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指定:“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上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文件虽对上市公司集团内关联企业之间出售资产等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要求,但没有对上述关联交易的合并处理提出相应的规定。因此,本文在此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合并抵销处理发表一点肤浅认识,以供…  相似文献   

2.
财政部《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中指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应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这部分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弥补亏损。”文件虽对上市公司集团内关联企业之间出售资产等关联交易的会计处理作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 根据<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简称<关联暂行规定>),上市公司将持有的固定资产出售给关联方,应将实际交易价格超过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简称<合并暂行规定>)中,没有具体规定这一类交易的抵销处理方法.但注册会计师教材中是这样处理的.  相似文献   

4.
对关联方会计准则的几点修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1997年5月22日颁布的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下简称《准则》)。对确认关联方关系、规范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三个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随后,针对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违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严重违反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于2001年12月财政部又发布了一条最新的会计规定———《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关联方”的定义和“交易完成”的内涵,其核心思想是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同时也…  相似文献   

5.
杨金 《四川会计》2002,(6):29-29
财政部于2001年12月21日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具有格外的含意。一、《规定》的出台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规定》指出,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则对于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因此,《规定》的发布,是对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的封堵,是对《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交易及其交易的披露》的有效补充,它合理地贯彻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于真实反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 2 0 0 1年 12月 2 1日 财会 [2 0 0 1]6 4号  近几年 ,某些上市公司利用与关联方之间显失公允的交易操纵利润 ,违背会计核算基本原则 ,严重违反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为了真实反映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交易的经济实质 ,向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现就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有关交易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一、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 ,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交易价格是公允的 ,应按本规定进行处理 ,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 ,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 ,应当作为资本公积处理 ,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单独设置“关联交易差…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来,为了遏制上市公司继续利用债务重组或关联交易操纵经营成果、粉饰财务会计报表,财政部在2001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及颁布的《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中分别将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及关联交易中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确认为资本公积,从而使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的质量大大提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一改革却使资本公积高度膨胀,改变了其本来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关联方交易及其公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笔者在此对我国会计制度中关于上市公司显失公允的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一、我国关联方交易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对于显失公允的交易,如果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交易价格是公允的,对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而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捐赠则计入资本公积,并单独设置“关联方交易差价”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显失  相似文献   

9.
《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规定了上市公司同其关联方进行交易的会计处理。那么,合并会计报表范围内的各主体间的关联交易是否也应执行《暂行规定》?现以以下案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母、子公司之间出售存货,根据《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对于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部分不确认收入,作为增加资本公积处理。母公司在期末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应对内部交易存货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关联方间购销资产售价偏离公允价值时卖方的会计处理,国家已经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即卖方不能将超出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益,只能将其计入“资本公积”。而对于买方的会计处理尚未有专门的规定。笔者拟针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关联方间购销资产售价偏离公允价值时卖方的会计处理,国家已经作出了专门的规定,即卖方不能将超出公允价值的部分确认为收益,只能将其计入“资本公积”。而对于买方的会计处理尚未有专门的规定。笔者拟针对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关联方间购销资产售价超过公允价值时,买方操纵会计信息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3.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为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这些会计准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压缩了利润可操纵的空间,非公允关联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止.但是,一些上市公司"创新"出许多新花招来逃避准则、规定和通知的监管,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相似文献   

14.
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等一系列财务会计法规,新的财务会计法规的实施,改变了原企业会计核算的办法。在编制以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的合并会计报表时,相关抵销处理也发生了变化,现就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以及母子公司债务重组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抵销处理予以探讨。一、上市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的交易按照财会字(2001)64号《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的暂行规定》(简称《暂行规定》)的规定: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对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交易价格是公正的,应按《暂行规定》进行处理,对显失公正…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行为愈演愈烈,对经济造成了不良影响。为规范关联交易,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和《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的有关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关联交易披露准则》)。另外,证监会《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也对存量和增量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情况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6.
张国柱 《电子财会》2006,(10):44-47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是在企业长期股公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时,当被投资单位因接受捐赠、增资扩股等原因增加资本公积时,投资企业按其在被投资单位注册资本中所占的投资比例计算调增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并相应调增资本公积而设置的明细科目,考虑到被投资单位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等存在价值不确定性问题,投资企业在调增该部分资本公积时,先将其计入股权投资准备,待投资企业出售或转让股权时,再将原计入股权投资准备的部分转入其他资本公积中。在不同的情况下,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的核算内容与范围经常变化,有时甚至比较复杂,笔者通过把与其有关的会计处理规定的对比,对该科目核算的内容演变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关联企业的纳税问题是一个敏感话题.企业的会计人员对关联企业之间的涉税业务账务处理一定要慎之又慎,既要符合会计主体前提,依据企业会计制度,又要遵从税收法律规定,尽量避免涉税风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对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全面了解,系统掌握,对关联方交易收益进行正确的确认和计量、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现就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有关交易的会计处理新规定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一、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给关联方的会计处理 对于上市公司出售资产给关联方的交易,应区别正常的商品销售(含提供劳务)与非正常商品销售及其他销售(除商品销售以外出售的其他资产)处理。  相似文献   

19.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后续计量过程中,当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时,将会导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在会计上予以确认,在税法上不予确认,从而产生了会计与税法的计价基础不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应计入所有者权益,即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所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涉及递延所得税的核算。  相似文献   

20.
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规定 ,上市公司的债务重组收益不能计入当期利润反映在公司利润表中 ,而只能被确认为资本公积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这样 ,资本公积在原有的“股本溢价”等 10个明细科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明细科目。目前如何对该科目进行会计处理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 ,关注的焦点在于上市公司是否可以将“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用于弥补企业亏损。笔者认为“资本公积———债务重组”收益不宜用来弥补亏损。首先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有者权益》规定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