中的不同的规定内容和要求、应用比较,可以发现,国际会计准则核定的范围更规范,也更适应日益增长变化的商业环境;香港会计准则更适应国际化的发展,与国际会计准则更为靠近,因此在向国际会计准则转化时更容易;作为正在国际化过程中的中国会计准则,在适应业务发展的前瞻性还优待提高,需要借鉴香港会计准则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玉祥 《经济师》2007,(10):186-187
公允价值(Fair Value)一直是国际会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完全实施公允价值会计是今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工作目标。新会计准则体系引入公允价值,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趋势。文章针对我国会计准则及国际准则关于公允价值内涵的差异,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朱星文 《当代财经》2005,(9):106-111
传统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中都特别强调了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的突出地位,因而有了原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规则导向(或基础)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以及安然等财务欺诈案件后美国目标(实际是概念)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说法。通过对现有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反思,我们认为会计概念、会计原则和会计规则不应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或基础,而是会计准则结构体系的构成要素。在本文中,我们对其各自的含义界定和功能定位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建立我国的会计概念框架,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测试国际公认会计准则的采用与公司业绩的相关关系来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的特点和趋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变量与公司业绩呈现负相关关系,即采用国际公认会计准则计算的利润普遍来说比按国内准则计算的利润偏低。由此可知,采用国内会计准则的公司转换为采用国际准则,业绩水平一般会相应下降,结果是按照国际准则计算的资产和利润更加实在,国际准则表现出更加谨慎或更加稳健。  相似文献   

13.
欧盟正式决定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采纳国际会计准则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包括实行双层认可机制、推行等效认可标准、利用专业机构实施监督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这些措施,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ding activities of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shareholders, namely, the Chinese domestic investors and the foreign investors in the segmented Chinese A- and B-share markets, respectively. We conduct an event study on the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 based on two different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IAS) and PRC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PRC GAAP). The earnings announcements based on IAS and PRC GAAP are value relevant. The investors in the B-share market react to both the IAS and PRC GAAP earnings announcements, while the investors in the A-share market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C GAAP earnings reports. In the B-share market, positive abnormal return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itive earnings surprise and negative abnormal returns go with negative earnings surprise. We find preevent abnormal trading volumes without significant price changes for the A shares, which may be due to existing information in the A-share market prior to earnings announcements. The postevent abnormal trading volumes last for a longer period in the A-share market than in the B-share market.  相似文献   

15.
赵春光 《财经研究》2006,32(4):80-90,102
在A股和B股市场上的投资者结构趋同以及会计改革进展迅速的情况下,文章研究了AB股公司披露的PRC GAAP和IAS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希望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提供参考。文章发现PRC GAAP和IAS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差异并不明显,IAS的营业利润能够为PRC GAAP提供增量的价值相关性,而PRC GAAP的非持续性利润能够为IAS提供增量的价值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文章从契约观和信息观两个角度实证检验了研究开发支出准则变化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降低了企业盈余报告的压力,有助于促进企业的RD投入;(2)新会计准则促进企业提高RD投入的程度受到管理层持股水平和所有权性质的影响,管理层持股水平高的企业提高程度低,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提高程度要低;(3)与原RD支出会计处理方法相比,新准则更为符合研发投入的经济实质,提高了报表的价值相关性;(4)资本化RD支出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与费用化RD支出相比,资本化RD支出的市场定价更高。  相似文献   

17.
陈晨 《经济问题》2012,(6):111-114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前后各一年为研究区间,以一般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针对会计准则和会计质量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建立有关模型,对2006年和2007年的样本公司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准则在提高价值相关性方面有贡献,也提高了大额亏损确认的频率。但新准则在盈余管理控制上并没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因此,新准则对公司会计质量的提高作用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会计环境特征的会计准则制定导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以2006年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标志,我国的会计准则已初步与国际会计接轨。新会计准则执行一年来,其效果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又一次兴起了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导向的讨论,它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会计准则导向,不仅关系到会计准则的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会计准则的推广应用。笔者在对我国会计环境特征进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选择会计准则制定导向,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特征,进而提出了应采用规则导向基础上的原则导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林丽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171-172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首次出现在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中,这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个鲜明体现。但同时,投资性房地产会计准则应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会计界与国际会计接轨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霁友 《经济问题》2008,341(1):109-11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但趋同并不是无原则地接受欧美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tAB)的会计原则和条款,必须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