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永锋 《发展》2013,(11):96-97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信用文化在农村地区根深蒂固,正视传统道德诚信并予以合理扬弃,是农村信用体系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信用状况的阐述,明确传统道德诚信在农村信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信用体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因素制约,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重要内容的农村信用体系,一直以来发展缓慢,也未能对金融资源流向农村地区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互联网金融尤其是涉农P2P的出现,有可能改变这一现状.互联网金融快速有力的市场行为,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聚焦了当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问题,并以当前国内主要的涉农P2P翼龙贷为例剖析了其征信体系特点,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涉农P2P征信发挥作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萍  吕彦洁 《理论观察》2010,(1):134-135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发展。通过调查齐齐哈尔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认识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利于更好地加快我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相关信用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农户信用档案建设等措施,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不仅具有经济规律的性质,而且有着深刻的伦理涵义。当前,农村信用缺失现象普遍、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已然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因此,大力加强农村信用道德建设,提高农户、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村基层政府信用水平,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不断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就成为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基础。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许多困难。通过加强农村信用和征信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整体合力,扎实开展农户评级建档基础工作,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等以加快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造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撑问题的对策,认为当前除了通过货币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外,更重要的是应通过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特色和合作竞争,建立多层次农村信用担保体系,规范和创新民间融资行为等措施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以满足新农村建设中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8.
笪咏胜 《辽宁经济》2014,(12):60-6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为了解决长期困扰农村金融发展中缺乏抵押物、信息不对称、金融生态环境脆弱、金融风险较大等问题。通过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不仅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更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展信用体系的功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朝阳北票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涉农金融机构业务的发展,传统的以农户、乡镇为主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遇到了阻碍。本文通过对北票市经验的总结,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以农民合作社和入社农户为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充分发挥信用体系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广西首个“信用县”建设工作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0月吴邦国委员长到田东考察调研时提出了"以田东县为试点,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的重要批示精神。田东县自2008年12月开始实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多方的努力,田东县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提高农户信用意识,缓解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有效促进了田东县社会经济和谐发展。2011年月10月,田东县被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命名为广西第一个"信用县"。田东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一)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基本形成截至2011年12月,田东县已采集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共  相似文献   

10.
和谐农村构建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农村信用制度缺位。农村信用表现为信用道德是和谐农村构建的本源,信用契约是和谐农村构建的基础内容,信用体系是和谐农村构建的基础工程。农村信用问题体现在诸多方面。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措施包括县域信用体系、信用互助担保联合体、信用保险等,从而建设立体的农村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的主体,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本文对我国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适应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信贷配给理论的视角,分析说明了波兰促进农业发展的信贷政策是一种以推行农业优惠贷款利息补贴为主要方式、农业项目工程为载体、银行机构监督约束为主体、政府信用担保为补充的信贷配额制。借鉴波兰的经验,我国应采取对金融市场信贷配给进行适度干预、建立和完善农业信贷政策体系、注重政府与商韭银行双重信贷的配合使用和加强农业信贷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措施,积极引导银行资金向农业倾斜,以改变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3.
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信用社生存竞争、改善经营的需要,是解决农民贷款难、帮助农民增收的需要,是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规范农村金融秩序、促进农村信用文化建设的需要。但是在推广过程中,由于小额信贷存在资金供求矛盾大、利率低、期限短、额度小、具有一定风险等问题,限制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根据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众  何锦强 《特区经济》2010,(2):165-166
农村信贷担保困境造成的"放贷两难"一直是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的"瓶颈",尽管实践中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对农村信贷担保法律救济路径之探讨依然不可或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是,担保模式的确立或是连带责任的承担都不是农村信贷的目标而只是手段。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存在的管理体系问题、信贷流程问题和保障机制问题,揭示了制约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革的存量因素、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出了内涵式调整、管理型调整、稳健经营调整以及扩张性调整等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革的策略,最后阐述了大力拓展低风险市场、审慎完善信贷结构清理、有效优化信贷服务措施、积极稳妥发展潜在客户等农村信用社信贷结构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艳  张国林 《特区经济》2008,235(8):129-130
如何破解"中国农村金融之谜",为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近年来成为了国内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基于六县市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困境的现实考察和区域比较,可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经济发达地区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革不仅可满足当地市场化农户的融资需求,而且为非正规金融演变创造了条件;而落后地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制取向并加强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联接。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信用合作组织的同一性,决定其经营原则具有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和非赢利性,这些原则制约了信用社的发展规模,信用社更适合小规模经营。目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扩大其规模,这都与其原则相悖,也反映了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的重大缺陷。  相似文献   

18.
张晓婷  李茵 《特区经济》2010,(12):82-84
中国农村信贷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农村信贷市场的主体。本文通过论述中国农村信贷的市场的需求和供给问题,阐述了中国农村信贷的市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久磊 《科技和产业》2014,14(11):175-178
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离不开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地位特殊,分析探究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城镇化的金融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分析需要,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揭示了农村城镇化水平、农村信用社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村信用社变迁进程的政府行为与效率因应:鲁省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岩 《改革》2012,(3):90-96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采用资金扶持、利率优惠、差额准备金率、税收减免以及管理权下放到省政府等系列措施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对改革进程中的山东省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率进行跟踪的结果显示,强制性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其经营效率提升不显著,农村信用社决策指令化、管理粗放式、公司治理薄弱等问题和矛盾依然较为突出。应转变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