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汇率机制与人民币升值 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其变动将对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因而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以及金融市场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
翟斌 《财政监督》2003,(10):47-48
近期日美等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了强大的升值压力,我国应如何应对?短期内人民币应否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如何完善?本文就此作一探讨。一、人民币汇率近期内应保持基本稳定汇率是重要的资产价格和资源配置的信号。判断当前人民币汇率水平是否合适的关键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从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就业、物价水平、外资外贸和国际收支等情况来看,当前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总体上是适合的,不能轻言升值,近期内应保持基本稳定。主要理由有以下几点:1.人民币升值会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降低总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达8.2%,有望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其三大内在动力为"世界工厂——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和"新兴消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一直是世界所关注的经济热点。人民币汇率升值之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货币现象,其本质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之间的利益之争。汇率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内外均衡,因此,应采取积极的对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认真对待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从静态考察,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内外升值的压力;但是从动态考察.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的敏感性非常高,不仅会影响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还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的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所以人民币该不该升值必须进行全面地衡量。人民币要不要升值则是一个策略性问题.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观点认为,当前灵活性的政策措施完全可以缓解人民币压力;人民币升值的观点认为,要主动利用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中国的出口竞争力;折衷的观点则认为,中国在面对货币升值趋势时.应该采取逐步升值的策略,并且要注重对缓解升值压力的临时性与关键性措施的区别。理论上讲,人民币要盯住“一揽子”货币,但是短期的实践操作还是要盯住美元。人民币汇率政策要在对应美元的走势上,选择时机相机操作。在国内经济条件下,深化金融改革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冲突问题的根本;在国际经济条件下,各国汇率目标是否能够协调一致非常重要,但是主权国家必须拥有本国汇率政策的主导权.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汇率的稳定,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1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但考察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四种货币,从2006年1月后,虽然人民币对这四种货币的综合比例关系是升值的,但人民币汇率基本不变。所以,2005年实行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并不像人民币兑美元那样不断升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传统的贸易条件理论,本币升值会导致本国贸易条件①的改善,有利于增加本国居民的福利。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本文采用汇率制度改革以来的数据进行了VAR建模,计量结果发现人民币的升值没有显著改善中国居民的福利。主要原因是中国出口厂商出口定价方式的选择(当地货币定价),应对措施是中国需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或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该文讨论了在我国对外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下,汇率与对外收支“双顺差”的关系以及对外收支对国内货币供求的影响,然后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探讨了应对“双顺差”的汇率政策选择。探讨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何时升值以及如何升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汇率问题是一个争论最为激烈涉及国家利益的问题。虽然影响不同国家政府强制发行的纸币形式的货币汇率的因素众多,但购买力平价成为衡量货币之间汇率以及是否合理的最基本尺度。由于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缓慢,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是进入本世纪以来中美汇率关系的基本方面。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必须采取"因势利导"的积极态度来加以应对:实行稳步、有序、主动、积极的调整人民币汇率的方针,通过内外结合的应对措施,协调市场与政府调控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保林 《甘肃金融》2013,(10):22-24
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虽然降低了外汇占款,但并没能降低我国货币供应量,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可以通过贸易途径使外汇占款下降,但资本路径的影响使得国内货币供应不断增加。引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断深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较快的发展,年均增长率高达9.6%,是世界经济平均增速的3倍。但持续扩大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使我国外部经济出现了失衡,尤其是外汇占款的不断扩大导致国内通胀压力持续不断。同时内外经济的失衡反过来又造成汇率的波动。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开放度和信  相似文献   

10.
赵骏 《中国外资》2011,(12):64-65
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其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双方面的。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人民币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间。虽然,升值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减轻偿债负担,有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但同时,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导致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非常明显,本文通过选取2005年07月21日汇率改革启动以来至2010年7月30的数据为样本区间,以5种 A 股指数代表股票价格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代表人民币汇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股票价格与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汇率是一把"双刃剑",其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双方面的.从我国当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人民币升值存在很大的空间.虽然,升值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减轻偿债负担,有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进程;但同时,将对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导致外汇净资产的权益受损.人民币汇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非常明显,本文通过选取2005年07月21日汇率改革启动以来至2010年7月30的数据为样本区间,以5种A股指数代表股票价格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代表人民币汇率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股票价格与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笔者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出口方面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几方面的对应政策.  相似文献   

13.
2005年7月1日,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此次汇率改革是在外汇储备过高、人民币不断升值的经济形势下进行的,与以往汇率改革有很大差  相似文献   

14.
近期我国金融市场有两个焦点: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扩大,未来汇率水平预期将走向6元水平,形成汇率水平上升趋势扩大;二是人民币是否成为国际化自由兑换货币的争论扩大,主张货币自由化的时间有分歧性见解.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及出口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汇率又称汇价,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在两国货币之间,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比率。笔者就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出口方面的影响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几方面的对应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和依存度越来越高,以及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作为联系国内外经济“桥梁”的人民币汇率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当前,在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上仍然存在着较大分歧,主要的担心是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否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否会像20世纪70、80年代的日本一样,由于汇率升值而造成经济长达十年之久的衰退。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并没有完全缓解,人民币该不该继续升值?持续的贸易顺差和巨大的外汇储备是否可作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标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到底怎么走?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影响及汇率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人民币是否升值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重大问题。正确看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必须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欧债危机曾导致世界经济局势动荡不安,同样,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较大影响。汇率作为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是衡量经济内外均衡度的重要指标,研究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的大背景下,以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我国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将人民币汇率变化分解为人民币升值和贬值两个方面,分别从两个方面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稳定预期多管齐下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个方面:我国多年来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最直接和最表面的原因:美元相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美联储的连续降息加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的政治博弈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形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一个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特色、利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即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0日在上海首次披露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新机制所参考的“一蓝子货币”的组成原则,并表示美元、欧元、日元、韩元等是主要的篮子货币。周小川同时透露说,“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家与我国的贸易比重也较大,这些国家的货币对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也是很重要的。”这意味着,这些国家的货币也在人民币汇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范围之内。各国的经验证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往往不能对经济失衡及时进行调整,使得矛盾不断积累,最后通过货币危机的形式,对经济的失衡进行纠正。政府保持了公信力、保持了进行国际谈判的筹码、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为今后政策的调整留下了余地。总之,人民币升值利大于弊,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和均衡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期博士沙龙武汉大学商学院孙兴全、陈宁、华南理工大学李旭辉博士就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