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8年1月30日,中国经济界最具份量和影响力的奖项——“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在北京隆重揭晓,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志国作为最具“中国制造”全球影响力的代表人物,荣膺该项大奖,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走向国际舞台的新代表。当金志国健步走上颁奖台,高举盛满青岛啤酒的酒杯,激情呼唤“让我们相约北京,扬帆青岛,为2008北京奥运干杯!”时,他也把百年青啤的营销推向了极致。可以说,激情成就了金志国营销大师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房煜 《中国企业家》2011,(23):89-89
人们迫切地希望中国啤酒业的“双龙会”可以愈演愈烈,希望金志国领导下的青岛啤酒可以改变雪花啤酒在中国似乎要一骑绝尘的态势。但金志国志不在此。在他的带领下,青岛啤酒在2011年完成了董事会换届选举,提出了千万千升(产能三年内突破1000万千升)的目标,并首次在泰国建立工f这些努力并不是着眼于缩小与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上的差距一而是依旧走在青啤自己预设的战略轨道上。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青啤)痛苦并快乐着!”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用他浓重的山东口音神态淡定地说,此时青啤历时三年的整合期即将宣告结束,新一轮烙下金志国色彩的大扩张即将开启。此时,金志国担纲青啤帅印约三年。 三年来,这个刚上任时令外界感到陌生的青啤“新帅”选择了沉默。而一向被视为行业风标的青岛啤酒也一下子在公众视野中“隐身”了,其大开大阖的并购风格骤然收敛。事实上三年以来金志国全神贯注地集中于内部整合。一  相似文献   

4.
在所有国企掌门人中,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金志国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掌门人.他的"爱折腾"与一般国企掌门人的"按部就班"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他被称为"剌儿头".青岛啤酒"能容许这样一个"爱折腾"的人做领导者很难得,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所说,"这就是‘青岛啤酒'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国企掌门人中,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金志国是一位具有鲜明个性的掌门人。他的“爱折腾”与一般国企掌门人的“按部就班”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他被称为“刺儿头”。“青岛啤酒”能容许这样一个“爱折腾”的人做领导者很难得,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所说,“这就是‘青岛啤酒’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6.
谢逢杰 《企业活力》2003,(12):40-41
<正> 一、啤酒行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啤酒工业得到迅猛发展,从1987年到1994年国内啤酒年均增幅在20%以上,年产量增幅最高时达到30%以上。1995年以来我国啤酒产量增长速度放慢,但年均增幅仍达到7%以上。2001年啤酒产量为2274万吨,2002年啤酒产量达到2386万吨,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大国。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预测,2003年国内啤酒消费量将达到2400万吨,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但是,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18升,仍然低于世界2001年人均24升啤酒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7.
面对资本市场的巨大诱惑,折戟者不计其数,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试水海内外资本市场的非"中字头"企业,青岛啤酒缘何能够独树一帜?2009年年初,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正甚。许多企业一筹莫展、进退失据……但这一年,对于青岛啤酒和金志国来说,却是丰收的一年。  相似文献   

8.
秦伟 《经营者》2005,(10):64-65
自成功启动HACCP食品安全质量认证体系后,青啤的质量有了一个更高的国际标准。在承袭青啤传统的同时,要打造一瓶全新的“青岛啤酒”。青啤总裁金志国深感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一连串的并购风暴后,青岛啤酒终于又一次露出了笑脸。想起疯狂并购后经历的那段痛苦,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依然记忆犹新:扩张是一个光环,然而,用什么去支撑这个光环?以前支撑的是一个青岛本土企业,现在支撑的是一个跨国企业。如何让它在扩张的前提下依然保持鲜活?整合的扩张才是成功的扩张。  相似文献   

10.
相信春天     
在企业界,“过冬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说,准备过冬吧;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说,冬天来了;任正非第三次告诫华为员工,冬天又来了……  相似文献   

11.
“青岛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强 《企业文化》2004,(3):42-44
青岛是中国最早拥有世界品牌的城市,也是我国名 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最集中的城市之一。2002年,青岛市 被评为中国拥有名牌最多的城市。海尔、青岛啤酒、双 星、海信、澳柯玛等商标全国驰名,23种产品被评为"中 国名牌",在首届中国名牌产品评比中,仅青岛市占了全 国总数的14%,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家为中  相似文献   

12.
林涛 《中国企业家》2006,(12):26-32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创新。”第六届《中国企业家》杂志“未来之星”深圳迅雷公司创始人程浩说。“创新首先是一种态度。”2004年“未来之星”企业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深有感触。“不创新则死。”青岛啤酒总裁金志国一语惊人。 6月3日,西安。中国企业成长论  相似文献   

13.
《山东企业管理》2010,(7):30-31
第一届中国青岛国际啤酒节(1991年6月23-30日) 吉祥物为海豚“翡翡”。啤酒城搭建在绿荫掩映的青岛中山公园。开幕式已30多万市民涌上街头争睹彩车艺术巡游的壮观场面。来自全国各地的40个啤酒生产厂商携酒进城参展,第一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为青岛啤酒打开了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啤酒节也成为世界了解青岛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经营者》2008,(3)
入选理由:他从一个洗啤酒瓶的工人开始,一步一步做到了总经理助理。2001年8月,他临危受命,从一个部门经理接掌了青啤帅印。在他的领导下,青岛啤酒实现了由"做大做强"到"做强做大"的重要战略转变。青岛啤酒品牌价值、市场占有率、产销量、销售收入等指标均居行业之首。2007年,青岛啤酒产销量已进入世界啤酒行业前十名,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他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奥运营销的典范,倾力打造"青岛啤酒·我是冠军"、开展奥运大篷车全国巡演以及赞助中国跳水队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青岛啤酒的奥运营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把"激情成就梦想"的品牌主张灌输给每一个消费者,激起全民参与奥运的热潮,让人们一起分享奥运的激情与梦想。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以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建立国际化大公司为目标,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 进一步提升了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快速健康发展。目标:进入世界啤酒十强青啤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在对宏观经济环境、国际与国内竞争态势、公司自身优势劣势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公司总裁金志国认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国际化大公司的需要,也是实现对股东回报的需要,更是市场的需要。”1996年以来,青啤公司通过实施大名牌发展战略,并购啤酒生产企业42家,使青岛啤酒的产销规模从1996年的不…  相似文献   

16.
刘丽萍 《企业科协》2007,(11):18-20
青岛啤酒宝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企业。公司现有在岗员工2410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426人,主导产品为青岛啤酒、汉斯啤酒及宝鸡啤酒,畅销西北各省区,年产熟啤酒30万千升,纯生啤酒5万千升,是西北地区最大的啤酒酿造企业之一。2006年公司产销啤酒18.83万千升,突破历史新高;实现销售收入39926万元,上缴税金7622.77万元。  相似文献   

17.
1903年,中国第一家啤酒厂——“青岛啤酒”诞生; 2005年,青岛啤酒品牌价值达 199.91亿元人民币,成为世界第八大啤酒公司。悠悠百年, 沧海桑田,青岛啤酒历久弥坚的原动力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近青岛啤酒,领略她独特的激情和魅力。  相似文献   

18.
金志国看上去略显疲惫,声音听起来也有些沙哑。事实上,在《中国新时代》记者的一再坚持,并与其助理反复沟通之后,金志国才同意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相似文献   

19.
2003年2月11日,融融春意中,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春节后首批尊贵的客人。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志国先生,这位中国啤酒业界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首次踏上了宁乡这块充满希望的热土,为青啤集团的“做强做大”战略投资挑选一块“风水宝地”,也为2002年5月29日宁乡县人民政府与青岛啤酒集团华南投资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的投资意向再作实质性的考察论证。两个星期后,青啤集团公司董事长传来对宁乡“利好”的消息:经董事会按照程序决策,一致同意在宁乡总投资2.5亿元,兴建年产20万吨青岛啤酒生产基地。春华秋实。2003年9月9日,国家(湖…  相似文献   

20.
汪文 《中国企业家》2012,(15):14-15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4期主角《孙明波再酿青啤》又一个古老的问题摆在面前:什么样的领导者是好的领导者?青岛啤酒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孙明波说,规模和利润并重,这意味着,他既要开拓市场,又要把青岛啤酒带入到万千升销量的新级别。问题是,青岛啤酒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