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经济剩余通过贸易、投资与援助等三种主要方式从不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不发达国家的"落后"源于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从属地位;源于控制不发达国家社会潜在经济剩余的利用或被滥用的社会阶级形态及其不完善的经济环境,以及源于不发达国家特殊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二战后主宰世界经济的"中心-边缘"格局并未改变,并且这种差距仍在不断拉大。对于不发达国家,一条借助但不依赖于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发展之路应如何去走?"中国模式"或许能提供受益良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高低将与能源的利用率息息相关.然而,目前全球各个发达国家已经向低碳型经济开始转型,各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中严格要求碳的排放量.但是众所周知,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也意味着减少对石油的利用率,因此不乏少数发达国家将部分不符合低碳经济的企业移至发展中国家,或是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指标.由于当代全球变暖的警告,我们人类正处在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十字路口,因此,本文对利用低碳经济与金融结合做出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3.
东亚经济模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或由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东亚地区实行的一种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又不同于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东亚国家和地区长期推行经济的国际化与市场化,在此过程中,东亚国家大胆借鉴了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先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利益博弈的焦点。而发达国家对自身责任承担不够,并且其某些观点也并不公正,对此还应从经济理论、经济思想上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对中国1990—2007年的数据分析认为,各种度量环境污染的指标变量的表现各不相同,有喜有忧,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虽然某些环境指标出现改善的迹象,但趋势并不稳定;中国各项污染指标出现下降的拐点远远低于Grossman和Krueger的研究结论,即人均收入8000美元;在世界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把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向环境控制制度不严格的发展中国家购买污染密集型产品,是导致发达国家环境改善而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对此,发达国家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5.
一、从建立智能经济高度看,打造中国经济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一)现代经济的竞争,已经从技术竞争上升到经济形态的竞争。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从传统制造业向知识经济转变的过程,实际上是经济形态从传统的物质经济向智能经济转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的大调整,本质上是西方发达国家将低端的传统的物质经济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集中新的资源优势发展高端智能产业的过程。在制造业时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关系,曾经是没有超出制造业范围内的分工关系,而目前形成的新的分工格局,是超出制造业范围的两种不…  相似文献   

6.
李翠 《当代经济》2010,(11):76-77
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热门词汇。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积极推行低碳经济的原因,并指出现阶段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障碍,进而提出中国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后发优势的实质、特点及其实现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论述后发优势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后发优势的实质、特点及其实现机制。认为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即具有学习的优势。后发国家能否把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在于后发国家是否向发达国家学习及其学习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庞莹  魏志恒 《经济师》2002,(8):209-209
目前 ,我国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 ,它具有重复征税、出口退税不彻底等缺点。而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均采用消费型增值税。加入WTO后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我国的增值税类型必须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换。  相似文献   

9.
目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全球,并出现了由美国向其他国家蔓延、由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势头。受此影响,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世界经济增速放缓,许多国家的经济甜临严重困难。作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经济不可避免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突出表现为经济的急剧下滑,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今后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是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变必须经历的过程。在这重要的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如何发展才能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服务业考察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表明,工业化之前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农业,这一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工业化早期,服务业比重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保障体制面临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保障体制是经济繁荣的关键,也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社会契约的重要支撑力量。现在,中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因此对其当前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一次大的检查就显  相似文献   

12.
新自由主义是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实施并向世界推行的经济范式和经济纲领,其主张可以概括为"四化",即"经济非调控化(唯市场化)"、"产权私有化"、"经济自由化"、"福利个人化"。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对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程恩富选集》中  相似文献   

13.
《经济视角》2012,(1):6-6
稳健货币政策步入2012年。在新的一年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预见性会甚于2011年。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发达国家复苏过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并可能通过贸易、资本流动以及预期等渠道影响中国。从国内来看,随着经济增长向常态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与技术革命“正在共同创造一个新的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即在发展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同时,改造传统产业,将一部分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夕阳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纺织、能源、化工、冶金以及机器和电子产品的组装等。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客观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单一经济结构的改变。 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转变,也是发达国家产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生产的专一化和分工的细化是一种必然趋势。由“阻隔式”向“引入式”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现有的领先科技成果,融入发达国家间的分工协作体系和产业内贸易,实现本国经济高增长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过去二十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者在经济和社会政策上都有着重大的变革。这个将会被未来的经济史家视作为浩瀚的变革的特征是.摆回向二次大战前占优势的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两方面的不干涉主义姿态。这个变革广义地是作为自由化。或甚至更广义地是作为“全球化”来定义的。它们已对世界收入不平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把低碳化纳入经济增长质量的大背景下,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和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作为碳排放大国,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理念。本文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战略和立法思路,以期为中国的低碳经济与低碳贸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潘龙萍 《经济论坛》2002,(21):11-13
所谓民间审计国际化即通过比较、协调和处理各国之间的审计制度、审计准则和审计方法的差异,寻求国际间可以共同接受的审计模式。对不发达国家而言,民间审计国际化意味着审计模式向发达国家的趋同;对发达国家而言,则是国家间利益协调的结果。总而言之,民间审计国际化意味着统一各国的审计语言,便于经验交流,节约跨国执业成本,利于各国的经济交往,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一、中国民间审计国际化的必要性1.中国民间审计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世界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将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意无意地纳入到…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发展援助是国际经济、政治领域的重要议题。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千年发展目标的推进,发展援助更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深化,我国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少创业所必需的资金支持,使他们的发展受到限制。推进我国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可以帮助他们解决融资渠道问题,从而推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式增长的转变。一、发展高科技产业投资基金的意义当今的世界经济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有资料显示,科技进步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50%提高到90年代中后期的70%~80%。发达国家的经济已实现了从工业化经济向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