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识交易成本与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志安 《经济问题》2004,(12):12-14
传统的交易费用经济学因为假设知识获取是无成本的,因而较难有效地解释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在构建知识交易成本理论框架的基础之上,从知识交易成本的新视角分析了企业网络的组织性质,得出企业网络是一种便于企业与企业间知识交易,能够有效地节约知识交易成本的企业间的制度安排,并进而解释了企业网络的多种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知识共享与网络组织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陕西省27家国防科技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对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对网络组织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共享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效率”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任志安 《经济管理》2005,(21):31-33
企业网络治理的传统研究焦点是交易成本最小化。而企业网络不仅仅要求成本的最小化,而且要求联合价值最大化。因此.追求协同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网络治理必须解决的问题。知识共享机制是企业网络有别于市场和企业的重要机制之一,在其协同效益的创造过程中,起到更为突出和特别关键的作用。本文正是从这种积极的治理逻辑出发.从知识共享角度来探讨企业网络的治理问题,给出企业网络治理的一个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从知识收益的角度分析了知识收益对企业边界的影响。首先定义了两种不同的知识收益——私人收益和集体收益。知识学习的两种收益对于企业来说是同时存在的、又是相对的,企业面临着知识学习的私人收益和集体收益最大化的选择。接着论述了不同的组织结构形态与知识收益的关系。其中,企业组织对应着对知识学习的集体收益的最大化,市场组织对应着对知识学习的私人收益的最大化,网络化组织则是对知识学习的集体收益与私人收益的综合考虑。最后,得出企业和市场并没有本质区别的结论,无论是企业、市场,还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网络组织都只是追求知识收益最大化的结果,企业、市场和网络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企业网络创新中的知识共享机带——丰田汽车的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仲伟  冯健 《经济管理》2007,(16):66-71
本文指出,促进分工的企业网络,必然有利于克服知识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推动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和转换。重点分析了日本企业“系列”,认为是一种以相互持股为基本特征的企业网络,在其中是与主流经济学竞争范式不同的不标准竞争。接着以案例的形式,分析丰田汽车生产方式中提高企业网络中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的知识共享机制。得出结论:日本企业网络拓展了企业学习的来源,促进了知识在网络内的共享以及进一步的创新,因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具有很高的效率,值得我国企业在推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本文认为,企业的根本任务是创造知识,企业是许多专业化分工活动通过一定的结构与方式联结与聚集在一起的动态性组织,这种独特的结构会产生一种系统集成放大效应。企业的存在是因为企业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生产性知识、制度性知识和管理性知识,企业进行知识创造和知识转换的能力是企业存在的原因,企业专业化生产与协作过程中积累的共有知识和和人知识决定着企业的效率边界。一种有效率的、最有生命力的企业制度就是能提供一种合理性、激励性的制度安排,鼓励知识的不断创造、使用、转移和共享,而不仅仅是那些理论上能够使组织交易费用最小的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7.
知识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基础,企业内部知识市场为知识的供需双方提供了交易知识的可能。通过分析知识商品的定价基础,分别对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自发式交易的讨价还价机理进行了研究,指出了自发式交易机制存在的不足以及有利于知识在企业内部转移和共享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企业网络组织是介于市场与一体化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也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方式.企业网络组织出现并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相较于市场和一体化科层组织而具有的较高效率.充分发挥和利用这种较高效率使得研究该组织的稳定运行机制成为必要.本文以德阳重装基地为例,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分析框架内揭示出保证企业网络组织稳定运行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从降低机会主义收益和提高机会主义成本两方面探究了企业网络组织稳定运行的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知识共享理论研究出发,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及其核心概念这一独特视角对知识共享机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航运企业知识共享机制,基于此机制可以整体提升我国航运企业在国际航运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更加灵活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0.
王晟  陈松 《经济论坛》2007,(5):74-76
一、引言 市场和企业是解决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问题的两种基本手段,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IO)仅仅从市场角度研究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影响,而将企业视为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箱。那么,从企业角度研究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会得出什么结论呢?本文引入企业结构因素,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双重分析框架,以便对产业组织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企业知识市场交易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网络计算的环境下的企业知识需求分析和企业知识交易,分析了知识交易的方式,构造了企业知识交易模型,定义了企业知识交易方式代码、交易难度系数和企业知识链中的交易方式系数和交易模式系数,指出了企业知识的市场与企业的Intranet、知识图和交易规则等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从企业理论的发展看企业的经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假设为前提,企业作为一种抽象,其内部的经济性质被忽略。科斯、威廉姆森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对企业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强调交易费用的节约及企业“规制”特性。企业能力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从生产知识和能力的集合互补性活动和资源依赖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了企业的性质,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视角,发掘了企业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的治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网络治理和知识治理两个角度,分析了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的治理特点、作用机理和治理安排,提出将网络治理纳入到知识治理的分析体系中,应成为企业知识共享网络治理实践的发展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类生物进化的属性,基于该思想,以知识网络演进为背景,研究了知识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化的作用,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化过程,进一步构建了企业创新能力进化的逻辑模型。研究发现,知识网络的循环演进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进化。最后,分别从政策制定者角度和微观创新者角度,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试论企业的隐性知识共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军  许松 《生产力研究》2007,(22):128-129
企业隐性知识具有高度个体化、难以流动、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企业中影响隐性知识转移的障碍,除了隐性知识本身的客观因素外,还存在员工知识基础、经历等背景的不同;知识垄断的固有思维;传统的组织层级造成的知识交流的障碍;传统文化中的利己主义等四种障碍。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营造以知识为导向的、宽容、平等和信任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促进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为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渠道保证;构建企业知识管理信息系统,为知识共享搭建技术平台;创建学习型组织为隐性知识的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知识共享与网络组织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陕西省27家国防科技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对知识共享、知识共享对网络组织效率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共享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防科技企业间"协同能力—知识共享—网络组织效率"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规模是与企业的组织形式联系在一起的。在企业网络中,由于企业间交易效率的提高,企业可通过企业间协调的方式组织生产,一改传统企业通过一体化组织生产的方式。随着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深化,企业网络中企业规模将越来越小,效率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障碍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的共享是一种不自然的行为,本文从企业层面,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知识共享中的多种障碍,并对如何促进知识共享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若干知识经济的论著,对四种类型的知识从认识论角度来对比说明其明晰知识和隐含知识的特点,着重说明企业也是人类知识,尤其是隐含知识的重要来源,企业在知识传播与利用、在技术的投资及技术创新中具有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到,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交流形成了知识网络,并与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相一致。促进创新需要各行动者——企业、实验室、研究机构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和企业的竞争又促使以信息分析为基础的商业情报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知识传导模型:企业竞争优势重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企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不相同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重要,而组织知识比员工知识更有价值;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换效率是企业利用知识创建竞争优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传导链5C模型,其支撑体系包括内部网络、知识展示系统、共享文化、激励体系和知识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