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小锋 《发展研究》2017,(12):63-68
福州是习近平关于经略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思想的起源地.本文阐述了“海上福州”战略思想的深刻时代内涵,分析了当前“海上福州”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在习近平经略海洋战略思想指导下,如何在拓展海洋视野、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拓展海洋发展空间、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深入推进“海上福州”建设.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高瞻远瞩地谋划了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构想。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地推进“海上福州”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福州市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福州市正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必须进一步明确持续推进“海上福州”建设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县把加快“海上射阳”建设作为抢战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大念海洋、海涂、海港“三海经”,唱活海洋捕捞、海涂垦植、滩涂养殖“三业戏”,有力地推动了射阳经济的发展。一、坚持建设“海上射阳”发展战略,打响发展沿海经济的总体战我县有103公里海岸线,109.7万亩滩涂,加快沿海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为经济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而且还能为致富群众找到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射阳港是目前江苏南到南通港、北到连云港之间唯一的对外开放口岸,是距日本长崎岛、韩国济州岛最近的港口之一,只要加快开放开发步伐,不仅对…  相似文献   

4.
钱林霞 《新经济》2015,(4):22-25
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海洋渔业休闲与垂钓协会、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省市场经济促进会、新经济杂志社联合举办了发展休闲渔业调研和“广东发展海洋经济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系列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研讨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时期,广东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提出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对策.  相似文献   

5.
海洋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的新增长点。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存在 “三不、三低、三有待” 问题,并面临生态承载力等多重约束,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必经途径,也是 “海上丝绸之路” 建设与 “海洋强国” 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构建了海洋经济系统,对系统构成及其互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蓝色经济空间拓展路径,以期能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60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浙江海洋经济6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海洋意识不断深化、海洋经济体制不断创新的60年,更是一个海洋产业快速崛起、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化的60年,也是新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缩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围绕市场经济改革探索海洋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已完全突破传统海洋经济的范畴,逐步转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体系、陆海一体化经济、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浙江海洋经济应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加快"海上浙江"建设步伐,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推进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使得海洋经济成为浙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审时度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影响巨大,意义深远.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要求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我省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点专题工作抓好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作了部署.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对地处祖国南大门的经济大省、海洋大省、我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的广东而言,既是国家对我省加快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我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任务的重大机遇.海上丝绸之路因海而起、因海而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广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需要我省充分发挥海洋优势,扩大海洋对外合作交流,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相似文献   

8.
汤金华 《发展研究》1996,(11):34-35
海是闽东(宁德地区的俗称)最大的优势,海上还有3个闽东,宁德地委、行署立足于闽东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出振兴闽东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海上闽东”,这是本世纪末到下世纪闽东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决策。 兴港开海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重点 兴港开海,建设“海上闽东”,这是振兴闽东经济的最佳战略选择。 战略的基本思路是: 提高港口开放层次,推动海港开发;同时以海洋水产业和海运业为海洋支柱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过渡,海洋经济发展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难得的战略机遇,并呈现以下特征和趋势:海洋经济向中高速转换;海洋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转变;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起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深度调整并缓慢复苏;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成为海洋油气发展新空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领域。为此,海洋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保持海洋经济稳步增长;加强政府政策扶持,积极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快转变海洋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海洋经济空间格局;加强公共服务建设,促进海洋资源供需匹配;依托"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海洋产业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研究》2011,(12):27-30
本文提出福建要以全面落实全国海洋经济试点工作为契机,努力构建“两区三基地”,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和海洋蓝色经济实验区建设跃上新台阶;并从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闽台海洋经济合作、增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等方面提出今后五到十年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全球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对福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福建应加紧谋划海洋、布局海洋,发挥海峡、海岛、闽台“五缘”的优势,加快建设蓝色经济示范区,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使海洋经济成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相似文献   

12.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大湾区方案”。粤港澳海洋合作在经历了“民生保障、互通有无”—“市场开放、互利合作”—“服务先行、双轨融合”—“机制创新、深度融合”四个阶段的演进后,呈现以合作区为载体引领海洋合作示范平台建设、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动力赋能经济转型、以互利共赢为基础促进海洋服务业融合发展、以绿色宜居为共识深化海洋生态环境共治等发展趋势。同时,也面临海洋合作制度成本较高、区域发展“多极共生”竞争压力、全球产业分工重构的“双向挤压”等挑战。未来深化大湾区海洋合作应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层面加强创新,全面建设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形成休戚与共的“海洋命运共同体”,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大湾区智慧”。  相似文献   

13.
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软件绘制相关的知识图谱,旨在厘清金融支撑海洋经济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研究表明:第一,该研究领域的发文数量整体上是处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研究学者较为分散,作者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并不大,研究机构间的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第三,“海洋经济”“海洋金融”“金融支持”“海洋产业”“海洋经济发展”等成为该领域的核心研究主题;第四,有关金融支持海洋强国的建设成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海洋金融”的明确定义和系统的阐述,二是关注海洋金融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三是深入探讨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伴随着沿海国家海洋意识的加强和现代海洋科技的逐步成熟,蓝海空间经济将成为新世纪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与印尼以经济合作和提升海上战略伙伴关系为核心,深化“海洋合作”,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两国深化交流与合作可实现互利共赢,并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本文将对两国开展海洋合作的可行性、机遇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障碍和困难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促进中国与印尼开展和深化海洋合作的政策建议,以期对两国海洋合作与交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向晓梅 《新经济》2015,(4):28-31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晚上好!今天辞旧迎新,从事海洋工作的各路大军汇集到一起,畅谈广东海洋经济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我想这也是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次重要的高峰论坛.借此机会我与大家做一个交流,关于广东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国家经贸合作的新内涵与新模式.讲四个方面:第一,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特征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广东来说本质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海上丝绸之路不同,新内涵是什么;第三,新模式、新方式;第四,一些配套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2008,(5)
惠州市市长李汝求:榕树效应引来大批石化项目2010年再造一个海上惠州美丽的大亚湾畔,中海壳牌、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华德石化、LNG电厂等一批临海石化大项目的落成,成就了惠州市经济的新亮点。惠州市市长李汝求近日受访表示,作为广东省内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的海洋大市,惠州市正加快执行本市海洋功能区划,加紧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和滨海旅游建设,欲在2010年再造一个海上惠州。"惠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很大,除了传统的海洋渔业用海利用程度比较高,进一步利用受到局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将会加速“海上山东”建设,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文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积极部署海洋强省建设,着力从海洋经济顶层设计、海洋产业发展、海洋资源环境优化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台并落实多项规划政策、意见措施及行动方案等,对于加快广东省海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发挥了有效的积极作用。在系统梳理 “十三五”以来广东省出台的海洋经济相关政策规划基础上,总结支持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主要特点,分析涉海相关政策实施背景下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探讨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与政策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研究提出促进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宁波地处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T”字型交汇处,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建立了紧密而广泛的通商合作关系,在当前国家相继提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契机下,宁波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本文将深入探讨宁波新港城联动的发展模式及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广东省委、省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该课题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深感广东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的重要出路在于与周边省份和地区的加强合作。只有通过区域合作才能扩大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解决海洋开发资金短缺的问题,所以课题组提出了“三圈一带”海洋经济合作开发的构想。“三圈”是指“粤港澳海洋经济圈”、“粤闽台海洋经济圈”和“粤桂琼海洋经济圈”;“一带”是指“蓝色经济带”。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启动“三圈一带”建设,将广东的海洋开发重心往远推到南海,和兄弟省份合作加快南海资源开发;通过构建“粤港澳海洋经济圈”,充分利用香港进行专项海洋开发的国际融资。我们相信,“三圈一带”构想启动以后,既能解决海洋开发的资金难题,又将丰富包括粤港澳合作在内的区域合作内涵。更重要的是将完善广东海洋经济的外延格局,平衡地区发展,稳步提升广东的海洋竞争能力,提升整体科学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