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自特朗普执政以来,其政策主张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他所倡导的对外贸易政策带有明显的逆全球化色彩,遭到很多人的批评与质疑。本文将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特朗普政府的外贸政策和对华贸易政策入手,并对特朗普政府新的外贸政策对中美贸易关系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出于保护国内商品竞争力及国民就业等因素,开始实行不同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这种贸易政策不仅破坏了世界经济的平衡,同时对中国开放式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阻碍。尤其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实行的一系列无论是退出TPP还是宣称要对中国所有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45%的关税贸易保护政策,对中国对外经济和全球贸易自由化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以美国特朗普政府新贸易保护政策为主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寻求中国对外经济的新思路,为中国在严峻的世界经济环境中开展对外贸易提出合理对策,为中国乃至世界自由贸易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3.
<正> 99年7月12日至14日,WTO 贸易政策评审机构对美国的贸易政策作了第五次评审。成员们认为,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开放度与透明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正是由于这种开放性政策及其最近几年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使美国在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和保持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评审报告还提醒人们注意,美国经济的成功恰恰得益于美国一直奉行的贸易、投资自由化政策。  相似文献   

4.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最新进展及演进趋势 目前,美国金融危机已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金融、生产和消费产生恶性循环,居民财产性收入大幅度缩水,失业率不断上升,居民消费支出锐减。美国失业率已从2007年底的4.4%上升到2009年2月份的8%,创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美国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扩张性救市政策,但是,这一轮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后续影响还难以预计。  相似文献   

5.
刘志琳 《北方经贸》2013,(12):34-35
针对金融危机对经济带来的危害,奥巴马就职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的重振制造业的政策.美国的再工业化并不是底端制造业的回归,而是借此时机发展高端制造业.文章从战略方向、政策支持、战略主体等六个方面分析了美国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特朗普上台后开始实行赤裸裸的贸易保护政策,并于2018年7月以后开始挑起中美贸易大战。为应对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和对华遏制战略,中国需要高举自由贸易大旗,推动建立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实现贸易多元化战略,而中俄合作构建大欧亚自贸区就是一个重要选项。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新趋势及应对之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整个世界经济陷入衰退之中,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加之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使国际贸易雪上加霜。随  相似文献   

8.
2007年次贷风波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此后美国就推行宽松的政策来扭转其经济颓势。然而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失业率上升、贸易财政赤字增大、国内信贷市场无法有效启动等问题依然存在。笔者以美国实施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2)为背景,分析扩张性政策对美国和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并为中国的政策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为了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把发展对外贸易作为第一要务,推行公平贸易政策。本文分析了危机后美国公平贸易政策的特点以及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国可能的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使各国贸易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此很多国家开始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其中以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保护措施最为典型。由于中美贸易不平衡,美国开始对许多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本文通过反倾销的博弈分析,得出结论:积极应对反倾销,制定新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使中国免遭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伤害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在美国三权分立政体下,对外贸易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是国会、总统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国会一方面通过授权总统扩大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又建立完善的进口救济制度来平衡贸易保护主义的利益。国会还把相当的权力委托给国际贸易法院由其行使司法审查权,防止行政机关滥用授权。美国贸易政策的制订权往往是在行政部门和立法部门之间进行分配,法院通常奉行"司法克制"的态度,通常避免就国会和总统之间在对外政策领域的权力关系问题进行裁决。但其一旦决定介入,必然成为最终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美国和欧盟反倾销法实体规则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和欧盟的反倾销法规分属于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两个不同的架构体系,两套反倾销法规在实体规则中关于倾销行为的认定、产业损害的确认、倾销行为与产业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及价格承诺制度、反规避规则、反吸收规则等方面既有极大的相同之处,又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朝鲜新义州经济特区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朝鲜设立新义州经济特区无疑是朝鲜近年来在经济改革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与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相似的是: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得益于毗邻香港这一重要因素,新义州经济特区选择在中朝边境设立也是看中了我国东北在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聚集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而且。包括着中俄日韩几个经济大国部分地区在内的东北亚拥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它一直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处女地,发展潜力巨大。无论是从摆脱国内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出发还是从积极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扩大本国经济开放程度而言。新义州经济特区的设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物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职能,社会经济运行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均涉及到物流.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使原来分散于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的相对独立的物流功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统一为综合物流系统,这不仅提高了物流本身的运作效率,而且更好地适应了市场上用户对物流的要求,使物流业发展成为综合传统运输、仓储行业的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各种利益集团有着极其广泛的渠道和方式影响对华贸易政策的最终决策.影响对华贸易政策决策的主要利益集团可分为三种类型:政府组织、商业性利益集团和非商业性利益集团.就其在对华贸易政策决策领域的影响力而言,政府组织具有最高的影响权重系数,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中,非商业性利益集团的影响权重系数居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持续贬值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强烈关注,一些经济学家发出了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警告。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资产为本位的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外围亚洲国家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该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国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并由此获得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操作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是其雄厚的金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正> 美国有机食品业创建时仅仅生产有机水果和蔬菜,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生产种类繁多的有机食品和纤维产品的产业。美国的朝阳行业美国的有机食品业在过去10年中发展迅猛。根据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的统计,1997年美国大陆49个州的有机农产品生产面积共有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MNCs) in the growth of the U.S. trade deficit. Estimates of MNC-related trade are developed for 1977, 1982, and 1987. The data show that MNCs are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share of U.S. trade and that the trading activities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can be linked to significant trends in the U.S. trade balance.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gredients that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the US and contrasts conditions with those in Europe. It examin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established firms and new start-ups; the financing and managerial environment and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whereby firms were able to set up networks of alliances. Its main findings are that: 1) The funding of the medical science research base has been substantially more generous in the U.S. than Europe. It is the funding of the science base rather than of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directly that has provided the foundations for start-ups to be created out of the science base. 2) It has been easier for U.S. academics to found start-ups, close to their research establishment, and to retain their academic posts and status as well as be involved in a commercial enterprise. In Europe, the scientific/academic and commercial worlds have a wider divide. 3) Start-up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in the therapeutics and agricultural fields, with stro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puts into their commercialization, in contrast to other sectors where downstream processing innovations have been more important, which have been undertaken in-house by the large incumbent companies. 4) Financing and managerial condition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easier in the U.S. for start-ups, in terms of access to venture capital specialising in high technology, ability to use the stock market to raise capital, and access to people able to forge links between scientists and entrepreneurs, and to introduce managerial expertise into new companies. 5) There has been a greater facility in the U.S. than in Europe for alliances to be formed between incumbent companies and indigenous U.S. start-ups; European start-ups have not found similar backing from European incumbent compan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