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真正把握住2008年这次黄金机会,让那些可观的赞助费变成更加可观的商业收益,是摆在中国奥运赞助企业面前的最大的挑战。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诞生,使得奥运赞助商们掀起了新一轮营销大战,也使得我们更加关注那些参与了奥运会赞助计划的中国企业的表现。截止到11月16日,由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公司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总体来看,推行社会责任标准也存在“双重性”,社会责任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实施的策略和方式不当,同样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成为阻碍中国企业发展的“七宗罪”。  相似文献   

3.
维护好"中国制造"的良好声誉,对众多的中国出口企业来讲可谓性命攸关。除了政府有关部门所作的努力之外,企业本身的责任却是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要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走向国际市场,进入哪一国市场?采用何种方式进入?  相似文献   

5.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并购机遇,许多中国企业欲通过海外并购加速成长壮大.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逆势而上,在海外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金额之大,频率之高,令世界刮目相看.次贷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中国企业应理智、冷静、谨慎地对待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6.
《国际市场》2005,(9):15-19
“走出去”,是中国企业谋求自身发展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也是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意识前仲。然而,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有成功,也有行为方式的缺失。听外籍人士直言中国企业“走出去”,颇多启发。  相似文献   

7.
500强的发展与演变,名次的升与降、进与出,包括近年来高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强劲势头,预示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然而中国人最关心全球500强企业是如何获得"财富"的?中国企业与500强的真正差距在哪里?归根结底是:中国企业怎么赚钱?怎么致富?谁妨碍了中国企业致富?毕竟,创造财富、增强国力,这是中国企业家,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最热切期盼的事情.笔者以为,500强企业的成功至少可以带给中国企业以下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加快推进企业"走出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出去"战略自20世纪末提出以来,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发展迅猛.金融危机打破了全球原有的经济发展平衡,国家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和企业的重新洗牌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日本地震: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地震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亦很大。日本地震在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能否把握好机遇和应对好挑战,是中国企业能否成功转型和升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印度“外资新政”的实施对中国既带来了吸引外资方面的挑战,也带来了对外投资方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前进,中国与世界贸易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同时,中国企业受到的反倾销冲击也呈增加的趋势,给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本文分析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如何做好成本管理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考虑的问题之一,但是成本控制却得不到企业的重视和善待.本文在成本控制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和成本管理上应该远见卓识,这两点上作出了深刻的探讨,为求引起各界企业家的关注,共同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针,为中国经济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3.
从加入WTO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巧玲 《财贸经济》2001,(12):65-67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除了会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外,还会给企业提出巨大挑战,尤其是对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想就此谈点拙识.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国大陆赴德参展的企业达7014家,比2003年同比增长34%。近几年,中国赴德参展的企业数量保持在20%~30%的增长率,中国展商2004年数量比4年前增长了两倍多,2000年为2200多家,在各国中居第10位,目前中国已经超过英国、美国等传统参展大国,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第二大海外展商来源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盯上"洋资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大经贸》2004,(7):66-69
目前,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在华剥离资产成为一股热潮。但收购过来的洋资产究竟是金矿还是垃圾呢?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者对企业先发优势和市场进入时间进行了大量研究,可是针对中国本土企业的研究却很少。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对中国企业市场进入时间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在对先发优势的文献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结合改革开放后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与西方学者不同的看法:即认为改革开放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广泛的后进优势。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导致企业海外投资风险也在逐渐加大,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加强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和措施分析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并分析风险出现的原因,最后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旨在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提供保障,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所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旭峰  郑瑞雪 《中国市场》2010,(26):138-138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的同时,也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机遇和机会面前,中国企业能否擦亮眼睛,把握机遇,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众多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出发,立足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为中国企业未来更好地发展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陈炜 《现代商业》2007,(29):42-44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对外开放的加快,世界零售业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中国的老百姓对诸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享誉全球的名字已不再陌生。它们在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种类繁多的零售商品和购物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国本土的零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零售企业的研究,探索其在中国卓有成效的赢利模式,以便国内企业应对日趋激烈的零售业竞争。  相似文献   

20.
陈炜 《现代商业》2007,(35):42-44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对外开放的加快,世界零售业巨头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中国的老百姓对诸如沃尔玛、家乐福等享誉全球的名字已不再陌生.它们在给中国老百姓带来种类繁多的零售商品和购物便利的同时,也给中国本土的零售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零售企业的研究,探索其在中国卓有成效的赢利模式,以便国内企业应对日趋激烈的零售业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